论文摘要:本文用固相反应法制备了Y Ca (Ba Ce ) Cu O (x = 0~0.1)一系列样品。利用X射线衍射法(XRD)对其粉体的物相进行了表征,发现随着掺杂量的增加,样品的晶体结构有从正交相向四方相转变的趋势。采用标准四端引线法系统的测量了样品的超导电性,发现随着掺杂量的增加,样品的超导转变温度呈逐渐降低的趋势。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详细的理论分析。
论文关键词:超导体,固相反应法,超导转变温度
引言
YBaCuO(YBCO,Y(123))是具有钙钛矿结构的铜氧化物高温超导体,在能源、电力、交通、电子通信、医疗、科学仪器、国防和重大科技工程等领域有重大的应用前景,它特殊的物理性质也因此成为了当今物理学中一个研究热点。其中元素替代法作为一种十分有效地手段,在探索高温超导机理、改善材料性能和寻找新型超导材料中被广泛采用,如YBCO超导体的Y位、Cu位以及Ba位的替代等。赵勇,诸葛向彬等人认为Ca部分替代Y位时,由于空穴引入到绝缘的YBaCuO系统中,会使其发生由绝缘体向超导体的转变;ChJooss等人认为Ca掺杂到纯的YBCO超导体中会导致载流子重新分布,进而提高临界电流密度;在镧系元素中,除Ce、Tb和Pr外都能对Y位进行替代,形成与YBCO类似的正交钙钛矿结构,单胞体积和晶格参数都随原子半径的减小而线性减小,超导转变温度T值变化不大;Ca替代Ba位时,随着掺杂量的增加,超导体的转变温度依次下降,样品的结构也从正交相向四方相转变。
目前,对单元素掺杂的研究已经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但是对二元掺杂报道相对较少,因而把两种不同的元素同时掺入超导体中,探索二元掺杂对YBCO超导体性能的影响是非常有研究意义的。因此本文采用固相反应法,将Ca、Ce以YCa(BaCe)CuO的形式掺入到YBCO超导体中,研究了双元素掺杂对YBCO超导体性能的影响,并利用X射线衍射仪对其粉末进行物相表征,采用标准的四端引线法对块体进行超导转变温度分析。
2样品和实验
实验所用的名义组分为YCa(BaCe)CuO的超导样品采用简单的固相反应法制备。用与文献相类似的书写生成YBCO超导体的方法,我们可以推测出,在样品的制备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基本的固相反应为
(1-x)YO+4(1-x)BaCO+2xCaCO+4xCeO+6CuO+ O→2YCa(BaCe)CuO+2(2-x)CO。将YO(99.59%),BaCO(99%),CaCO(99%),CeO(99%),CuO(99%)各粉料烘干,并按YCa(BaCe)CuO的名义组分以一定的比例精确称量,然后以球料比为1:2的配比方法放入玛瑙罐中,置于球磨机中球磨6h,便可得到均匀混合的细化的混合粉料。将充分球磨后的混合粉料于880℃空气中预烧24h,而后随炉冷却至室温。为保证充分反应,提高样品的质量,将所得粉体经再次充分研磨后放入880℃空气中再次预烧24h。将二次预烧的粉体重新研磨后,在20MPa的压力下将其压制成片,在900℃的温度下烧结24h,然后退火至440℃,并在440℃持续通氧12h。经过上述实验操作,我们制备了YCa(BaCe)CuO(x=0,0.02,0.04,0,06,0.08,0.1)一系列样品。
采用日本理学公司(Rigaku)产D/max-2400型粉末X-射线衍射仪(X-rayDiffractometer)对这一系列样品的物相进行表征,测定条件:CuKa靶,管压为40kV,管流为100mA,2θ角度范围在20°~80°。采用标准的四端引线法测量了样品的转变温度。
3实验结果与讨论
图1是所有样品YCa(BaCe)CuO(x=0~0.1)的X射线衍射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对于纯的YBCO(x=0)只有正交的Y(123)相峰。当x=0.02时出现了BaCeO和BaCuO杂相。随着掺杂量的增加,杂质相的衍射峰越来越强,且出现了其他别的杂相。BaCeO相的衍射峰强度越来越强,说明Ce并没进入Y(123)相中进行元素替代,而是单独与Ba形成BaCeO杂相,破坏YBCO相的形成,这与文献报道的一致。这是由于Ce的四价是很稳定的氧化态,它与其他的二价阳离子形成钙钛矿ABO型结构比形成类钙钛矿的Y(123)相结构系统的能量更低的缘故。随着掺杂量的增加,Y(123)相的衍射峰强度逐渐减弱,但峰位和峰形大致没有发生变化。我们认为是由于引入Ce后,超导相的配比成分发生偏离,导致超导相含量下降所致。排除杂相的衍射峰的影响,我们发现随着掺杂量的增加,样品YCa(BaCe)CuO保持了与Y(123)相同的单相正交结构,说明Ca已经进入YBCO中进行了元素替代。
为了更清楚地看出样品晶体结构的变化,将图1衍射峰的特征峰放大,如图2所示,可以看出随着掺杂量的的增加,两个峰有逐渐变为一个峰的趋势,且峰的强度逐渐减弱。这是由于Ca离子的半径(0.099nm)小于Y离子的半径(0.1015nm),进行元素替代后,离子半径的减小引起晶格常数的变化,就导致了样品的晶体结构由正交相向四方相转变。这也是引起超导体起始转变温度下降的原因。
图3给出了各组分样品的超导转变温度随掺杂量的变化曲线,从图中可以看出,随着Ca、Ce掺杂量的增加,样品的起始转变温度T从91.69K下降到67.58K。这表明Ca、Ce的掺杂降低了样品的起始转变温度T。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