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比多概念与荣格之反叛 |
时间:2011-04-22 作者:秩名 |
|
|
[6]
Libido最终撤回Libido的继发自恋状态。Freud通过分析认为谵妄时Libido是从外部客体的撤回,但对于Jung,他更关心的是精神分裂患者的现实感缺失问题,他认为其中并没有性的意味,Freud的性理论“看来更适合于歇斯底里而非早发性痴呆。” [7 v3,180] 并且就Schreber个案质问到:“Schreber通过其所创造的谵妄系统到底是要得到什么目的?” [7 v3,181] 他似乎在暗示谵妄是现实缺失的补偿。
早在1909Jung甚至请求过Freud给出Libido更完整的定义,Freud认为不可能比已给出的更加明确了,两年后Jung就把它等同于Bergerson的创造性能量,并从训诂的角度重新定义Libido, “它没有一个像医学中的那种排他性的性的含义,”并且“Libido倾向于作为心理学价值上的能量的表达” [8 v5,341] Jung对早发性痴呆研究认为:Freud用的性意义上的Libido无法和心理能量进行区分,而Freud就此在《性三论》修订时只增加注释说“Libido必须与其他形式的心理能量相区别,这是一种特殊的化学作用,性过程与摄取能量的营养过程不同。Jung的做法会让精神分析的一切成果付诸东流。”在Jung方面,起分裂决定性作用的《Libido的变化与象征》起草于1910年,1912年出版,其间Jung收集了众多神话,试图用考古学来说明Libido演变问题,此书开篇《英雄的诞生》就认为:Libido的所有精美的象征是人类的特征,它就是以魔鬼和英雄的形象来观察得到的。 [8 v5,455] 此书中Jung把Libido等同于自然界的能量,并且将Libido与太阳,火,上帝,父亲等相比较,让人觉得这些是同意的,第一部分Jung认为有两种思维:1理性的,正常人的思维。2象征的,幻想性的,这是原始人,儿童,梦以及异教徒和精神疾患人的思维方式。而后者正是人的心理底层,如果个体的上层被破坏,远古的神话材料就会以错觉和幻觉的形式再现。接下来,Jung用大量经过筛选的神话证实个体发育和种系发生的起源问题,虽然挑选范围仅是埃及印度的太阳神话。而在其《无意识心理学》中,Jung认为Libido象征性分析最终都将回到与母乱伦的问题上“最初只是与母乱伦的渴望”。Jung还将Libido远远延伸到个人经历之外,延伸至象征体系,也就是他所声称的那些古希腊、古罗马、古巴比伦、古埃及、早期基督教等等的神话能够影响到个人或能够解释梦与幻觉,即使个人没有有意识的接触过这类神话材料。而在《母亲与再生象征》中声称“象征和形象是Libido的人格化。”Libido的各个部分,每一情绪就有或是一个(不完整的)人格。”
从此Jung走入异教炼金术中找寻其所谓的原型和集体无意识理论依据之路。这时Jung认为:只要回归自身母地(无意识最深层)就能获得新生,要达到此目标:第一点是内省:让Libido注入自己的“内在深层”,也即“记忆的世界”,而要达到新生,就要改变内省的方向,回到已被遗弃的“表层世界”:“如果我们的Libido能成功的放松,然后八自己推上抵达一个新世界,奇迹才能出现。通往冥界的旅程是青春的圆圈,新的生机从这个看似死亡的地方涌现出来。”并且最终Jung试图表明的是:这些幻想材料是早发性痴呆患者精神退行的产物,退的越深,错觉和幻觉也越久远。
Freud在《论自恋》中针对Jung中性Libido及其神秘主义观点进行了批判,但Jung反对Freud而认为青春期前后Libido是相同的性欲化的。而《早发性痴呆的Libido问题》中,他认为Freud把Schreber案例中幻想作为Libido的撤回来解释,然而事实是大多数案例中现实感的缺失是与性欲的缺失一起发生的。。并且这是不能简单归于性兴趣的丧失的。在1914《心理学的理解》中,Jung认为必须以客观科学的立场回顾Schreber幻想结构,虽然Freud对此进行工作,却未对其妄想体系有建设性的理解,Jung接下来说:这其实是非常不同的,他所涉及的是母亲的内容,原因是Schreber要回到心理能量的平衡。Jung接着用其著名的内向和外向的概念来讨论,在《论自恋》中,Freud认为Libido自恋和客体的二分二者即对立又可互相转化,妄想狂就是客体Libido撤回到自我而以幻觉形式出现。导致的Libido的继发自恋的病理性结果。并认为Jung前述的单单不同意FreudLibido内向导致了对自我的贯注,结果是现实的丧失,但他未给出合理的解释。Jung 1948年再次对Libido的进行和退行(内投和外投)进行阐述,但未涉及Freud的Libido理论,只用神话宗教象征进行原初能量的描述,对于Jung,Libido最终却成为了集体无意识之动力而与原型概念联系在一起,它是先天的象征Libido(libido-symbols)。对于Jung,Schreber是在上帝原型的作用,谵妄是Libido的退行所致,就像太阳阴茎人一样,光,太阳,上帝等象征性Libido退行作用之结果。
在他们一次私下交谈中,Freud让Jung发誓永远不要背叛性理论,Jung问他为何。他对Jung说:永远不要放弃性理论,以免声败名裂。无论如何,Schreber个案最终没有说服Jung,而且Jung最终在信中说:还是让查拉图斯特拉代我表达心声吧:一个人如果永远是学生,他就没能好好报答师恩。 [8]
于是Jung离开了Freud,建立了心理分析学派。
参考文献】
[1]Jean Laplanche et J.-B.Pontalis 《Vocabulaire de la psychanalyse》(精神分析词典)Paris,Pressesuniversitaires de France ,1967.224.
[2] Sigmund Freud 《thestandard edition of the complete psychological works of Sigmund Freud》vollume1, London,the Hogarth Press . 1966.
[3]Ernst Jones 《Essays in appliedpsychoanalysis 》vollume 1 ,new york press ,1937. 146.
[4] Sigmund Freud 《the standard edition of the complete psychologicalworks of Sigmund Freud》volume19 , London, the hogarth press . 1966,16.
[5]Jacques Lacan《 De la psychose paranoiaque das sesrapports avec la personnalit》(论妄想型精神病与人格的关系)Paris ,ditiondu Seuil , 1975 . 258. 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