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社会实践论文

中国“十二五”期间居民住房需求量预测及影响因素分析_回归分析-论文网

时间:2014-07-11  作者:林芳琦

论文摘要:近年来,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显著成就,工业化、城市化双轮驱动,经济社会得到跨越式发展,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本文从中国城市人口数量、城市人口家庭户数、城市化率、城市人均住宅建筑面积等因素分别与住房需求量的关系作为研究的依据和出发点,再结合每种因素所占的权重比例,通过一元线性回归模型预测未来中国居民在2010到2015年的住房需求量,推测中国居民住房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并运用因子分析法分析了影响中国居民住房需求量的主要影响因素,认为城市人口家庭户数,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城市住房),房地产价格指数(住宅),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指数),城市人均住宅建筑面积,城市化率及市镇人口数是影响住房需求量的主要因素,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和市镇平均每户人口数对住房需求量的影响一般,而房屋建筑面积竣工率和平均每人消费支出构成(住房)对住房需求量的影响非常小。
论文关键词:中国居民住房,需求预测,回归分析,因子分析,影响因素

引言

《国务院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指出:一是着力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力争到2012年末,基本解决1540万户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的住房问题,力争到“十二五”期末,人均住房建筑面积13平方米以下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基本得到保障。二是努力解决中等偏下收入家庭住房困难。要加快建设公共租赁住房、限价商品住房,着力解决新就业职工、进城务工人员等中等偏下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三是积极推进各类棚户区改造和旧住宅区综合整治。全面启动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工作,继续推进中央下放地方煤矿棚户区改造、国有林区棚户区和国有林场危旧房改造、国有垦区危房改造。到2013年末,基本完成集中成片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四是建立和完善住房保障政策、技术支撑体系。加快住房保障立法,依法强化各级政府的住房保障责任,健全组织机构、政策、技术支撑体系,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

有关部门预计2010年住房成交额同比下降14.5%,全国商品住宅交易金额同比14.5%。全国平均交易量同比下降11%左右,全国平均成交价同比下降5.1%保障房建设有望拉动房地产投资额同比增长12.4%。按照乐观估计,2010年580万套保障房可以完成建设,按照套均面积55平米,共可建设3.2亿平米保障房。预计2010年商品房销售面积为8.3到8.8亿平米,新开工面积可以与去年持平,经济适用房投资额大幅增长190%达到3000亿元,则房地产行业投资额有望同比增长12.4%。

全国住宅开工面积增幅再创新高,住宅销售额增速继续回落:2010年1-5月开工面积为6.15亿平米,同比增长72%;房地产固定资产投资为1.66万亿元,同比增长37%;住宅在建面积为为22.1亿平米,同比增长29.5%;住宅销售面积为2.7亿平米,同比增长20%;住宅销售金额为1.35万亿元,同比增长33.6%。中央严格土地增值税征管和二套房认定标准:6月国税总局发文规定,除保障房外,东部省份预征率不得低于2%,中部和东北省份不得低于1.5%,西部地区省份不得低于1%;住建部、央行和银监会细化了二套房认定标准,以家庭为单位,“认房又认贷”,外地人购房按二套房标准实施差别化信贷政策。重点城市成交同比普跌,环比涨跌互现:10年6月重点城市成交显示:成交同比普跌,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同比分别下降75%,67%,67%和76%,成交环比涨跌互现,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环比分别下降21%,上升16%,下降17%和上升40%。

注:数据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及东方财富网。

中国“十二五”期间居民住房需求预测一元回归分析

本次研究所作的中国未来住房需求预测是通过宏观与微观的把握,对未来中国居民2010到2015年住房市场需求量的预测。由于影响未来住房需求量的因素错综复杂,并且有内在的联系。故本次研究以2001-2008年中国城市人口数量、城市人口家庭户数、城市化率、城市人均住宅建筑面积等因素分别与住房需求量的关系作为研究的依据和出发点,再结合每种因素所占的权重比例,通过一元线性回归模型预测未来中国居民在2010到2015年的住房需求量。(注:本次研究所讲的住房需求量是相对住房成交量来定义的)。本文用spss13.0进行分析,其中,R值是看自变量与应变量联系的密切程度,取值范围在0-1,越接近1越密切,方差分析是看回归方程是否成立的,若概率小于0.05,可以认为方程成立,大于0.05还不能认为方程成立,“Coefficient”就是偏回归系数,Beta就是标准回归系数,可以以它的值比较各自变量对应变量影响的程度,Sig就是概率,我们更熟悉的表达是“p”。

1、以城市人口家庭户数与住房需求量的关系为依据得出的2010到2015年住房需求量。

(1)依据中国2001-2008年的市镇人口数和市镇平均每户人口数推出市镇平均每户人口数预测方程为:Y=254446.6-66918.4X(1)其中:X为未来市镇平均每户人口数;Y为未来市镇人口数

表1中国1979年到2008年的市镇人口数和增长率(单位:万人、%)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18495

19140

20171

21480

22274

24017

25094

26366

27674

28661

7.25

3.49

5.39

6.49

3.70

7.83

4.48

5.07

4.96

3.57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29540

30195

31203

32175

33173

34169

35174

37304

39449

41608

3.07

2.22

3.34

3.12

3.10

3.00

2.94

6.06

5.75

5.47

99

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43748

45906

48064

50212

52376

54283

56212

57706

59379

60667

5.14

4.93

4.70

447

4.31

3.64

3.55

2.66

2.90

2.17

1978年中国市镇人口为17245万人。由于1979年到2008年的平均增长率为4.29%,因此得到2010年到2015年中国市镇人口数如表3所示。

(2)利用2001-2008年中国城市人口家庭户数与相对应的城市住宅销售面积的关系(表2),建立一元线性回归模型.

表2中国2001-2008年城市人口家庭户数等

城市人口家庭户数(户)

市镇平均每户人口数(人)

城市人均住宅建筑面积(平方米)及增长率(%

城市化率(%

市镇人口数(万人)

住宅销售面积(万平方米)

2001

15505

3.10

20.8

——

37.66

48064

19938.75

2002

16517

3.04

22.8

9.62

39.09

50212

23702.31

2003

17401

3.01

23.7

3.95

40.53

52376

29778.85

2004

18216

2.98

25.0

5.49

41.76

54283

33819.89

2005

18991

2.96

26.1

4.40

42.99

56212

49587.83

2006

19561

2.95

27.1

3.83

43.90

57706

55422.95

2007

20405

2.91

28.3

5.46

44.94

59379

70135.88

2008

20848

2.91

29.6

5.46

45.68

60667

59280.35

于是可推出住房需求量预测方程为:Y=9.353X-129665.684(2)(X为未来城市人口家庭户数;Y为未来住宅销售面积)

把2010-2015年的城市人口家庭户数带入方程(2),可得出未来住宅销售面积。

表3中国2010-2015年城市人口家庭户数等

年份

城市化率(%

市镇平均每户人口(人)

市镇人口住房人均拥有量(平方米)

城市人口家庭户数(户)

市镇人口数(万人)

2010

48.16

2.816

32.920

23431.818

65984

2011

49.16

2.774

34.717

24807.138

68815

2012

50.16

2.730

36.612

26288.278

71767

2013

51.16

2.684

38.610

27885.991

74846

2014

52.16

2.636

40.718

29611.912

78057

2015

53.16

2.586

42.940

31479.118

81405

注释:据有关部门预计,2010年中国总人口将达到13.7亿,城市化率以每年1%的速度增长,所以城市化率2010年到2015年为上表所示。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浅析森工林区森林生态文化建设_生态文明-论文网
下一篇论文:中国财政农业支出与农业经济发展关系的实证研究_农业生产总值-论文网
社会科学分类
职称论文 政治论文
小学音乐论文 音乐论文
音乐鉴赏论文 美术论文
社会实践论文 军事论文
马克思主义论文 职业生涯规划论文
职业规划论文 人文历史论文
法律论文 文学艺术论文
企业文化论文 旅游论文
体育论文 哲学论文
邓小平理论论文
相关社会实践论文
最新社会实践论文
读者推荐的社会实践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