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儿“爪洼国”被译为“The sea of Java”. 在Webster 百科大词典中,“Java”有两个意思1)The main land of Indonesia; 2) Slang,coffee: a cup of Java. But in Chinese, it usually means “a very far awayplace.”
把“爪洼国”译为 “the sea of Java”使读者迷惑不解,而且会联想到咖啡。若将其译为“theother side of nowhere” 既可以保持原文的含义又不会引起读者的误解。
当然,仅仅忠实于原文是不够的。译者必须使读者了解原文中的文化背景,否则翻译就没有任何意义可言。因此,跨文化交流必须要以正确的文化信息传递为基础。
翻译中,句义是最重要的,因此当译文句型与句义不能同时与原文相符合时,句型应该服从于句义。免费论文参考网。
如果单单是为了追求译文与原文形式上的统一而忽略含义上的差别就会导致意义的改变。例如:
那刘姥姥听见告艰苦,只当是没想头了,又听见给他三十两银子,喜得眉开眼笑道:“我们也知道艰难的,但是俗语说的‘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呢,凭他怎样,你老拔一根寒毛比我们的腰还壮哩!” (Chapter6)
Talks of difficulties had dashed allGranny Liu’s hopes and see her heart palpitating. The promise of twenty tealsput her in a flutter of jury, “ah” she cried, “I know what difficulties are.But ‘A starved camel is bigger than a horse’, no matter how‘A hair from yourbody is thicker than our waist.’”
汉语“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中的死实际上是“很,非常”的意思,而不是真正的死了。刘姥姥是想说“你们就是再难也比我们穷人要有钱的多了!”。杨译本对这句话的翻译只是对应了原句的形式,而意义上已有所改变了。而且,可以想见,在刘姥姥的话中“骆驼”代指的是贾家,无论如何她是不敢提到贾家的死的。笔者认为如把这句话译为“Even the thinnest camel is even bigger than a horse”, 虽然句子形式上有所改变但意义上就更接近于原文。另外一个例子:
风姐虽恨秋桐,且喜借他先可发脱二姐,用“借刀杀人”之法,“坐山观虎斗”,等秋桐杀了尤二姐,自己再杀秋桐。(Chapter 69)
Hsi-feng, though hating Chiu-tung, waseagerer to use her first to rid herself of Second Sister by “killing with aborrowed sword” and “watch from a hilltop while two tigers fight .” For onceChiu-tung had killed Second Sister, she could do this new concubine in .
《孙子兵法》中三十六计之一的“借刀杀人”法原意是借助一个国家的力量去打败另外一个国家。这里凤姐是想要利用秋桐除掉尤二姐,也是一种借刀杀人,但是译文“killing with a borrowed knife”虽表面与汉语“借刀杀人”非常相似但却容易使不熟悉中国文化的英语读者误解为凤姐想要借把刀去杀尤二姐了。因此,这个翻译就与译文有所相悖。本文作者的建议用意译的方法将其译为“making use of Chiu-tong to get rid of Second Sister”。
任何一篇译作都不可能是完美无暇的,《红楼梦》杨译本也存在着可以进一步商榷的地方,由此可见成功地翻译出一篇作品需要不懈的努力。
但是,不以一眚掩大德,杨译本不愧为译本闪耀译坛的成功译作。读者从中可以学到很多关于语言、风俗和文化方面的知识。广大的翻译工作者也能从中能够受到很大的教育和启发。
结语
中国劳动人民智慧结晶的的俗语在《红楼梦》中奕奕闪光,杨宪益及其夫人戴乃迪成功而生动地将这些俗语展现给英语读者。这些俗语的精彩翻译更使得整个译作大放光彩。
由于英汉语言和文化的差异,杨译本中巧妙运用了四种翻译方法:直译、意译、对等借用翻译和加注翻译。作者在感叹《红楼梦》杨译本的精彩的同时又提出了一些本人认为可以进一步讨论的地方并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作者认为在翻译中双文化能力常常比双语言能力更重要。
以上是作者对《红楼梦》杨译本的不全面的理解。希望此文能够对学习和研究翻译的同志有借鉴作用。
参考书目
曹雪芹,高 颚著,红楼梦,学苑出版社,1988.
陈文伯. 英语成语与汉语成语. 北京:北京时代出版社,1982
谭载喜编译. 奈达. 论翻译.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4.
王宏印. 英汉翻译综合教程. 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杨自俭、李瑞华.英汉对比研究论文集,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0
张培基. 习语汉译英研究. 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周汝昌(主编):红楼梦词典. 广东人民出版社,1987
Bell, Roger T.Translation and Translating: Theory and Practice. London / New york:Longman, 1991
Nida, Eugene A. Toward aScience of translaing. Leiden: E.J. Brill, 1964
Newmark,Peter. Approachesto Translation.Oxford: Pergamon,1982
Yang Xianyi & GladysYang. A DREAM of RED MANSIONS. Beijing: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s Press,1994.
3/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