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毅曰:“始不言者,知君无重色之心。今乃言者,知君有感余之意。妇人匪薄,不足以确厚永心,故因君爱子,以托相生。未知君意如何?愁惧兼心,不能自解。君附书之日,笑谓妾曰:‘他日归洞庭,慎无相避。’诚不知当此之际,君岂有意于今日之事乎?其后季父请于君,君固不许。君乃诚将不可邪,抑忿然邪?君其话之。”有顷,谓毅曰:“勿以他类遂为无心,固当知报耳。夫龙寿万岁,今与君同之。水陆无往不适。君不以为妄也。”
————《柳毅传》
在诸多的唐代传奇龙女故事中,《柳毅传》里面的龙女语言描写得最多,也最能体现龙女的性格和心理状况,其它龙女故事中对于龙女的语言描写仅仅是寥寥数笔,一带而过,因此我就选取这一篇非常有代表性的龙女故事,依据龙女的话语来分析其特征如下:
在龙女初次遇见柳毅,她说的第一句话是:“贱妾不幸,今日见辱问于长者!”,这句话里既有自谦之词“贱妾”又有对对方的尊称“长者”,众所周知,人的身份不同、地位不同,其说出的话必然不同,同是表达一个意思,学者说出的话比较文雅婉转,市民说出的话比较直白浅陋。龙女自小生活在华丽殷实的龙宫里面,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因此她也受到了良好的教育,是一位知书达理的大家闺秀,她对自己的谦称和对对方的敬语体现出她是一个非常懂礼貌,有着良好个人修为的女子。
后来龙女向柳毅说明了自己之所以在这里牧羊的缘由,龙女的婚姻是依照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来举行的,谁知夫婿的为人并不好,受到奴仆们的恶言诱惑,越来越讨厌龙女,龙女向公婆诉苦,公婆不仅不干涉,反而也开始厌倦这个儿媳妇了,因此罚她来这里牧羊。一个堂堂公主如何能去做牧羊这种奴仆所做之事?然而因为龙女性格温婉柔弱,逆来顺受的性格,她对于公婆的不合理命令,尽管心中委屈,却只能照办。日复一日,月复一月,郊外的朔风吹乱了她原本黑亮的秀发,毒辣的太阳晒伤了她原本娇嫩的容颜,以至于当柳毅看见她时,虽然惊叹于她的美貌,但是让柳毅更加惊奇的则是,如此一个美女如何会在郊外牧羊。可是尽管她表面上接受了公婆对她的惩罚,可是她非常不甘心一辈子被囚困于此地,她想找人救她回家,摆脱这样的厄运。她希望过上正常的生活,过上一位公主应有的生活。
龙女请求柳毅代为传递书信,并告诉了他如何进入龙宫的秘诀。并且一再叮嘱柳毅,一定要将书信带给不亲,不得有误。她将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这封救命的书信之中,都寄托在柳毅身上,她的命运就依靠这传书之人来改变了。
柳毅非常好奇她牧羊的目的是什么,她回答说并不是普通的羊,而是雨工。龙的主要职责是行雨,然而龙需要什么工具来助其行雨呢?应该是雷电之类,因此这些羊也属于雷霆之类的东西。龙女虽然是一个公主,她的语言习惯就仿佛是大家闺秀一般,然而她却不是人,她是龙,为了体现出龙的应有特点,她理应有与普通女子不同之处,这个不同之处就是她可以掌握属于雷霆一类的雨工,尽管这篇作品中龙女作为女仙或女神的色彩已经被淡化了,她作为一个人的个性反而得到增强,然而龙女依旧有自己的特色所在。并以此来区别普通女子和龙族女子。
柳毅说将来如果能够顺利救回龙女,大家再次在洞庭相聚之时,请龙女不要回避他。我们知道,在那个时代,女子是必须要回避陌生男子的,柳毅当时这样说,或许是想亲眼看看得救后的龙女是否真的脱离了苦海,得到了她想要的生活。龙女回答说,我不但不会回避你,并且还会像对待亲戚一样对待你呢!龙女这样的回答可能是基于这种考虑,首先是对柳毅千里传书的感激之情,因为别人有恩与你,为了报恩,你当然应该亲自去和别人见面,并且表达感激之情。其次我猜想龙女将这样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托付给柳毅,或许龙女知道他是一位仁义之士,是一位非常有同情心的善良之辈,是一个值得自己托付之人,她此时对于柳毅的情感,除了感激之情以外,可能还有对正义之人的一种敬爱,尊崇之情。再次,从后文龙女和柳毅结婚生子之后,龙女再次提及当时的这段话,我们可以隐约猜测到,龙女的初次婚姻是非常不幸的,是一次彻底失败了的痛苦婚姻。然而作为一个女子,不可能愿意孤独一辈子,这一次的婚姻失败了,那么下一次的婚姻就不允许自己再次失败。龙女希望找一个可以依赖的肩膀,一个可以托付终身的人,一个能够和自己“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人,她希望柳毅尽快把书信交给父亲,自己尽快离开这个痛苦之地,如果能因此结缘,寻觅到一个有情有义的乘龙快婿,那自然是再好不过的事了。龙女说会像对待亲戚一样对待柳毅,我们可以想见,亲戚之间一般是经常见面的,如果能够跟柳毅经常见面聊天,互相了解,那么将来他们结为夫妻的机会就会大大增加,龙女下半生的幸福生活便指日可待了。
后来他们结婚之后,龙女为柳毅诞下一子,龙女之前一直不敢对柳毅表明自己的真实身份,现在儿子出世了,龙女觉得自己的未来有了保障,因此召集众亲戚见证此事。她说出了自己的身份和事情的原委,她是违背了父母的让她再嫁他人的意愿,宁愿在家苦等柳毅,恰逢柳毅两次娶妻妻子不久后都不幸病逝,龙女这才有机会变幻成一个平民之女,嫁给她一直期望配嫁的正人君子。现在儿子出世了,父亲非常疼爱儿子,那么母亲也可以依靠儿子而和父亲白头偕老了。尽管如此,她依然有个问题不能明白,她要求柳毅说明当时钱塘君希望把龙女配嫁给柳毅,柳毅严词拒绝的原因是什么?她想知道这段婚姻是否全部都是自己自作多情,一厢情愿的爱着对方的结果。柳毅非常真诚的向龙女解释了各种缘由,博得了龙女的谅解,夫妇二人永结欢好。
龙女除了担心自己的爱情婚姻是否美满之外,她还担心柳毅是否会因为自己是异类而产生害怕或者恐惧心理,这会对夫妻感情造成巨大的伤害。因为自己是龙,龙的寿命有万年,然而普通人的寿命尚不满百岁,现在二人结为夫妻,那么柳毅的年龄也会和龙的寿命一样,达到万岁高龄。他们可以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并且还可以长生不老。
后来因当时的皇帝到处寻找长生不老的秘方,柳毅和龙女的正常生活常常被别人骚扰,他们索性搬到了洞庭龙宫居住,远离人世间的纷纷扰扰,过着平淡快乐的生活。很多年之后柳毅的一位弟弟来到洞庭湖中,柳毅赠送给弟弟五十粒仙丹,告诉他这是能够使人长生不老的灵药,希望弟弟将来也来洞庭龙宫和自己一起生活。当然这个结局体现出了非常浓厚的道教思想,道教是相信炼丹制药,长生不老的。尽管如此,作者为本文立下了这样一个结局,应该是寄托着作者的美好愿望和祝福的,作者希望天下夫妇都能幸福美满,健康长寿,是以安排了这样一个没有丝毫遗憾的好结局。
三 龙女命运
至三十怜日。诸人散去。有二龙女。洁白端丽。投入珠瓶中。珠女合成膏。士人问。所赎悉何人也。胡云。此珠是大宝。合有二龙女卫护。群龙惜女。故以诸宝来赎。我欲求度世,宁顾世间之富那。因以膏涂足。步行水上。舍舟而去。诸胡各言。共买此珠。何为独专其利。卿既往矣。我将安归。胡令以所煎醒蝴涂船。当得便风还家。皆如其言。大胡竟不知所之。
————《广异记 宝珠》
在《广异记 宝珠》这个故事中,胡人花重金购得宝珠一颗,这颗宝珠非常珍贵,因此有两个龙女护卫着这颗宝珠。现在宝珠为胡人所得,其它的龙想要赎回宝珠,挽救两位龙女的性命,然而胡人坚决不肯卖掉。因为这颗宝珠和两位龙女可以合成一种膏,用这种膏涂脚之后就可以在水上步行,并且得以成仙。 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