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导读:以下是我对如何做好猪场防疫和疫病控制工作的几点体会。一、猪场防疫。如何提高猪群的健康水平,加强养殖场猪的疫病控制工作是每个养猪生产者都要认真思考和面对的问题。
关键词:猪场,防疫,疫病控制
今年以来,旬邑县紧紧抓住被列入全省百万头生猪示范县建设的机遇,狠抓规模养殖、良种引进、品牌打造、政策落实、项目带动、疫病防控六大重点工作,全力加快百万头生猪大县建设步伐。面对如此规模的养殖,猪病的预防控制工作丝毫不能怠慢。以下是我对如何做好猪场防疫和疫病控制工作的几点体会。
一、猪场防疫。免费论文网。
猪场防疫工作千头万绪,要从源头抓起;防疫是一项系统工程,靠一两个人抓是不行的,必须靠全体员工的努力,贯穿于每一项工作中,应贯彻“全面防疫、全员防疫、全方位防疫、全程防疫”的原则。传统的养猪防疫仅仅是兽医工作者的职责,而且是季节性的。集约化猪场的防疫则是全方位的、常年的。除常规的消毒、免疫、治疗外,还需要加强管理,保证营养平衡,优化场区和畜舍环境。猪场内的诸多因素都和防疫效果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因此集约化猪场的防疫措施要形成配套的体系。
1、防疫责任的划分,做到各负其责。
(1)场长:使猪场在整体上具备防疫灭病的条件。健全防疫制度和措施,并监督执行。当发现疫情时应及时采取措施,组织力量进行扑灭。
(2)兽医:具体完成本场防疫制度的贯彻落实工作,发现违章行为及时纠正。发现重大疫情和不明疫病,立即向场长和防疫部门报告,提出防治意见。日常工作包括:猪群免疫、驱虫、消毒、治疗,病死猪的诊断和处理、疫病的检测和跟踪,保管场内疫苗、药品、器械,整理疫病资料、归类存档。
(3)饲养员:严格执行兽医卫生防疫制度,每日定期观察猪群,发现异常立即向兽医报告。主要配合兽医进行防疫、消毒、驱虫、治疗。加强猪群管理,保持舍内清洁干净、空气新鲜,不喂发霉变质的饲料。
(4)门卫职工:把好猪场大门,监督外来人员执行本场防疫制度,对要进入场内的人员、车辆、物品进行必要的检查和消毒。
2、防疫基础设施方面
(1)消毒池(室):集约化猪场应有值班室和消毒池,生产区入口和各栋舍门口也要有相应的消毒池。外来人员在大门口换鞋,欲进入生产区需更衣淋浴,本场职工进入生产区也需换鞋更衣。
(2)紫外线消毒区:进入生产区的更衣室应设有紫外线灯区,在上方、前后、左右分别安装紫外线灯管,对进入生产区的人员进行3-5分钟的紫外线消毒。
(3)兽医室:位于生产区下风向,用作兽医办公、放置药品器械、病死猪诊断和化验。兽医室应配置相应的防疫器材和检测设备,如冰箱、消毒锅、分析药品和检测仪器、药品柜、消毒喷雾器、治疗和解剖用具、档案柜等。
(4)病死猪处理场(室):集约化猪场应有病死猪处理的专门场所,对病死猪只进行焚烧或深埋,也可在粪场附近设置一沉尸井,将病死或剖解猪只进行无害化处理。
(5)装猪台:装猪台设在生产区墙外,运猪车辆不准进入生产区,防止把病原体带入场内。
(6)一次性饲料袋:多数猪场运送饲料使用的是周转性麻袋,麻袋多舍多次使用,可能为病原体的传播提供了条件,所以集约化猪场最好使用一次性麻袋。
3、防疫制度的执行方面
(1)谢绝外来人员参观、学习,确因生产或销售工作需要进入生产区的人员要经场长批准,遵守防疫制度,更衣消毒后方可进入。
(2)生产区工作人员家中不准养猪,本场职工不准将外购猪肉及其制品带入场内,场内职工的猪肉应以本场解决为主。
(3)饲养人员不串栋闲谈,各栋用具要专用专管,相互替班时须经主管生产的负责人批准。
(4)本场兽医不随便外出就诊,不到其它猪场搞防疫、治疗和现场指导。
(5)消毒池内的药液要定期有专人更换,保持经常有效。
(6)本场公猪不对外进行配种,母猪不到外场接受配种。出售猪只不能再回到场内,如确有实际问题,应采用其它方式进行解决。
4、疫病检测方面
在集约化养猪条件下,应进行经常性的疫病检测工作,以便对场内疫病情况、免疫质量、疫病净化水平进行监控,同时也为本场的防疫工作提供客观依据。尤其本地区、本季节爆发和流行严重的传染病更应该加强检测,以便作出及时反应。同时,对场内使用的疫苗、消毒剂的质量也要进行检测,以保证确实有效。
二、疫病控制
现在,规模化猪场越来越多,猪场疫病的有效预防和控制是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如何提高猪群的健康水平,加强养殖场猪的疫病控制工作是每个养猪生产者都要认真思考和面对的问题。
1.、疫病防治方面
当前猪群应该预防的主要疫病有猪瘟、链球菌病、蓝耳病、猪伪狂犬病、猪细小病毒病和猪乙型脑炎等。免费论文网。在没有出现猪瘟疫情的猪场,猪瘟首免在20日龄为宜,猪瘟疫苗剂量为2头份;在50~60日龄加强免疫,猪瘟疫苗4头份。一个猪场的免疫程序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才能有效控制疫病。同时在疫苗使用方面要使用高质量的疫苗,避免发生免疫失败。兽医人员按免疫程序做好各种疫苗的预防注射工作。建立主要疫病的免疫档案。每次免疫接种都要有记录,建立完整的免疫档案。建立猪群健康档案。猪群健康档案主要记录基础母猪和公猪及其后代的健康情况。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敏感的药物进行预防,如预防弓形体可选择土霉素拌料;预防的原则要早用药,药量足和疗程够。仔猪3天进行补铁,一般选用铁硒合剂,可以预防仔猪缺铁和水肿病,同时还可以促进生长。防止仔猪腹泻,在饮水中加入氟哌酸或痢菌净和口服盐7天。仔猪在从保育舍转到生长舍时驱虫1次,体重40千克左右时再驱虫1次,65千克左右时再进行1次驱虫。成年公猪每年驱虫4次,即每间隔3个月1次。后备母猪配种前和产前各驱虫1次。一般选用伊维菌素拌料投服。
猪群疫病监测主要是监测传染病的抗体水平。通过抗体水平评价防疫效果,制定或修订免疫程序;同时检测抗体,清除猪群中潜伏的隐性感染者,净化猪群。跟踪监测,适时调整。猪场若发生烈性、急性传染病,应尽快确诊,对于无法治愈或治疗费时费工的或愈后不良的以及危害较大的应近早淘汰。
集约化猪场的疫病防治工作,在采取以上措施的基础上,还要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对某些危害性强、发病频率高的疫病,根据其流行特点、发病规律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免费论文网。针对性地预防和治疗。
2、疫病发生后紧急处理
集约化猪场如遇到或怀疑是传染病发生时,必须及时隔离,尽早诊断并尽快上报,病因不明或不能确诊时,应将病料送有关部门紧急检验。如确诊为传染病时,应迅速采取紧急措施,对全场进行封锁和消毒。全场猪群进行检疫,病猪隔离治疗或屠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