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加强网络对规范和管理,依法治网。互联网作为一种特殊的信息传播载体,要对其进行管理,各级党委政府以及网络监管部门要把保障网络文化信息安全作为首要任务,要综合利用行政、法律、科技等手段对互联网进行监管,各级网络监管部门要严把网站建设、信息发布、信息传播的关口,确保各个网站不出政治问题,各级网络监督管理部门以及纪检监察、公安、安全、文化、广电、信息产业等部门,要各司其职,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科技、思想教育、行业自律等手段,做好网上舆论监督工作,加快形成依法监管、行业自律、社会监督、规范有序的互联网信息传播秩序,切实维护网络信息安全。据了解,自2004年江苏省关工委成立网吧义务监督员以来,已经有21201名“五老”志愿者加入到这个志愿者队伍中来。据了解,江苏省现有未成年人1700万,为了形成有利于未成年人成长成才的人文环境和社会舆论氛围,近年来,江苏打响了一场保护未成年人心灵的“保卫战”。为了有效净化网络和荧屏声频空间,江苏省开展了一系列净化社会文化环境的行动。该省文化厅建立了网络文化监管中心,以“净网先锋”平台为支撑,通过技术手段封堵、屏蔽网上各种低俗有害信息,实现了网络文化内容监管。江苏省广电系统也持续开展抵制低俗之风、净化荧屏声频专项行动。此外,江苏省广播电视部门还大力加强少儿节目、影视动画精品、“关注未成年人”等广播栏目建设,确保给孩子提供一个“绿色”的荧屏声频空间。„要加强对网络文化的监管,还要依法治网,加快对网络的法制建设和制度建设。但是由于网络社会的虚拟性,导致网络立法的的一定难度和不确定性,所以网络立法就明显带有滞后性。我国从1996年以来,先后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互联网暂行规定》、《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法规,对我国行政部门依法治网,有效地掌握治网权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第三、积极促进网络技术发展,加快网络化进程。虽然网络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生活的一部分,人们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都离不开网络,但是我国的网络技术发展还不是很先进。在当今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谁投入的大,谁就发展的快,谁就能在这个社会中享受更多的利益,信息化程度的高低,将是今后各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一个标尺。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信息化程度还处于落后的地位,美国政府对信息产业和网络业的兴起和发展提供了20 多年政策和资金的支持, 才使美国的新经济执世界各国之牛耳, 而且这种投入并非是无效投入,1999 年美国的网络产业就为它增加了约5070亿美元的产值。为了在网络时代立于不败之地,从1999年我国开始实施“政府上网工程”,到现在为止,已经初见成效,以上海浦东新区的环保市容局为例,近年来,该单位积极推动政府职能转变,构建和完善信息系统,在提高工作效率、促进权力公开运行、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等发面取得了初步成效。论文格式,政府的地位和作用。…
三、政府在网络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网络文化给我们展示了一个全新的社会前景。近年来,政府在网络文化建设中积极发展和规划,加强了对网络文化建设的引导,以及监管和立法,并且积极利用网络来提高自己的行政能力。但是,政府在网络文化建设中,也出现了种种问题需要解决。
1、网络安全问题有待解决。由于政府网络是一个庞大的网络,使用人员多、技术水平与安全意识差别大、安全漏洞多,再加之电脑黑客入侵、计算机病毒破坏日益严重等诸多因素,网络安全隐患将日益增多,网络犯罪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在网上窃取政府的部分权力,更有甚者进行政治和刑事犯罪,给国家带来毁灭性灾难。可以说网络的发展已经对国家安全构成了新的威胁, 政府必须采取措施保障国家重要安全信息设施和国家秘密信息的安全。同时, 政府对公共安全和个人安全的保障范围必须随着网络化的发展向电子世界这一虚拟空间扩展, 要建立全国性的信息统计分析机构和完善的信息处理系统,建立和健全公共安全与各人安全的预警系统, 加强电子监控系统, 增强国家安全队伍和警察队伍的整体素质, 增强队伍的机动性灵活性和打击犯罪的能力。要作到这一点, 又决非易事。既需要政府大量的资金投入, 又需要技术上的创新, 更需要管理上的革命。
2、网络文化带来过分信息自由,有可能引发民主政治危机。在当今社会,随着网络文化的发展,其随时都在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深刻的影响着政府的活动及其政策制定的取向,信息网络作为人们未来获取信息和现实社会多种功能的载体,更会对未来的民主政治运动发挥空前的作用,我们熟知,网络社会没有边界,公民在网上享有信息自由权,但是这种自由缺乏控制和规范,极有可能导致“自由过度”,影响国家的稳定。同时,网络也会给公民带来一些列烦恼,诸如信息欺骗、电脑病毒、电脑犯罪、隐私权受到侵犯、知识产权争执等,这些极有可能导致追求“自由”的努力近乎无止境,“无政府主义”倾向日益严重。信息的流动既可以凝聚民族也可以分化国家的巨大作用的体现, 网络将对国家原有的内部传播秩序和个人信息接受秩序产生重大影响, 并使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意识形态及传统文化面临严重挑战。网上难以控制的跨国信息流动正成为西方社会价值观和意识形态渗透以及敌对分子政治颠覆的新工具, 政府上网将面临网络无处不在的文化性或政治性的颠覆行为, 涉及到国家安全。如果任由网上“自由”“民主”泛滥, 社会将处于无序状态, 不仅造成政府宏观调控失控, 信息资源浪费, 影响经济发展效率, 甚至会导致政府失灵, 引发社会矛盾。
3、网络文化的发展导致意识形态西化,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相冲突。互联网促进了不同文化的相互交流,但是也导致西方敌对势力输入西方意识形态,树立意识形态霸权,冲击我国传统文化。论文格式,政府的地位和作用。网络文化的发展,把任何形式的信息(文字、影响、图形等)转化为二进制的数字语言,可以从地球上的一个角落以光速向另一个地方传输,政府对信息的垄断已经不存在,政府对信息的审查制度将显得苍白无力,政府无法限制本国公民接受外来思想和文化。论文格式,政府的地位和作用。网络化使文化交流变得更方便、更深刻、更广泛,而各国政治传统和历史文化传统的差异将会引起社会政治思想和文化的混乱。政府要采取适宜的措施,达到既保持本国文化的主流地位又不妨碍日益加深的国际文化交流的目的。寻找这样一条途径,似乎比我们想象的要困难得多。
参考文献
1.杨雄、毛翔宇:《网络时代行为与社会管理》,上海科学院出版社,2007.10
2.尼古拉.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海南出版社,1997年版
3.赵宜:《对政府部门加强网络宣传语管理的思考》,江苏信息,2008年第5期
4.燕继荣:《服务型政府需要怎样的施政理念》,理论视野,2009年第1期
5.靳秉强、赵胜利、高燕霄:《关于我国政府社会职能改革模式的探讨》,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4年2月第1期第27卷
6.刘思斯:《试论建设服务型政府》,合作经济与科技,2009年3月
7.苏正芳:《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网络文化建设》,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9年第2期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