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导读:社区体育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提出的新概念。本文对东莞市社区群众性体育锻炼活动的开展现状调查分析为切入点。通过几大典型性、代表性社区的群众体育活动问卷调查和跟踪调查。2.1研究对象:东莞市滨江体育公园、南城文化广场、金丰体育花园、人民公园随机选取765名参加体育锻炼的市民。
关键词:群众体育,社区体育,现状,东莞
1、 前言
社区是指依靠某些共同利益维系起来的人群,他们通常生活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它的构成是共同生活的人群以及生存的地域,包括生活服务设施。社区体育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提出的新概念,最早的有关研究20世纪30年代出现在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我国社区体育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发展起来,它逐渐被深化研究并且它成为家庭、学校和社会体育的桥梁,是实施全民健身的载体,发展社会体育是把两个文明建设落实到基层的重要途径,本文对东莞市社区群众性体育锻炼活动的开展现状调查分析为切入点,通过几大典型性、代表性社区的群众体育活动问卷调查和跟踪调查,了解我市社区群众体育锻炼活动的开展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科学的对策和建议,旨在推动我市社区体育建设的进一步发展。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东莞市滨江体育公园、南城文化广场、金丰体育花园、人民公园随机选取765名参加体育锻炼的市民。
2.2 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调查问卷法数理统计和逻辑分析法。
2.2.1 文献资料法:查阅社区体育发展相关的资料,加以分析了解目前发展概况。
2.2.2 调查问卷法:通过问卷统计进行分析比较,从中发现问题。
2.2.3 数理统计和逻辑分析法:结合逻辑分析运用统计学方法进行比较研究,全面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社区体育活动现状
3.1.1 基本状况
调查结果显示:社区体育活动参加者中,19岁及以下者占34.2%,20-39岁者占50.4%,40-50岁者占12.8%,60岁以上者占2.6%;其中未婚者占72.5%,已婚者占27.5%;有高中学历以上者占79.6%。说明参加社区体育活动的人群青少年居多,中年人次之,老年人最少。未婚者、学历高者参加体育活动较多。其中老年人参加体育活动较少的情况应引起有关方面注意。
职业分布方面:政府公务员占17.7%,文员占9.2%,商人占1.8%,工人占6.4%,售货员占2.1%,退休人员占1.4%,家庭主妇占4.1%,学生占56.8%。可以看到除学生之外,则以政府公务员和文员者所占比例较高。说明职业特点,及收入等对参与社区体育活动有一定的影响。
3.1.2 参加社区体育活动的情况
从调查结果看:经常参加活动的人数占38.4%,不经常参加活动的占59.3%;表明改善社区各方面条件,提高服务水平,吸引更多的人参加活动是当前社区体育工作的紧迫任务。
从社区居民选择体育项目内容情况看:选择篮球者占16.6%,跑步者14.6%,游泳者13.2%。表明居民选择篮球、跑步、游泳 羽毛球等项目活动为多。(表1)
社区居民进行体育活动的场所,主要以体育场馆和公园为主;分别占总数的38.1%和24.6%。而参加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大多是属于无组织活动,占总数的56.8%,有组织的活动形式占32.7%。这一结果反映了社区体育活动的组织管理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表1社区居民选择体育项目内容情况 N=765
项目 频数 百分率 位次 |
篮球 127 16.6 1 足球 62 8.1 6 排球 29 3.8 10 乒乓球 43 5.6 8 羽毛球 83 10.8 4 网球 67 9.0 5 健美操 53 6.9 7 游泳 101 13.2 3 武术 25 3.2 11 台球 8 1.0 13 跑步 112 14.6 2 其他 34 4.4 9 未选择 21 2.7 12 |
3.2 群众体育意识
3.2.1 关于锻炼的必要性
调查中约有82%的人认为体育锻炼有必要和很有必要。
3.2.2 关于锻炼的目的性
对锻炼目的的进行调查分析可知,东莞市市民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目的中选率依次是强健身体(80。2%)、改善精神面貌(45。6%)、娱乐(35。3%)、与朋友感情交流(22。1%)。论文格式。论文格式。有关资料把体育锻炼的目的分为2个层次。论文格式。初级目的是带有明显功利性的,如为强健身体、改善体型、延年益寿、医治疾病等;较篙层次的目的是在康乐基础上具有享受性质。调查中发现,抱有初级目的的锻炼者占绝对多数。现代人生活压力较大,通过健体运动,不但可以放松自己,更重要的是为了充实生活。大部分参加健身运动的调查对象深切感受到通过健身运动自己更健康了,精神更加充沛了,性格更加开朗了,而且一部分人免疫力增强,自信心得到提高(表2)。人们已经将体育锻炼与自己的身心健康密切联系起来,体育锻炼的多功能性日渐受到人们的重视。
表2研究被调查者参加运动后最大的感受情况统计一览表
更健康 精力充沛 提高自信心 免疫力增强 性格更开朗 |
男 23。9 34。2 4。3 12。6 14。9 |
女 36 37。9 20。3 17。4 22。3 |
3.2.3 关于对体育功能的认识
人们对体育功能的认识取决于人们的文化水平,特别是体育文化水平高低。调查表明,约有84。6%的人只能列举出增强体质、医疗疾病等体育的自然功能,而能同时列举出体育政治、经济等社会功能的只有15。4%。显而易见,东莞市市民对体育功能的认识有待提高。
3.3 体育消费活动特征
3.3.1 体育消费水平
体育消费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人民收入、生活方式、体育意识等的综合反映。人们普遍认为“花钱买健康”值得,体育消费是现代生活的体现。但由于东莞市是一个外来民工多的地方,受经济收入的制约,市民健身活动的消费水平为月收入2%的人占多数。通过调查统计,不难发现人们不希望参加消费太高的健身活动。
3.3.2 体育消费内容
东莞市市民体育消费的内容(按选择顺序统计结果)为购买运动服装、鞋帽等;观看体育比赛;购买体育书籍、报刊、资料;健身锻炼场所消费。
3.4东莞市体育健身场所经营现状
东莞市现有健身俱乐部(中心)的所有形式主要包括:集体所有、私营、中外合资等形式,其中绝大部分的体育健身俱乐部属个体私营。
4、 结论
1、 东莞市市民大众健身活动的普及程度是比较高的,体育锻炼的态度比较积极。被调查的人群中90%的人不同程度地参加健身锻炼。]
2、 东莞市市民对体育功能的认识有待提高。体育除了健身、娱乐、交流等自然功能以外,体育政治、经济等社会功能在当今社会已日益体现。
3、 东莞市市民参加体育活动主要去免费场所。体育消费与家庭收入呈正比关系;东莞市市民参加健身活动的消费占月收入2%以下占多数。体育消费以体育物质产品消费为主,运动服装等是消费的主要部分。
4、 呼吁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加强对社区体育工作的重视,在制定东莞体育发展的方针、政策时,应考虑社区体育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存在和急需发展的必要性,从而对发展社区体育所需要的硬件设施及资金投入方面加大力度。
5、 发展完善现有的社区体育组织系统及管理体系,提高组织管理水平,充分发挥各级社区体育组织的功能作用,建立起整个东莞的社区体育网络。
6、 建立一支既有体育专业水平,又有较强的工作责任心,对社区充满归属感的社区体育指导队伍。并且关心和设法满足社区体育指导员们的需求,使他们感觉到社区大家庭的温暖和自己所扮演角色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 王明, 对长春市大众健身发展现状的调查与分析[M]。中国体育科技, 2002
[2] 李建国,论我国社区体育的发展模式[C]。中国体育论文报告会获奖论文汇编,1994
[3] 马宣建,澳门体育社区的现状与功能的研究[J]。体育科学,1999,19(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