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文学艺术论文

以昔衬今笔淡愁浓―读《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时间:2011-04-22  作者:秩名

论文导读:文学欣赏离不开知人论世。本文在赏析作品《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时,参照作者的生平经历及创作的时代背景,挖掘了词作在浅语中所隐藏的激烈沉郁的深广愁情,领略了词作以昔衬今、互为呼应的巧妙构思。
关键词:对比,衬托,浅语,浓愁
 

辛弃疾(1140-1207),安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南宋著名的爱国志士、伟大的爱国词人,一生以气节自负、以功业自许,为抗金复国奔走呼号。然而由于南宋朝廷长期被主和派把持,辛弃疾虽有雄才将略,却请缨无路,报国无门,满腔忠愤只得寄之于词。其词表现出强烈的爱国情怀,有着深广的思想内容;又善于运用诗歌散文等文体的多种表达方式,化用经史百家成语故事,形成以慷慨豪迈为主又兼具多样性的风格,在当时及后代词坛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是辛弃疾被弹劾去职、闲居江西带湖期间所作。“丑奴儿”,词牌名,又名《采桑子》、《丑奴儿令》、《罗敷媚》、《罗敷艳歌》等,为双调小令,四十四字,前后片各三平韵。别有添字格,两结句各添二字,两平韵,一叠韵。毕业论文,对比。在关键词。

这首词乍一看是泛泛写人们在少年和暮年所普遍具有的对愁的两种不同的体验:青少年由于涉世不深,血气方刚,充满乐观自信,对“愁”缺乏真切体验;随着阅历的丰富,见识的增加,逐渐对“愁”有了深广的体会,乃至识遍了“愁滋味”。毕业论文,对比。毕业论文,对比。但是,品鉴作品不能仅停留在表面或感觉,要深刻透彻地把握作品的思想内容,更需要了解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生平境况。毕业论文,对比。对此,早在先秦时期,《孟子·万章下》就有“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的论断。毕业论文,对比。辛弃疾尽管早年丧父,出生时家乡山东就已经沦为了金人的统治区,青少年时代亲眼目睹了金入侵者的凶残,亲身经历了金人蹂躏的苦难;然而中原人民的英勇反抗,前代爱国志士的斗争业绩,富有民族气节的祖父的引导教诲,使他较早就懂得了国恨家仇,树立了“整顿乾坤”、雪耻复国的理想,并且努力读书、习剑,积极为将来实现理想作准备,并且22岁那年在参加耿京领导的农民起义中已经表现出非凡的胆识和才略。因此,青少年时代的辛弃疾充满乐观自信,认为侵略者是可以赶出去的,中原是可以收复的。“少年不识愁滋味”,并不是说青少年时期的辛弃疾对当时国土沦陷、山河破碎、哀鸿遍野的情况无动一衷,而是对“愁”理解不深刻,“愁”得不够深广。正由于愁得不够深广,所以“爱上层楼”。登楼赏玩,江山之景皆收眼底,往古之情涌入胸中,“为赋新词强说愁”。为何赋新词而要勉强说愁呢?原来诗文创作是作者“内有忧思感愤之郁积,其兴于怨刺以道羁臣寡妇之所叹,而写人情之难言,盖愈穷则愈工”(欧阳修《梅圣俞诗集序》),如“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氐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司马迁《报任安书》),因此文人普遍有说愁陋习。“为赋新词强说愁”,不仅是词人对自己“早岁哪知世事艰”的自嘲,也间接批评了文坛上那种无病呻吟、感情虚假、内容空洞的现象。

“而今识尽愁滋味”,由写过去而转到写现在。23岁时,由于耿京的抗金义军遭到叛徒的破坏瓦解,辛弃疾渡江投奔南宋朝廷。南归之初,词人满心指望南宋朝廷能派他带兵到前线杀敌,并且先后写了《美芹十论》和《九议》两组论文上奏朝廷陈说抗金方略。但南宋朝廷在主和派控制下,对此根本不予理睬,而是把他派到远离前线的地方去做官,并且信而见疑,频繁迁徙乃至一年数调。虽然辛弃疾每到一地都积极积蓄力量,准备对敌作战,做了不少利国利民的事,但终因刚直嫉恶、与当权的投降派水火不容而落个忠而被谤的结果,在正当壮年的42岁时被弹劾落职,赋闲在家蹉跎岁月。这对有慷慨大志有将相之才的辛弃疾来说,其愁闷痛苦是可想而知的。“而今”二字强调了时间上的跨度, “识尽愁滋味”的“尽”字有力地概括了词人南归后诸多复杂痛苦的感受。本来按人之常情,愁到极点是应该一吐为快,但词人却是“欲说还休”。因为词人的愁不仅仅是个人的一已之愁,更是忧国伤时之愁,而抒发这种愁情或由于知音难觅、或由于愁多愁深不知从何说起、或由于“恐言未出口而祸不旋踵”(辛弃疾《论盗贼札子》),因此只得翻作了自我调侃――顾左右而言天气:“天凉好个秋”,表面洒脱轻松,却含蓄地表现出愁的深沉愁的博大。

在写法上,词作明显采用了对比衬托法:写 “少年不识愁滋味”而 “强说愁”,是为了衬托“而今识尽愁滋味”却只能无奈地顾左右而言他,前者是宾,后者是主,前后形成强烈的反差,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在结构上,上下片处处互为呼应,尤其叠句的运用,不仅分别与上下句之间构成逻辑上的因果关系,将前后两个不同的层次紧密地联系起来,而且在意思上起到了强调作用,节奏上收到了回环往复的音韵效果。毕业论文,对比。 在语言运用上,词人一反惯于化用经史百家成语故事入词抒情言志的爱好,而是用近乎口语的浅近语言来表现浓郁激烈的感情,是淡笔写浓愁、轻笔写重压的最好例证,正如刘辰翁《辛稼轩词序》所评那样:“斯人北来,喑呜鸷悍,欲何为者。而谗摈销泪,白发横生,亦如刘越石陷绝失望,花时中酒,托之陶写,淋漓慷慨,此意何可复道?而或者以流连光景、志业之终恨之,岂可向痴人说梦哉!”因此,辛弃疾的《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是别具一种耐人寻味的情韵。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以陈学昭为例看延安时期作家的转型
下一篇论文:艺术教育应面向生活世界
社会科学分类
职称论文 政治论文
小学音乐论文 音乐论文
音乐鉴赏论文 美术论文
社会实践论文 军事论文
马克思主义论文 职业生涯规划论文
职业规划论文 人文历史论文
法律论文 文学艺术论文
企业文化论文 旅游论文
体育论文 哲学论文
邓小平理论论文
相关文学艺术论文
最新文学艺术论文
读者推荐的文学艺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