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科技论文 > 农业论文

农村养猪场的环境控制技术要点

时间:2011-04-21  作者:秩名

论文导读:养猪场内应分成生产区、管理区、饲料厂、无害化处理场等若干小区。避免应激和减少疫病感染机会。粪便、污水、病尸全部在生产场区外进行无害化处理。必须采取驱虫、免疫消毒等疫病综合防控措施。免疫消毒,农村养猪场的环境控制技术要点。
关键词:养猪场,应激,无害化处理,免疫消毒
 

生产环境对猪群生产性能、猪群抵抗力有重要影响。猪群的生产环境主要包括猪舍内外环境和猪群机体内环境两个部分。

1、舍外环境控制

1.1场址选择与规划布局

在猪场建设上必须首先做到统筹规划,选址科学,选择无污染源、生态条件良好、地势较高、背风向阳、水源充足、水质优良、排水方便、水电路“三通”的场地建设猪场。猪场周围须安静,远离生活区、交通要道、厂矿区、屠宰场和交易市场,避免相互影响。要根据自身经济条件、技术力量、营销能力和场区周边生态环境容纳污物能力等因素合理确定建场规模。

1.2按技术性和规范性要求进行场房建设

养猪场内应分成生产区、管理区、饲料厂、无害化处理场等若干小区;生产区可分成饲料库、母猪舍、苗猪舍、产仔舍、青年猪舍、育肥舍、公猪舍等更小区域,各猪舍间隔30米以上,减少成猪对幼猪的影响,避免应激和减少疫病感染机会。场房建设和防病设施应同时建设,兽医室、尸体处理场、粪污处理场、隔离舍都要完备,且与生产区、饲料厂有较远距离,一般放在生产区下坡下风向。粪便、污水、病尸全部在生产场区外进行无害化处理。论文检测,免疫消毒。

1.3场区环境绿化美化

在猪场内舍外种植一些树木、藤蔓植物等,这些植物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能降温除尘除臭,可以有效改善场区的小气候。南瓜、葫芦、葡萄等藤蔓植物攀爬猪舍顶部,可在酷暑降舍温,南瓜、葫芦等多汁饲料能补充日粮中维生素的不足,提高猪群食欲。

1.4粪污废弃物处理

病死猪及时进行焚烧或深埋处理。猪群粪尿彻底清扫出猪舍后,进行无害化、资源化处理和利用。一般在围墙外建设沼气池,粪污发酵处理,沼气作场区供能,沼液、沼渣作植物施肥,沼气设施与供能设施常配套建设使用。

定期用消毒液喷洒场区地面道路、猪舍,场区门口、猪舍门口设施消毒池,并保持有效的消毒浓度。进出场区或猪舍人员要脚踩消毒,进出车辆在进场前和出场后要彻底喷洒消毒。

2、舍内环境控制

适宜的舍内小气候环境包括:适宜的温度、湿度,新鲜的空气适当的饲养密度等。

2.1适宜的舍温

温度在环境因素中起主导作用,猪群对环境温度非常敏感。论文检测,免疫消毒。猪群的不同生长阶段对舍温要求不一样,仔猪怕冷,肥猪怕热。适宜的舍温猪群饲料转化率高,舍温过高过低都会影响猪群生长发育、繁殖和饲料转化率,降低猪群的免疫抵抗力,低温对新生仔猪危害最大,同时是仔猪黄白痢传染性胃肠炎等腹泻性疫病的主要诱因,也可诱发呼吸道疾病。因此仔猪舍应安装保温设施,如保温灯、保温板、暖风炉等。成年猪耐热性差,舍温超过30℃时表现明显的热应激发应,猪群采食量下降,饲料转化率低,生长放缓。公猪性欲降低,精液品质不良。对成年猪舍应安装降温防暑设施,如风扇、喷淋系统、降温水帘等,以抵御炎热季节的热应激刺激。夏季经常采用加大通风、淋浴、带猪消毒、降低饲养密度等综合降温措施来保障猪群生长环境最适温度。猪舍常按不同生长阶段制定舍温调整计划,一般猪体重平均值每增10千克舍温降约2℃。

2.2保持空气新鲜

由于猪舍容积相对较少且密闭,舍内常蓄积大量二氧化碳氨、硫化氢等有害气体和尘埃。论文检测,免疫消毒。特别是冬季,由于保温防寒门窗紧闭,往往空气污染严重。猪舍内氨气浓度应控制在0.001%以下,CO2含量不超过0.15%。如果有害气体和尘埃超标严重,猪群长时间生活在这种不良环境中往往引起应激综合症。污浊的空气刺激呼吸道粘膜,极易诱发呼吸道疾病如气喘病、流感、肺炎等。近年来猪呼吸道疾病对养猪业危害越来越严重,其主要原因是饲养密度高但又缺乏配套的通风系统。猪舍设计与建设时必须考虑好猪舍的通风系统,在任何季节都要适当通风换气,尽可能减少舍内有害气体。

2.3适宜的湿度

猪舍的适宜湿度是65-70%,猪群对湿度要求没有对舍温要求那么严格,但湿度影响温度调节,湿度过高过低都对猪群健康不利。湿度过高有利于病原微生物、寄生虫繁殖,易患疥癣、湿疹等皮肤病和肠炎。防止湿度过高的主要措施是经常通风换气,及时清扫粪尿,训练猪群定点排泄、勤打扫、勤通风。

2.4降低饲养密度

圈养使猪群自由、饮食受到限制,生存环境需被动适应。为了在群内争夺更多食物和更好休息睡眠场地,就会争斗,争斗失利者获得食物少,休息不足,影响健康。饲养密度过大会使舍内空气污浊,卫生条件变差,湿度加大,尘埃增多,对猪采食、饮水、睡眠、运动有很大影响,在技术、设施设备、建筑设计等方面不达标的养猪场,应适当应降低饲养密度,一般以标准密度60%为宜。

2.5光照和运动控制

合理的光照可促进猪群新陈代谢,加快骨骼生长,对提高公母猪繁殖性能也很重要。论文检测,免疫消毒。增加光照可诱使母猪早发情,提高母猪繁殖率,新生仔猪窝重和仔猪成活率。一般成年母猪、仔猪、后备母猪舍的光照强度保持在60-100勒克斯,每天光照12-16小时,公猪和育肥猪每天光照10-12小时。夏季光照充裕,尽可能避免阳光直身猪舍内,冬季可适当补充人工光照,适当运动对保持猪群健康生长提高公猪性欲,保持旺盛精力很重要,对提高母猪繁殖性能也有很大帮助。

3、加强饲养管理和疫病防控,保持猪群机体内环境稳定平衡。

3.1使用全价日粮和干净饮水

要根据猪群不同饲养阶段生产全价配合饲料,饲料配方坚持稳定和严禁添加违禁药品的原则,绝对避免使用发霉、变质和有毒有害物质生产配合饲料。饲料不仅要保持使用全价饲料,还要考虑饲料的适口性。饲料干湿度、粉碎粒度、粗纤维含量、矿物质、盐分、维生素、饲料气味和酸甜度等多方面,都影响适口性,饲料应保持新鲜,食用发霉、变质,某些营养物质缺乏的饲料都会使机体内环境发生一些变化,影响猪群健康和生长发育繁殖。干净饮水也很重要,饮水不洁和饮水不足也直接影响猪群健康。

3.2加强营养保健和卫生保健

大多数小型猪场自己生产的饲料不是全价配合饲料,要根据猪群不同饲养阶段生长、繁殖需要,添加必要的营养保健剂。添加的营养保健剂常有:多维、矿物质、必需氨基酸、必需脂肪酸等。也可添加中草药添加剂、肉碱、酶制剂、益生素等非营养添加剂进行卫生保健,增强猪群机体抵抗力。

3.3严格免疫措施,防控猪群疫病。

一些疾病如传染病、寄生虫病、代谢病常使机体内环境发生变化,为保持机体内环境平衡,必须采取驱虫、免疫消毒等疫病综合防控措施。论文检测,免疫消毒。进出猪舍人员要严格消毒、道路、用具要经常消毒。要根据当地疫病流行情况和疫病发生种类及其受威胁疫病情况,确定合理的免疫程序,严格按要求驱虫和计划免疫。论文检测,免疫消毒。发生疫情时,严格按“早快严小”原则,采取隔离、紧急接种消毒和无害化处理等综合措施。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农村如何养鸡才能提高效益
下一篇论文:浅论繁殖母猪饲养管理要点
科技论文分类
科技小论文 数学建模论文
数学论文 节能减排论文
数学小论文 低碳生活论文
物理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网站设计论文 农业论文
图书情报 环境保护论文
计算机论文 化学论文
机电一体化论文 生物论文
网络安全论文 机械论文
水利论文 地质论文
交通论文
相关农业论文
    无相关信息
最新农业论文
读者推荐的农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