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文学艺术论文

怎样演唱好通俗歌曲

时间:2011-04-22  作者:秩名

论文导读:通俗音乐的无比丰富性,也决定了其组成部分通俗歌曲演唱的丰富性,所以,有人认为,“通俗音乐的演唱千差万别,并不统一”。这些歌曲大部分易学易懂,演唱技巧要求不高,很容易被大学生理解,并迅速产生共鸣。通俗歌曲演唱良好的站立姿势很重要。3歌唱的呼吸我们平时生活中采用的是自然式呼吸,这种呼吸很浅,不能用于歌唱。声音必需充分唱出来的另一体现是吐字。
关键词:通俗歌曲,站立姿势,共鸣,呼吸,吐字
 

通俗音乐的无比丰富性,也决定了其组成部分通俗歌曲演唱的丰富性,所以,有人认为,“通俗音乐的演唱千差万别,并不统一”;也有人说,“通俗歌曲的演唱,几乎是没有确定规律可言的事情。它的声音表达方式,就是让你觉得具有自己的特点和个性就越好”;甚至有人说,“只要能随心所欲地哼上几句,唱上一曲,这就是通俗唱法的特点”。实际上,当已形成一种唱法之后,在具体演唱操作上,还是有其一定的规律的。

1 通俗歌曲的特点  1.1 通俗易懂和广泛的群众性是通俗歌曲赖以生存的基础。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其文化知识结构均是由低到高、多层次的宝塔式结构。这种社会文化生活的多层次、多色调和多样性必然使人们之间产生审美情趣和审美水平的差异,而通俗歌曲正以其通俗易懂的特点满足了广大群众的这一审美需求,因此颇受青睐。  1.2题材的多样性和广泛性使通俗歌曲更加接近生活。通俗歌曲的创作素材主要来源于现实生活,因此它表现和反映的生活面较宽,既有《青藏高原》《神奇的九寨》《天堂》等歌唱自然与人生的歌曲,又有《亚洲雄风》《故乡的云》等歌唱祖国歌唱家乡的歌曲,也有《让世界充满爱》《天亮了》《烛光里的妈妈》《知心爱人》等歌唱友谊、爱情和亲情的歌曲。这些歌曲大部分易学易懂,演唱技巧要求不高,很容易被大学生理解,并迅速产生共鸣。

2 通俗唱法站立姿势

通俗歌曲演唱良好的站立姿势很重要。不要错误的认为只有美声、民族唱法讲究姿势。从人的生理机能与发声状态上讲,哪一种唱法都是一样的。有的歌者, 后颈项不能与腰部保持在一个垂直面上,发声通道就会被压迫、堵塞。如驼着背发声回使胸部挤压,气息无法通畅地在体内流动。翘下巴会造成颈部松弛,咽壁肌肉无力,给唱高音带来困难。同时阻碍共鸣腔内声音的发射,鼓小腹会造成气息停、下压僵持、即破坏气息的支持。

正确的站立姿势应该是重心在前半个脚部分。只去考虑上胸部,不管腹部状态,当然,不要僵硬。吸气的支点一定要建立在腰部分,然后在去体会最后反拉力的作用。因为腰部需要你主动去扩张或向下拉力,才会产生一个力,然而小腹与横隔膜由于受到腰部支点向下拉的作用,自然会产生一种对抗。如果仅把支点放在前面。也就是小腹。那时腰部就很难起到控制气息的作用。试想一下,是靠前后腰腹的力量google_protectAndRun('render_ads.js::google_render_ad', google_handleError, google_render_ad);控制气息更有效,还是只靠小腹局部的力量更有效呢?它们之间是主动与被动的关系。

3歌唱的呼吸 我们平时生活中采用的是自然式呼吸,这种呼吸很浅,不能用于歌唱。歌唱的呼吸是比较深的腹式呼吸法,即气要吸到腰的周围,然后利用呼气肌和吸气肌的对抗,找到用力的支点。唱歌时要一直保持这种状态,声音完全由气息来控制。 下面绍几种有效的练习呼吸的方法 3.1吸气 想象自己处于一个美丽的花园之中,想深深地闻一下鲜花的异香——这就是歌唱的吸气,这样吸得才深。吸气以后,像打喷嚏之前那样短暂的一憋,体会一下腰周围的扩张、膨胀的感觉,找到这种感觉是歌唱的关键。 3.2呼气 呼气的方法就是利用横膈膜的力量,把腰圈扩张的感觉一直保持住。呼气要均匀、舒缓。各位可以准备一张10平方厘米大小的薄纸片,放在墙上,距离它4—6公分,用口吹气使之不落地,半分钟以上便为合格。也可以代之以一支燃烧的蜡烛,对着火苗发“u”音,正确的气息是火苗倒而不灭。

3.3怎样训练横膈膜的力量

横膈膜的力量对气息的保持和声音的力度都很重要。传统的训练方法有:(1)、数数字:深吸一口气,利用腰圈的力量保持住,从1开始数,数到60为合格。数数要均匀,有节奏,不能偷气。(2)、吹灰:深吸一口气,然后像要吹掉桌上的灰尘一样往前吹气,一慢二快,体会横膈膜的力量。(3)、多做仰卧起坐,增强腰腹的力量。 4 歌唱的共鸣 有了正确的呼吸后,便可以开口唱歌了。要使歌声圆润、悦耳,必须利用共鸣。我们唱歌主要利用的共鸣腔体有胸腔、咽喉、鼻腔及头腔,声音要好听,必须在唱高、中、低音时都有部分胸腔以上的共鸣,也就是“声音的高位置”。 4.1 歌唱的基本状态 要获得声音的高位置,必须放松喉头,内收下巴,这两个器官不能在歌唱中使力。一般人唱高音都是*挤压喉头发声的,这是错误的发声方法,不能获得美妙的声音。应放松喉头,使之成为气息的通道,然后抬起软腭,提笑肌(即保持微笑的状态),使声音能通向鼻腔。 4.2 共鸣的位置 一般来说,演唱时低音以胸腔共鸣为主,到中音、高音后,高位置共鸣腔比例逐渐加大,以鼻腔、头腔共鸣为主。 5 声带的调节与控制

声带的调节与控制是通俗唱法的关键阶段(完成声音“子弹上膛”的阶段),如能顺利通过的话,才可进入训练的纵深发展----以气息为调控核心来歌唱(也就是“扣板机”的阶段)。具体的区分是前者的意识控制中心在声带,气息是被动的,正像英国声乐家凯沙莱认为:“声带的调控会带动气息为声带振动的需要提供与之相适应的压力”。也就是说声带的压缩会带动气息的压缩,因而这位声乐家不太赞成把气息放在歌唱的主导地位。但歌唱的实践证明,当声带的调控技术:真声----半真声----半假声----假声(声带全振动----局部振动----边缘振动----吹口哨式振动)掌握自如之后,应进入更高的阶段----气息控制成为主动,声带成为被动,因为声带调控已成习惯,(此时的自我意识好象声带已被横膈膜所取代)唱抒情歌时好像气息在“抚摸”声带的下面----由后向前。总的概括是声音原来在声带“上”滑动的意识,转化为气息在从声带下向前滑动。

6 吐字

声音必需充分唱出来的另一体现是吐字。尽管通俗唱法的吐字建立在平时说话自然的基础上,但毕竟仍有程度上的差别。应该说歌唱吐字要比说话夸张得多,就如同演话剧时念台词的吐字比平时说话要夸张的情况相同。通俗唱法的吐字在发声时要求舌头左右横向拉紧,这一强调的目的是让声音更*前,更清晰,舌头好象一直处于英语中“get”、“let”、“like”那个位置上。通俗唱法的吐字没有像中国民族唱法中“喷口”、“咬口”,那样讲究。也不象西洋传统发声那样,要求腔体打开如同打哈欠的位置上吐字。它始终要口腔后部尽量不要大于口腔前部。因此在歌唱时绝不能有意识去张大口腔后部,也就不要提软腭。通俗唱法也不要求张大口,只需口腔前呈“喇叭形”。

掌握了“通俗唱法”的基本演唱技巧,要想在“通俗唱法”演唱上有所造诣,还必须在通俗声乐老师的正确指导下,继续刻苦训练与钻研,这样才能唱出美妙动人的歌声。


【参考文献】
[1]郁洲萍.探索我国通俗歌曲形成与发展的艺术规律[J].音乐与表演,2003
[2]陈楠楠.通俗歌曲演唱的艺术特征[J].艺术研究,2003
[3]朱沛龙.通俗歌曲中歌唱艺术的实验与探索[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5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在孤立与困惑中找寻自我----读《石头天使》
下一篇论文:展示文化冲突中的成长艰辛——简析《所罗门之歌》
社会科学分类
职称论文 政治论文
小学音乐论文 音乐论文
音乐鉴赏论文 美术论文
社会实践论文 军事论文
马克思主义论文 职业生涯规划论文
职业规划论文 人文历史论文
法律论文 文学艺术论文
企业文化论文 旅游论文
体育论文 哲学论文
邓小平理论论文
相关文学艺术论文
最新文学艺术论文
读者推荐的文学艺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