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文学艺术论文

译者的“隐身”与张扬

时间:2011-04-22  作者:秩名

论文导读:这种译文应向原文无限靠近的观点,在德莱顿(JohnDryden)把译者比作“奴隶”的喻指中早有反映:译者必须绝对服从原作的意思。通过对当代西方译论中有关译者理论的梳理,我们不难看出,随着译学研究的“文化转向”,翻译研究被置于一个多元、动态的系统之中。译者主体性研究必将伴随着整个翻译研究的进一步发展而得以深入。
关键词:译者,译者主体性,西方译论
 

一、译者的“隐身”

韦努蒂(Lawrence Venuti)在他的论著《译者的隐身》(Translators’Invisibility)中,将传统翻译观里译者的身份形象的比喻为“隐身”,即在译文中看不见译者的痕迹,认为理想的译文应该透明得像一块玻璃,让读者感觉不到他是在读翻译作品。(Venuti, 转引自郭建中,2000)

这种译文应向原文无限靠近的观点,在德莱顿(JohnDryden)把译者比作“奴隶”的喻指中早有反映:译者必须绝对服从原作的意思。直至泰特勒(A. Tytler)在《论翻译的原则》(Essayson the Principles of Translation)一书中提出的翻译三大原则:传达原作思想、复制原作风格、显现原作的流畅(陈德鸿,张南峰,2000:9),也无非是这一观点的重复,目的是要令译文读者如原文读者般理解得清楚透彻,感受得深切热烈。

把翻译认为是语言层面的语际交流和语码转换,强调译文对原文的“忠实”,在现代翻译理论中的语言学派仍然得到了继承。它以结构主义语言学和转换—生成语法对语言结构所作的严密分析为基础,研究原语和译语之间在词法与句法上的一系列对应和转换规则,追求原文和译文的等值。正如奈达所说,“现代语言学对翻译最有意义的贡献,恐怕就是使翻译工作者解除了前一代人在语文学上的种种假定和臆测的束缚。”(郭建中,1999)翻译研究开始走上科学的道路,但对等值的追求,仍使原文处于权威地位,译者扮演着亦步亦趋,固步自封的角色。

二、面向译语系统的翻译研究:

翻译研究经历了一个由“以原著为中心(source-text oriented)”到以“译语为中心(target-textoriented)”的过程转变。例如法国学者安托瓦纳·贝尔曼(Antoine Berman)在《翻译批评论:约翰·唐》一书中就明确提出了“走向译者” 的口号,并认为翻译研究必须以译者为主体和基本出发点。

自1990年苏珊·巴斯内特(SusanBassnett)和安德烈·勒菲弗尔(Andre Lefevere)在合编的《翻译、历史与文化》(Translation, History andCulture) 一书中首次正式提出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问题,翻译研究便首次开始摆脱译作与原作二元对立的封闭、静态的体系,进入语境、历史和文化等宏观动态的境地,探讨影响整个过程的操控因素。(孙致礼,2003:121)

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促成了面向译入语文化的文化学派翻译理论,其中影响较大的,是埃文-左哈尔(Itamar Even-Zohar)、图里(Gideon Toury)的多元系统论与描述翻译理论,以及西奥·赫曼斯(Theo Hermans)为代表的“操纵学派”(manipulationschool)理论。论文大全。多元系统论为面向译入语的翻译理论提供了理论框架,操纵学派的“翻译就是文化改写”也就是操纵的观点,为我们提供了认识翻译的全新视角。

如果说我们目前谈及的翻译理论还都承认原文的存在,把原文作为其阐发论述的基点之一的话,那么现代阐释学,尤其是解构学派将从根本上颠覆、解构原文,指出翻译是“创造性”的,是“叛逆”。译者的主体性在这里充分地得以彰显。

三、译者主体性的张扬:

“创造性叛逆”这一概念是由法国文学社会学家埃斯卡皮(RobertEscarpit)首先提出的。他认为“翻译总是一种创造性叛逆”。“说翻译是叛逆,那时以为他把作品至于一个完全没有预料到的参照体系里,说它是创造性的,那时因为它赋予作品一个崭新的面貌,使之能与更广泛的读者进行一个崭新的文学交流,还以为它不仅延长了作者的生命,而且还赋予它第二次生命”(埃斯卡皮,转引自屠国元,朱献珑,2003:8) 。他的这种有关创造性和再生的观点,在当代阐释学和解构主义学派各有很好的体现。

1. “巴别塔之后”:创造性阐释

阐释理论在当代的新发展源自于德国的“接受美学”。接受美学主要是探讨读者所担当的角色。论文大全。将其应用于翻译领域,就是要注意:译者,同时本身又作为原文的读者,是一个主动和具创造性的角色。论文大全。对“创造性”的强调,是阐释理论突出的特点之一,从而把译者视为一个鲜活、能动的个体。真正的理解是对语篇作出“创造性的重新阐释”。(Schleiermacher,陈德鸿,张南峰,2000:19)

斯坦纳(George Steiner)则提出要重新评估译者和读者的角色。读者在阅读时阐释译文,译者在翻译时阐释原作。他在《巴别塔以后》(AfterBabel)一书中阐述了阐释的整个过程:译者从理解原作内容到用另一种语言来表达,经过了信任、侵入、吸纳、补偿四个步骤。在翻译过程的每一步骤当中,他都不可避免的将个人生活经验、文化和历史背景渗入原文,使翻译变成了对原文的再创造。阐释学另一代表人物迦达默尔(Hans-GeorgGadmer)这样描述阐释和翻译的关系:“阐释的任务却恰好在于把一种用陌生的或不可理解的方式表达的东西翻译成可理解的语言”。(陈德鸿,张南峰,2000)迦达默尔强调理解的历史性、局限性,即所谓理解行为的“前结构”。因此,它所产生的意义总是会带有主观的成分在里面,理解的过程也由此不会最终完成,而是始终开放的。理解活动是一个“视界融合”的过程,理解者和文本都具有各自的视界,理解绝不是理解者对自我的完全放弃,而是应从自我出发,与文本的视界交融,从而形成一个全新的视界。

当代阐释学带给翻译研究的启示是:文本和理解所具有的历史性,凸显了翻译活动中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存在;翻译不是译者向原文的无限趋近,而是两者的相互交融。译者通过与原文的平等对话,不断扩展、丰富自己原来的视野,从而使译文在理解和意义的追求上达到一个更高的境界;原文也因其意义不断地被发掘而获得新生。

2. “作者之死”与“来世”:

法国解构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罗朗·巴特宣称:“作者死了”。他认为,文本一旦完成,就需要读者通过对语言符号的解读,解释文本的意义(同上)。文本能否存在,不是由文本本身决定,而是由译文决定。翻译的意义在于,它是使原文存活下去的手段。正如劳伦斯·韦努蒂(Lawrence Venuti)所说,他写《译者的隐身》为的是反其道而行之——在译文中看得见译者。

解构主义否定原文与译文“模式-复制”的关系,主张平等互补关系。德曼在《关于沃尔特·本亚明〈译者的任务〉一文的结论》(Conclusions: Walter Benjamin’s The Task ofthe Translator, 1986)中说,翻译不是文学的附庸,翻译是一个文本的“来世”(afterlife)。文本因为经过翻译而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并获得了新的生命。福科则认为,原著在翻译处理过程中不断地被改写,译者每次阅读和翻译都改写了原作(郭建中,1999)。因此,解构主义者宣称,译者是创造的主体,翻译文本是创造的新生语言。译文不仅与原文的地位是平等的,而且,原文还得依赖译文才能生存下去,即德里达所说的“共生”关系。从而大大地提高了译者和译作的作用和地位。

解构主义理论的产生,从理论上充分肯定了译者的重要性,阐明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的必要性。(廖七一,2000:83)译者的主体性在解构主义这里得到了充分的彰显。解构学派理论的价值在于:它从一个全新的角度阐发有关语言和翻译的问题,其怀疑精神和挑战勇气促进了翻译研究的多元化发展。

四、结语

通过对当代西方译论中有关译者理论的梳理,我们不难看出,随着译学研究的“文化转向”,翻译研究被置于一个多元、动态的系统之中。“当我们不再把翻译的理解停留在字词的层面上,不再试图去寻找与原文本对等的影子,而是把翻译文本看作是经过变形和改造,融入译者主观审美和历史存在的一种自足的艺术创造产物时,立刻就意味着我们必须要面临关于翻译主体性及其能动空间的提问”(袁莉,2002:402) 译者作为翻译活动中最活跃的因素,其主体性愈加引起人们的理论关注,经历了一个由“隐身”到发现,再到张扬的过程。译者主体性研究必将伴随着整个翻译研究的进一步发展而得以深入。


参考文献:
[1]陈德鸿,张南峰.西方翻译理论精选[C].香港:香港城市大学出版社,2000:9.
[2]郭建中. 当代美国翻译理论[C].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
[3]赫曼斯,西奥. 翻译的再现[A ]. 谢天震. 翻译的理论建构与文化透视[C].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4]廖七一.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探索[C]. 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83.
[5]孙致礼. 新编英汉翻译教程[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121.
[6]屠国元,朱献珑. 译者主体性:阐释学的阐释[J ]. 《中国翻译》, 2003, (6): 9.
[7]袁莉. 关于翻译主体研究的构想[A ]. 张柏然,许钧. 面向二十一世纪的译学研究[C ].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8]查明建、田雨. 论译者主体性——从译者文化地位的边缘化谈起[J ]. 《中国翻译》, 2003, (1): 402.
[9] Bassnett, Susan. 1993. Comparative Literature: A CriticalIntroduction. Oxford: Blackwell.
[10]Gentzler,Edwin. 1993. Contemporary Translation Theories.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译员的素质与国际会议同声传译[1]
下一篇论文:隐喻与英语介词汉译
社会科学分类
职称论文 政治论文
小学音乐论文 音乐论文
音乐鉴赏论文 美术论文
社会实践论文 军事论文
马克思主义论文 职业生涯规划论文
职业规划论文 人文历史论文
法律论文 文学艺术论文
企业文化论文 旅游论文
体育论文 哲学论文
邓小平理论论文
相关文学艺术论文
最新文学艺术论文
读者推荐的文学艺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