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科技论文 > 图书情报

从网络谣言看网民的态度及其心理

时间:2011-04-22  作者:秩名
(三)其它方面态度

还有一类就是反思社会问题的网民。我们可以看到,当今的网民,上网浏览信息的时候,也更多的是去反思和深思这个社会。其实艾滋女事件也是一个社会问题的体现,它涉及了比如公众权利,个人隐私等许多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更有道德,伦理等方面的涉及,所以使得网民们广泛关注。网民在关注一个未被证实的事件到正式结果出来之后,都愿意去反思社会问题,利用网络这个传播工具,来使事件传播,其实可能最初的目的不在于传播谣言,而是在于给更多的人警示。

还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就是,广告也很多,尤其是在事件的发生初期,很多人利用关注度高这个条件,用回帖来打广告。这个其实就是一种利用公众的关注,说明网民的这种心理,就是关注事件的心理,也被一些商业利用。

五、总结

1、网民对网络谣言的态度

网民对网络谣言的态度还是保持谨慎的。首先在事件未被证实之前,先广泛关注,然后针对事件里面的相关人物表明态度。其实在事件未被证实之前,网民的表态还是少的,除非有很强的证据证实,否则网民是不会轻易表态的。网民表态的程度视事件的严重程度而定,一般来说,情节恶劣,涉及性,黄色,除了人命,政府的腐败或者是危及民生,这些都比较能引起网民表态的欲望。而且都通过网络这个渠道来表明。因为网络这个渠道的风险小,隐蔽性强,网民对自己的言论承担的责任没有那么大。

网民一些不符合道德规范的事件和人物还是持着反对态度,但是对于弱者却没有表现出过多的同情,因为他们觉得与其同情,不如告诉他这个教训,告诉他现实的残酷,让他防范,防止以后类似的事件再次发生。

2、网民的心理分析

网民普遍拥有的心理有:参与性、猎奇性、匿名性、个性化等的心理。网络的传播具有互动性和传播性,需要网民的积极参与及灌水,互联网和网民是相互作用的关系。发表论文。随着人们受教育水平的逐步提升,人们的求知欲就愈强,独立意识也愈强,要求独立思考的诉求,互联网毕竟是个相对自由的平台,人们可以尽情的表达自己,表现自己。从艾滋女事件来看,作者认为主要涉及了以下几个网民心理:

1.情感表达心理:网民根据自己对事件的态度,以及被事件引起的情绪,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同时有更多的人去关注这个事件,就会有交流,思想的碰撞,容易产生一些新的,对现实社会有大的影响的态度。

2.网上性心理:艾滋女事件中,其实点击率最高的还是阎某的视频。因为有艳照。由于网络的隐蔽性,所以网民的对性的需求就更加大胆一些。

3.网络的从众心理:其实艾滋女事件,能引起很大关注,也是由于有一部分的人去带动另一部分的人。说明网民们很容易去关注那些很多人关注的事件。

其实网络谣言之所以对现实社会会产生这么大的影响,是因为网民利用网络的特点:隐蔽性来表达观点,使得现实注意,从而介入事件。但是从艾滋女事件来看,在没有弄清楚事件真相的时候,网民这么关注,对事件的主角闫某及其家人来说无疑是一种灾难,给闫某及其家人带来了很大的伤害。所以我认为,网络的发言也是需要规范的。如果能实行了网络实名制,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言行负责的话,这样的悲剧就完全有可能避免。


参考文献:
[1]时蓉华主编.现代社会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402
[2]本文依据了搜狐网社会关注“阎某事件”的网友回帖分析,其发表时间从2009年10月14日到2009年12月2日。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从受众的读图心理谈图片的优化传播研究
下一篇论文:从阅读方式的转变论图书馆的未来
科技论文分类
科技小论文 数学建模论文
数学论文 节能减排论文
数学小论文 低碳生活论文
物理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网站设计论文 农业论文
图书情报 环境保护论文
计算机论文 化学论文
机电一体化论文 生物论文
网络安全论文 机械论文
水利论文 地质论文
交通论文
相关图书情报
    无相关信息
最新图书情报
读者推荐的图书情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