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人文历史论文

对新疆维吾尔族高空绝技“达瓦孜”运动的探究

时间:2011-04-22  作者:秩名

论文导读:“达瓦孜” 是维吾尔族一种古老的传统杂技表演艺术。“达瓦孜”一词,是借用波斯语“达尔巴里”,意思是高空走大绳表演,古时称为“走索”、“高原祭”、“踏软索”等。据新疆维吾尔族老人讲是来自一个传说。
关键词:新疆,维吾尔,达瓦孜
 

1 “达瓦孜”的历史溯源

“达瓦孜” 是维吾尔族一种古老的传统杂技表演艺术。“达瓦孜”一词,是借用波斯语“达尔巴里”,意思是高空走大绳表演,古时称为“走索”、“高原祭”、“踏软索”等。“达瓦孜”几经兴衰,以它悠久的历史,独特的风格特色,精湛的技艺和惊险的表演流传至今。“达瓦孜”是维吾尔语,“达”是悬空的意思,“瓦孜”是嗜好做某件事的人。达瓦孜这个名字既指“高空走绳”这门艺术,又指阿迪力等从事这门艺术的人。据史料记载,“达瓦孜”源于两千多年前的西域,汉代传入中原,曾在南疆维吾尔族聚居地盛行。是一种古突厥族(古维吾尔民族)的民间竞技,突厥语为“jipladi”又称“耍达瓦孜”。这项运动距今约有2000多年的历史。论文参考网。达瓦孜早先流行于和田、莎车、英吉沙和喀什一带,后传至库车、吐鲁番、哈密、伊犁和乌鲁木齐等地。

高空走大绳这项活动在中国由来已久。中国的史籍上和各朝各代的出土文物都有大量走绳的记载和佐证。汉墓中出土的画像砖、唐人的记述、宋人的笔记、明清的文献上都可以看到“走索”、“高绠”、“蹬绳”、“踏索”、“踩软绳”等。最早记载这一技艺的大约是东汉时期的著名科学家、文学家张衡(公元78-139年),在《西京赋》中,有“临回望之广场,呈角抵之妙戏……。跳丸剑之挥霍,走索上而相逢”之语,描述了两位艺人索上相逢的情景。赋中回述的是西汉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春,汉武帝为夸耀国家的富足,国力的强盛,在洛阳(古称长安或西京)设宴款待四夷宾客召集各族民间艺人表演时的情景,可见公元前108年便已有走绳之技了。又如明代《三才图绘》一书有“汉有高糹恆技,盖今之戏绳”的记载,说“高糹恆”等类杂技“大率其术皆西域来耳”;《词典》中还记载:“有人走软绳了,即人在绳子上嬉戏了”等,后来有一些文人还为其填词赋诗。再如清福庆在《异域竹枝词》中写道:“高架双竿与屋平,铜绳盈丈两头横。论文参考网。持君莫漠留飞燕,看取凌风蹑影轻。”可见突厥民族的这项活动具有相当悠久的历史。这项运动最早确凿出现在历史文献中,是成书于1072年至1074年的三卷本巨著《突厥语大词典》。

达瓦孜这项民间杂技运动不同于普通的走大绳,它有颇具传奇色彩的历史。据新疆维吾尔族老人讲是来自一个传说。古时候,维吾尔人民居住的一个地方,出现一个妖魔,它在空中来去,呼风唤雨,残害百姓,黎民叫苦不迭。这时,有一位英武少年,见义勇为,在平地竖起一根30米高的木杆,用一根长约60米的绳索从木杆顶端连结地面,然后踩升而上,与妖魔搏斗,终于将其杀死,为百姓除了大害。从此,高空走绳就流传并发展起来,成为维吾尔民族的凭吊英雄和健身娱乐的形式。

建国以后“达瓦孜”作为一种民间杂技运动形式逐渐受到当地政府的重视,并在1953年,把“达瓦孜”定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表演项目。到目前为止“达瓦孜”已成为民动会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991年在南宁举行的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体育运动会”上,“达瓦孜”节目荣获国家首次设立的表演奖。此外,为了使“达瓦孜”艺术发扬光大,自治区人民政府于1990年,将长期流传在民间的维吾尔族“达瓦孜”艺术人员改编成为新疆杂技团的一个演出队,在全国巡回演出。在带给人艺术享受的同时,也使这门精湛技艺得到了传承。

2 “达瓦孜”的运动形式及艺术特色

最传统的达瓦孜表演实际上是一种民间的流动杂技表演。它的运动形式是在一块长100米左右、宽60米的室外平地上立着两根高达二三十米的主杆,在主杆中间拉上绳子,达瓦孜表演者在毫无保险的情况下,从绳子上面走过。解放后,这种民间杂技表演逐步正规化,主杆的高度一般固定在21米上下,主绳一般长80米左右。

达瓦孜表演多在露天进行,古时达瓦孜表演常分为两类:一类绳上艺人的表演不举平衡杆,绳上的技巧也不复杂,而且大部分是女性表演。另一类则艺人举平衡杆,从绳子在地面上的末段上绳,绳上技巧变化多端。传统的达瓦孜艺人是赤脚表演,靠脚上常年走出来的茧子和绳子接触的感觉掌握平衡。在绳上,达瓦孜艺人不仅可以表演前进、后退、蹦绳等简单的技巧,还可以表演蒙眼走、盘腿坐绳、骑绳等高级技巧,或在维吾尔族民间乐曲的伴奏下,踏着节拍轻快的跳舞歌唱。

今天的达瓦孜表演通过地面动作、高空走绳和空中吊杠的组合,来展现此运动的全过程。在艺术表现形式和技巧动作的创编上日趋成熟。如在技巧上,除了表演俯仰身躯,前进后退,舞蹈翻腾之外,又创造了一些更难的动作,如借绳的反弹连续向上跳起;在大索上急速跳绳;两人在绳上对剑格斗等。

3 “达瓦孜”的社会特性

3.1 地域性

高空走绳“达瓦孜”其所具有的文化内涵,与该民族的生存环境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具有很强的地域性。新疆维吾尔民族地处中国西北部,夏季气候高温干旱,冬季干燥寒冷,属于典型的大陆性干旱气候。在早期历史中,维吾尔民族多以游牧为生,闲暇之余便在平地牵绳以走索娱乐,并通过这一体育活动来锻炼人们的意志和胆识。这一活动在益智娱情和强身健体上具有重要的意义,这种竞技和游戏形式不仅极大地锻炼和提高了人们的智慧和创造力,同时也缓解了人们紧张的心情,以促进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

3.2 民族性

“达瓦孜”作为维吾尔民族的民间竞技与游戏形式,自产生以来,始终与本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习俗、信仰相联系,世代相传,具有明显的民族特性。每逢传统节日如:肉孜节、古尔邦节、初雪节以及婚俗、祭典等都会有达瓦孜的表演。论文参考网。作为一项传统体育运动项目,达瓦孜除着重于健身外,还表现为力量,耐力,灵敏,平衡以及技巧的角逐,在当时环境下,要生存下去既要担负起繁重的牧业生产和参与内外战争,又要有强健的体魄,高超的武艺,坚强的毅力和熟练的技能,此项运动正是对体力、耐力、应变能力的考验,其中也包含着对技巧和智力运用的要求。达瓦孜运动是维吾尔民族顽强好斗、坚韧勇悍、勤劳智慧的具体体现,两千多年来一直被人们喜爱,与具有显著民族特色是分不开的,维吾尔民族通过这种运动形式来显示本民族自强不息、坚忍不拔、奋发向上的民族性格。同时也是维吾尔人民对自己宗教信仰、民族文化、风俗习惯的一种表达形式。

3.3 传统性

作为一种民间流传下来的体育项目,达瓦孜的传承过程与本民族的文化思想、生活方式有着紧密的联系。人们运用高空走索来表达自己对英雄的崇拜,把自己放到高处跟蓝天更接近来充分表达自己登高的一种圣灵。同时又能表达运动参与者征服自己、征服天地的一种心理意愿,并将传统的民族思想和文化注入到此项运动中,达瓦孜的延续体现了民族的传统性特征。达瓦孜是一种运动,更是一种文化。它在漫长的发展进程中,始终根植于社会的文化土壤之中。无论是简单的行走还是高难度的跳跃翻腾,都无不带有西部民族的传统文化气息,粗犷、豪放、惊险、扣人心弦。许多典故、神话、传说都是它的素材,可谓理深意丰,它反映了人们对除暴安良、驱邪镇灾、吉祥瑞意的敬意和渴望。

4 “达瓦孜”的价值及前景发展

达瓦孜表演是新疆维吾尔族勇敢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历史上,维吾尔族“达瓦孜”曾在阿富汗、印度、埃及、莫斯科等地作过表演,为我国人民和各国人民的文化交流起过重要作用。随着各民族文化活动的互相交流,达瓦孜不断揉进一些新的内容,汉族杂技中的顶碗、骑单车、咬花等等,被从地面搬到了大绳上,使此运动锦上添花。

在运动学上,达瓦孜遵循了人体运动的一般规律,形成了独具风格的运动形式,丰富了民族传统体育的内容。达瓦孜运动,以人体肌肉活动特有的运动形式产生负荷,刺激体内各系统机能的增强,满足肌肉负荷后的需要,维持机体在新的情况下的平衡。同时对人体前庭功能极限提出挑战,具有明显的运动生理学价值。达瓦孜运动是一项全身性娱乐运动,对参加者的心理有极高的要求,有明显的心理学研究价值。同时它的高空表演犹如高空巧燕,给观赏者以美的享受,并且动作细腻完美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

但是,目前达瓦孜技艺的传承出现困难,高难度、高危险的表演要求从艺者具备极强的身体平衡能力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再加之当今社会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参与这项运动者的热情已大大降低,即使有兴趣学习者也往往在难度上难以达到既定要求,由此造成达瓦孜传人难觅的状况。此外随着现代多种文化、文艺娱乐活动的冲击,达瓦孜这一古老杂技艺术已日益陷入濒危局面。所以,有关部门应将此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有组织、有计划的保护工作,使这项民族体育运动与艺术得以流传下来,继续发射璀璨独特的光芒。


参考文献
[1] 杨斌,白晋湘,唐吉平.民族传统体育在全民健身中的本体功能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2(8).
[2] 童丽平.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社会价值论[J].体育文史,2001(4)17-18.
[3] 王锐新,中国人的民族性格与中国体育的选择[J].体育文史,2001(4)13-15.
[4] 丁明山.对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社会特性和功能的探讨[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7.
[5] 李晓华.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特性及成因[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5(7).
[6] 麻赫穆德·喀什噶里著. 何锐,校仲彝,刘静嘉译。突厥语大词典[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
[1] 刘金生 ,男,(1978年-)新疆石河子大学体育学院, 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对我国早期会展活动产生的历史价值的思考
下一篇论文:汉文帝身世之谜
社会科学分类
职称论文 政治论文
小学音乐论文 音乐论文
音乐鉴赏论文 美术论文
社会实践论文 军事论文
马克思主义论文 职业生涯规划论文
职业规划论文 人文历史论文
法律论文 文学艺术论文
企业文化论文 旅游论文
体育论文 哲学论文
邓小平理论论文
相关人文历史论文
最新人文历史论文
读者推荐的人文历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