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导读:校园体育文化是校园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多以体育竞技活动、健身、休闲娱乐等为表现形式。校园体育文化作为学校特有的文化现象,在高校已蓬勃发展,体育运动不仅能改善和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工作能力,而且能保持清晰的思维,良好的记忆能力。因此,五人制足球更适合大学校园足球运动特点,2003年中国教育部大学生体育协会率先在国内推出了首届李宁杯中国大学生五人制足球联赛。
关键词:李宁杯中国大学生五人制足球联赛,校园体育文化,发展
前言
校园文化是学校整体活动的核心部分,校园中的一切都以不同的方式影响着青年学生。大学时期是人生旅途中最灿烂的一段时期,学业固然重要,但如何利用在校的闲暇时间积极参与校园活动,锻炼自己某一方面的能力,使自己不趋于平庸是大学中较为重要的问题。校园体育文化是校园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多以体育竞技活动、健身、休闲娱乐等为表现形式。校园文化是一个多层次、立体化的整体;一个完整、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不仅要有较高学术性的教学、科研活动为支架,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同时还要有形式各异的体育活动,这样才能构成有血有肉的校园文化整体。[1]本文通过分析李宁杯中国大学生五人制足球联赛这一体育赛事对校园体育文化的影响,从而得出这一赛事的文化内涵和对校园文化健康发展的推动作用。
1 校园体育文化的内涵
校园精神是校园文化的灵魂与核心,它既是深层次的群体意识,又是群体的向心力与凝聚力,是校园群体共同的价值认同和价值取向,共同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方式。[2]校园体育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在高校育人的环境中,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广大师生通过体育教学、群体活动、体育竞赛等体育的形为方式在大学校园里传播与流通,以促进学生成长和提高全员文化,身体素质及审美情操为目标,由全体师生员工在各种体育活动中相互作用创造出来的一切物质的精神的成果。[2]
校园体育文化多以间接、较隐藏的方式呈现,通过无意的、非特定的心理反应机制影响学生。学生在体育文化环境中学习生活,体育以文化的形式散发信息,长期接触或身入其中、耳濡目染,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其感染、暗示,或进行模仿,内化成自己素质,实现着文化的心理沉淀,即校园体育文化的显性与隐性的融合。[3]
校园体育文化多以各种体育竞技比赛的形式出现。体育活动方式的多样化,使得学校广大师生可以选择自己适合、爱好的锻炼渠道和方式。同时,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身体条件的人,不同兴趣爱好的人都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活动方式,即校园体育文化具有活动方式的多样化和参与者的普遍性特点。
2 校园体育文化的功能
2.1 健身功能
校园体育文化作为学校特有的文化现象,在高校已蓬勃发展,体育运动不仅能改善和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工作能力,而且能保持清晰的思维,良好的记忆能力。人们在体育锻炼的过程中,能使自身的血液循环加快,心脏功能提高呼吸系统的功能改善,促进骨胳、肌肉的生长发育。论文发表。大学生都处在生长发育阶段,参加适合自己的体育运动项目,为自身以后的健康打下良好的基础,促进自身正常的生长发育,推迟衰老,延年益寿。
2.2 娱乐功能
娱乐功能这是体育项目特有的功能,对学校成员的生活和精神来说,校园体育文化是一种很好的调节剂,学校校园处处是体育,这是体育项目特有的功能。作为校园文化一部分的体育文化生活,它不仅可以作为紧张学习工作之余的体力、脑力恢复的调节剂,而且还可以进一步作为人们娱乐、享受、愉悦身心的调节剂。如轮滑、体育舞蹈、大众健身操、太极拳、各种体育竞赛等等,在校园生活中始终是青年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具体调节形式,这些形式近似一种消遣,但从生理和心理的需要来看,通过身体放松、竞技、欣赏等形式为丰富学校成员的精神文化生活提供了可能,因为消遣为人们提供了激发基本能力的改变提供了必备的条件。
2.3 教育功能
2.3.1 凝聚功能
校园体育文化的客观存在,牵系着一个学校体育工作的生存发展。因为校园体育文化特别是作为校园体育文化内涵核心的校园体育精神与校园价值体系是学校和谐发展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所在。高校要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并一往无前地向前迈进,除了高质量的体育教学,高水平运动队在各种竞赛中所取得的成绩,高水平的管理等本身所具备的实力外,其中之一就是靠由校园体育精神所凝聚结成的集体,奋发向上的群体意识和学校成员的主观能动性。所以,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可使青年大学生感到全身充满着青春活力,有一种令人振奋、积极进取向上的精神。
2.3.2 陶冶功能
学校教育的本质就是使学生通过文化价值的摄取,获得人生意蕴的全面体验,进而陶冶自己的人格和灵魂。[4]在这方面,校园体育文化比起正规的学校教育更具独特的功能,原因在于:首先,校园体育文化创造了一个陶冶人们心灵的场所,对学校各方面教育起着指导性作用;其次,体育比赛各种规则的适用与对个人的限制,对生活在其中的每一个人起着陶冶情操与规范行为的作用。由于当代青少年生活的环境比较复杂,其是在相互交往的社会生活中成长起来的,所以必须利用各种场所对其进行民主与法制的教育,培养他们社会主义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在校园体育文化实践中许多学校把环境作为有效手段或教具加以利用,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因此,重视校园体育设施的投入使广大学生能有较好的活动场所,对陶冶学生的情操具有良好的推动作用。
3 李宁杯中国大学生五人制足球联赛的概况
五人制足球起源于拉丁美洲,相比11人制足球来讲,五人制足球所需的场地小,限制铲球和冲撞,更讲求技术与配合。比赛攻防转换快,进球数量多,极具观赏性和视觉冲击力。因此,五人制足球更适合大学校园足球运动特点,2003年中国教育部大学生体育协会率先在国内推出了首届李宁杯中国大学生五人制足球联赛。该赛事由教育部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主办,李宁体育用品有限公司冠名赞助的在全国范围开展的大学生足球赛事。至今已经成功的举办了三届比赛,前三届的总冠军分别是沈阳工业大学、上海东华大学、湖北大学。至今已举办了三届,已经发展到了十四个省市(北京、上海、天津、广东、浙江、福建、湖南、湖北、辽宁、山东、陕西、江苏、四川和云南)。全部赛事分成四个阶段:第一,报名阶段。各分赛区的省市高校学生可根据自己的选择自由组队,并向各自高校所在的当地教委(教育厅)组成的省市组委会报名,赛事不限制各高校报名队伍数量;第二,校内赛和各省市预选赛阶段,各赛区根据报名数量情况安排校内赛、省市分区、分赛点的比赛形式,经过小组赛等比赛形式最后产生省市冠军队;第三,南北区决赛阶段,14个省市冠军队分成南北两个赛区,特约香港大学联队参赛,南北赛区各7个队,经过单巡回赛,产生南北赛区冠亚军;第四,总决赛,南北区冠亚军四强经过交叉淘汰赛,产生全国总冠军。中央电视台全程直播总决赛赛事。[5]
现已有近50所承办分区赛的学校如火如荼地组织普通学生广泛参与校内五人制足球比赛和相关活动,同时也从近300场各省内预赛顺利产生出了冠军,一共14支代表队以及总决赛的东道主和上届总冠军16支队伍参加全国总决赛。[5]李宁杯中国大学生五人制足球联赛的成功举办产生了积极广泛的反响。随着赛事的深入发展和专业推广,这一赛事也将成为继CUBA之后的经典高校体育赛事。
4大五赛承载的体育文化内涵
4.1 大五赛承载着“平等、参与”
大学生五人制足球比赛所包含的平等精神,主要体现在:第一,在运动中,平等精神使其他社会因素对参与者的影响可以降到最低。第二,足球规则对任何人都是一视同仁的。
平等精神为学生在其他社会生活中不可能实现自我目标提供了契机。
4.2 大五赛承载着“合作、竞争”
足球运动的本身就是双方以进球为目的的竞争,这种竞争既是整体的,又是个体的。足球比赛中始终都存在这种竞争关系。这种竞争包含了参与者之间身体和心理以及技术技能等方面的全面较量。同时,作为集体项目,大学生五人制足球比赛要求运动员具备合作、团结协作的精神。
在足球规则中,“违反体育道德”是判定犯规的主要依据之一,宁愿失分而不伤人已成为公认的职业道德。因此,在大学生五人制足球比赛中,竞争与合作的关系也表现得很明了,对促使学生树立合作与竞争的精神具有积极作用。
4.3 大五赛承载着“循规、创新”
大学生五人制足球比赛的规则作为参与者在比赛场上的行为规范,是每个运动员所必须遵守的准则,这与在校园生活时需遵守校纪、校规是相同的。
而创新也是五人制足球运动的灵魂。它成为足球运动员所必备的品质。大五赛的过程中也集中体现了教练员和运动员的创新精神。
5 大五赛促进校园体育文化发展
5.1 建平台,促发展
大五赛是采用社会化、产业化运作模式的大学生赛事,它为五人制足球在中国高校的普及和提高提供了一个平台,也为其提高了一个层次,同时也为中国足球运动后备人才的选拔作出了突出贡献。对活跃校园文化生活,特别是促进校园体育文化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为加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构建了强大的平台和载体。
5.2 造氛围,现内涵
大五赛不仅是一项体育赛事,同时辅助性地承担着高校大学生身心健康教育的责任,也承担着营造大学校园体育文化氛围的责任。五人制足球是一项集体活动,场上的队员不仅在踢球,还蕴涵着一种团队精神、一种拼搏向上的精神风貌。这对青年大学生和高校而言,都是珍贵的精神财富和教育素材,对引导着学生向良好的方向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5.3 显声誉,创新风
大五赛的成功举办,提高了学校的知名度,通过赛事突出高校注重培养人才的宗旨,使传统的体育教育得到实质性的升华。培养出全面型、知识型的高素质的大学生运动员,提倡做文明运动员、做文明裁判员、做文明观众,这也对学校青年学生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大学生对体育产生一种全新的思维观念,对大学生的身心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论文发表。
6结 论
6.1 大五赛承载着“平等、参与,合作、竞争,循规、创新”的体育文化内涵,为高校体育文化发展提供了新的途径和启示。
6.2 大五赛的成功举办,活跃校园文化生活,促进校园体育文化发展;辅助性地承担着高校大学生身心健康教育的责任,引导着学生向良好的方向发展;加强各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交流与发展;提高了学校的知名度,通过赛事突出高校注重培养人才的宗旨,培养出全面型、知识型的高素质的大学生运动员。为高校创造和谐校园提供条件。
6.3 大五赛的成功举办,使国人清晰地看到了我国足球事业的未来,高校大学生运动员表现出的良好精神风貌和积极进取的意志品质,是值得职业运动员学习和效仿的。论文发表。也为我国足球后备人才的选拔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6.4 大五赛的成功举办,在展示高校优秀运动员的同时,使职业运动队后备人才的培养有了新的启示。即职业运动员后备人才培养—高等体育职业教育。这一途径将使我国足球事业逐渐步入正规,辅助我国体育事业的完善。
参考文献
[1] 龚德贵,毛治和.吴步阳.论体育文化与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2)
[2] 施华楠主编.校园文化[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
[3] 韩 明.试论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教育功能[J]. 四川体育科学,2002,(2).
[4] 刘 燕.CUBA与校园体育文化的发展.[J].四川体育科学,2005,(3)
[5] 李宁杯大学生五人制足球联赛启动.[Z].http://www.smth.edu.cn/
[6] 魏秋珍.关于校园体育文化的思考[J].湖北体育科技,1999,(4).
[7] 陈志军,俞喧一.体育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教育功能[J].体育师友,1998,(1).
[8] 贾爱萍,夏祥伟.试论校园文化与体育文化[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9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