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文学艺术论文

从南北诗风的融合到诗国高潮的奠定——试论初唐应制诗

时间:2011-04-22  作者:秩名

论文导读:关于初唐应制诗,明人杨慎在其《升庵诗话》卷八中曾云:“唐自贞观至景龙,诗人之作,尽是应制”。从近现代唐诗研究来看,因为初唐应制诗具有明显的功利性,历来被许多研究者批判甚至否定。许敬宗的诗歌理论体现在他的《为司徒赵国公谢皇太子寄诗笺》和《谢皇太子玉华山宫铭赋启》两篇文章中,前文的“……化成天下资系象以导洪源,体物缘情,自风骚而绵列代……词运理而参神,气凌云而含粹。
关键词:初唐,应制诗,诗歌理论,诗艺水平
 

关于初唐应制诗,明人杨慎在其《升庵诗话》卷八中曾云:“唐自贞观至景龙,诗人之作,尽是应制 ”;清编《全唐诗》从1卷至106卷,明确标明奉和应制的诗在1000首以上。从近现代唐诗研究来看,因为初唐应制诗具有明显的功利性,历来被许多研究者批判甚至否定。但随着唐诗研究的逐渐深入,初唐应制诗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如郑州大学聂风的《初唐宫廷诗风的流变》、尚定的博士论文《走向盛唐》、杜晓勤的《初盛唐诗歌的文化阐释》都涉及到初唐应制诗的某些方面,美国汉学家斯蒂芬·欧文(宇文所安)在他的《初唐诗》中也给予了应制诗很高的评价,但因论述的角度限制不能从细节上理解这一时期诗歌的真正内涵与时代的关系,对初唐应制诗的理解比较笼统,在一定程度上仍然以传统的观点来认识,特别是对初唐应制诗对唐诗繁荣的贡献缺乏深入的探讨。

从诗歌发展的历程来看,“应制诗不徒避忌讳……制体裁义,不可不讲。魏晋以还,作者未能悉中规矩,至初唐法律始谨严”。初唐应制诗虽然以歌功颂德为其主要内容,以渲染皇室的恢弘气派为表现方式,但在融合魏晋以来的南北文风、诗歌艺术水平的提高等方面都为唐诗打到最高峰奠定了坚实的创作基础,在我国诗歌的发展史上有着巨大的影响。本文依据初唐的时代北京和应制诗发展的实际,把初唐应制诗分三个阶段进行具体的探讨。

一 贞观诗坛(618——649):南北诗风的融合

唐王朝在隋朝的基础上建立起来,从唐初贞观诸重臣来看,由于他们刚刚经过隋末的战乱,其中许多人还曾追随李氏父子多年征战,因而生活遭际就与梁、陈宫体诗人们完全不同,精神状态以发扬蹈厉为特征,势必产生新的审美风尚和文学品位,把唐太宗的文治武功作为歌颂的对象,辞藻华丽,但并不过分雕琢,而且言归雅正,表现了昂扬向上的积极精神风貌。总体上,虽然还有明显的地域特征,但在唐太宗的倡导下已有走向融合的趋势。

关陇贵族代表杨师道(?——647)的应制诗与北朝有很深的渊源关系,具有北方士人“雄深雅健”的传统特征,但又有对南朝诗风及创作技巧的学习,其《奉和太宗春日望海》诗云:

春山临渤海,征旅辍晨装。回瞰卢龙塞,斜瞻肃慎乡。

洪波回地轴,孤屿映云光。落日惊涛上,浮天骇浪长。

仙台隐螭驾,水俯泛龟梁。碣石朝烟灭,之罘归雁翔。

北巡非汉后,东幸异秦皇。搴旗羽林客,跋距少年场。

龙击驱辽水,鹏飞出带方。将举青丘缴,安访白霓裳。

此诗写于贞观十九年(645年)跟随太宗东征高丽的途中,全诗慷慨激昂,意象开阔绵密,静中带动,纵横捭阖,在阔大的景物描写中显示出气势的流动感;接下来在想像中对太宗的赞美,用曹操“观沧海”的格调,辅以秦皇汉武的宏伟帝业来体现太宗此次东征的历史功绩,“将举青丘缴”一语对此次东征抱有极大的胜利信心和豪迈的历史责任感。此诗充分运用了五言诗丰富的艺术表现力,境界开阔,笔法浓重洗练,采用典论结合的方式,把太宗此次东征作了真实的描写,激情澎湃,把关陇贵族集团士人的雄深雅健的风格特征发挥的淋漓尽致,为盛唐边塞诗的繁荣开了先河。

虞世南(558—638)是江左文人的典型,对应制诗的传统作法作力所能及的改造、突破和超越,形成了在沿袭中又有创新。看其应制诗《侍宴应诏赋韵得前字》:

芬芳禁林晚,容与桂舟前。横空一鸟度,照水百花燃。

绿野明斜日,青山淡晚烟。滥陪终宴赏,握管类窥天。

此诗写宫苑傍晚景象,洋溢着一派生机勃勃与祥和安乐的气氛,描写细腻而又境界开阔。虽不脱离典范宫廷诗的“三步式”结构,中二联“横空一鸟度,照水百花燃。绿野明斜日,青山淡晚烟。”不仅突破了拾掇成词、用典反复的俗套,而且以敏锐的艺术感受熔铸物象,构成精彩的语句。颔联取近景,以鸟横长空,水映百花的高下位置,“一”与“百”的数量变化与度燃的瞬间动态位移,俯仰之间呈现一派生机。免费论文网。劲联远景,以绿野夕阳,青山岚烟的晦明交替展开,在广阔宏远的背景上勾勒出一幅完整的水墨山水画;含思婉转,意蕴浑成。二联四句紧密结合,表现出总领全诗的容与闲雅意态,“藻思萦纡”、“圆融整丽”。不难看出虞世南正是以纯熟的造语能力和高超的艺术技巧化物象于言外,寓个性于意中,显示了江左文人传统的文学审美观照方式。在诗歌创作中融入时代的气息,为笼罩在“六朝锦色”下的初唐诗坛带来一股清新质朴、刚劲豪放之气,使人耳目一新、精神大振。

山东士人作为传统的豪门贵族,历来就具有强烈的干进热情和积极的功名意识。魏徵的《奉和正日临朝应诏》就呈现出了与山东士人的宫廷诗风异趣的特色:其诗也大量用典乃表现出与宫廷诗审美趣味的某些神似,在颂圣取悦方面有共同的价值取向,但与其他二地的审美情感方面就显示了明显的不同:祥瑞嘉美的意象联翩而出,其重铺排与藻饰,其风格典雅和乐,劲健有力,用典精当,与诗人的思想意识完美契合。诗歌内容的教化性,语言的质朴性,结构的无程式性,以及词藻色彩的刚化,与流行于宫廷诗坛的南朝趣味迥然不同。应当指出的是,这种异趣,并不意味着魏徵的应制诗已经具有了自创新意,形成个人风格的层次。

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初唐的诗人在唐太宗的带领下,不同地域的文人团体趋向了整合,诗风在贞观诗坛的晚期也逐渐走向了统一,在内容与形式上实现了南北诗风的“各去所短,合其两长”的初步融合。杨师道的《侍宴赋得起坐弹鸣琴》二首就明显脱去六朝华靡气息,非常清新自然的江左风格了,而李百药的《奉和初春出游应令》就更深刻地体现了这一文风的融合:

鸣笳出望苑,飞盖下芝田。水光浮落照,霞彩淡轻烟。

柳色近三月,梅花隔二年。日斜归骑动,余兴满山川。

此诗黏附偶对悉合五言诗规范,首联发唱警挺,尾联落举含思,韵味悠长,确有谢眺诗韵之所长,而能避其描摹之所短,意锐而才盛。中二联写景:明丽清新而又有跳荡之美。颈联尤佳“柳色近三月”点明时令在三月之际,“梅花隔二年”反衬上句,借梅花隔年而香,突出冬去春来之意。此二联对仗工巧灵动自如,既遥承首联,又使尾联之“余兴”有荡气回肠之韵味。全诗清新雅致,气脉疏朗,意蕴贯通,景物描绘生动传神,用词精当妥帖,声韵和谐,结尾场景阔大,气魄不凡,融写景抒情于一体既有关陇文人的慷慨意气,也有蕴藉的诗风,诚具盛唐诗歌之风神。这首应制诗采用了全新的内容和格调,表现出对宫廷应制诗呆板滞重的大胆改造和超越,显现出一种质的飞跃。可以视为初唐宫廷诗风发生变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从会话合作原则的角度赏析小品《不差钱》
下一篇论文:从身体社会学来解析莫里森的新作《慈悲》
社会科学分类
职称论文 政治论文
小学音乐论文 音乐论文
音乐鉴赏论文 美术论文
社会实践论文 军事论文
马克思主义论文 职业生涯规划论文
职业规划论文 人文历史论文
法律论文 文学艺术论文
企业文化论文 旅游论文
体育论文 哲学论文
邓小平理论论文
相关文学艺术论文
    无相关信息
最新文学艺术论文
读者推荐的文学艺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