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人文历史论文

魏 玮_汉代-论文网

时间:2015-01-08  作者:河南,郑州

论文摘要:注释是文献整理的重要程序和方法。中国的文献注释产生于先秦,其后几经发展,发展出了多种注释的体式,尤其在汉代有较大的发展。 通过这些不同的注释体式,文献的注释在文献的传授、研究、整理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论文关键词:注释,体式,汉代

文献的注释,来自于古籍整理工作中的实际需要。古籍整理中,给古籍加上适当且必要的注释,以方便人们的阅读和使用,是古籍整理中的主要方法,也是中国传统文化赖以传承的优良传统之一。

中国的文献注释产生于先秦,其后几经发展,尤其在汉代,其注释体式多有变化,发展出了众多的注释类型。

1.注释体式的分类

古籍注释的体式有很多种,多根据注释内容来划分,关于不同注释体式的划分,学者们有不同的看法。

在注释图书的称谓上,有传、注、记、说、笺、疏、故、微、训、序、解、述、集注、集解、集释、音义、章句、解故、正义、篆义、说义、直解、正读、举要、疏证、注疏、讲疏、义疏、译注、新注、今诂、解诂、通释、通笺等,这还没有包括注释图书的所有名称。我们可以参检《汉书·艺文志》,便可知其大概。

张舜微先生在《广校雠略》中说道:“注述之业,肇自仲尼下,逮两汉,涂辙益广,举其大较,盖有十科:曰传、曰注、曰记、曰说、曰微、曰训、曰故、曰解、曰笺、曰章句。”

汪耀楠先生《注释学纲要》划分为文字注释类、章句类、义理类、综合类共4类。

裘燮君先生《古书的注释》划分为传注类、章句类、音义类、义疏类、集解类、补注类共6类。

黄亚平先生《古籍注释类型当议》划分为词义类、章句类、义理类、史传类、音义类共5类。

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古汉语教研组自编《古注选读》,划分为传注类、章句类、义疏类、集解类、其他类共5类。

冯浩菲先生《中国训话体式分类》,将中国训诂体式划分为8大类58小类。其8大类是:随文释义体、文献正文体、考证体、总论体、翻译体、释例体、图解体、训诂工具书体。

以上各种观点,虽然对注释体式的详细划分有所差别,但主要的注释体式基本都包含在内。关于注释体式发展的看法,笔者认为张舜微先生“注述之业,肇自仲尼下,逮两汉,涂辙益广”的观点非常有代表性。

2.注释的产生及汉代以前的注释体式

2.1注释的产生

清代学者陈澧在《东塾读书记》中,曾说“时有古今,犹地有东西南北。相隔远,则言语不通矣。地远则有翻译,时远则有训诂。有翻译,则能使别国如相邻,有训读,则能使古今如旦莫。”这个比喻很恰当,也说出了注释古文存在的必然性。

有一种观点认为,古籍注释的起源是春秋战国时期纯粹地用口语对前代典籍作注解。由于时代的推移导致环境和语言的变化,在春秋时期,有些前代典籍已经不容易懂或不大容易懂了,于是出现了纯粹用口语对前代典籍中的某些篇章作讲解的情况。这种情况古书中多有记载。除上述情况外,春秋战国时期还有纯粹用口语对整部前代典籍作注解的情况。据有关的古籍记载,孔子曾向其弟子子夏等讲授《诗经》和《春秋》,子夏等孔子的门人后学又将他们对《诗经》和《春秋》的理解纯粹用口语辗转传授。

春秋战国时代“口说流行”,因此,孔子向门人们讲授其他经书,以及门人后学们把他们对这些经书的理解辗转传授,自然也少不了纯粹用口语对这些经书作注解。上述纯粹用口语注解古籍的情况,与用书面语注释古籍没有本质的不同。出现于汉代的某些古籍的书面语注释如注解《诗经》的《诂训传》、注解《春秋》的《公羊传》等,大体上就是这些古籍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口语注释的书面语化。因此,春秋战国时期用口语注解古籍,无疑是后来书面语古籍注释的源头。

2.2汉代以前的注释体式

在汉代以前,注释体式较少,只有“传”、“解”、“记”等少数几种。

2.2.1传

传:传,传述的意思。传体是最早的文献注释体式之一,产生于先秦时期。如《左传》,也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公羊传》,也叫《春秋公羊传》;《穀梁传》,也称《春秋穀梁传》,这三部书都是解释孔子的《春秋》的,所以也叫《春秋三传》。'有一种说法,认为汉以前对经书的注解称“传”,汉以后的称“注”。传体的内容,或传述事实,证发文意;或传述师说,解释原文;或引经证事,借事明经。先秦汉初传体著作,原本不与经文相附,这是由于原先多为初师口头训诂,师徒相承。汉初至中期,有受业弟子著于竹帛,逐渐由训诂家分条系于所解经文之后。

2.2.2解

解,分析的意思。汉代沿用此名也有两种不同称法“解谊”,如服虔作《春秋左氏传解谊》;“解诂”,如郑兴、王宏、郑众、贾逵诸家说《周礼》,卢植说《礼记》,贾逵说《左氏传》、《国语》等,都采用“解诂”二字作书名。众书已亡佚,可以从何休《春秋公羊传解诂》中见其体例。

2.2.3记

记:记,疏记的意思。疏,通。经传中《礼记》大概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三传弟子等解释礼经的文字。《礼记正义》:“记者,其撰所闻,编而录之。”如《汉书·艺文志》著录刘向《五行传记》11篇,许商《五行传记》-篇,书虽亡佚,体例可见。

3.汉代的注释体式

汉代的文献注释,继承了先秦传统的注释成果,并有较大的发展。这个时期的古籍注释主要是由经学家来进行的。西汉注释的古籍,除《老子》外,其余都是儒家经书,东汉注释的古籍虽有很多不是经书,也大多由经学家来注解。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0后女作家2001年-2008年研究综述_文化-论文网
下一篇论文:“窦娥”新论”_下层社会-论文网
社会科学分类
职称论文 政治论文
小学音乐论文 音乐论文
音乐鉴赏论文 美术论文
社会实践论文 军事论文
马克思主义论文 职业生涯规划论文
职业规划论文 人文历史论文
法律论文 文学艺术论文
企业文化论文 旅游论文
体育论文 哲学论文
邓小平理论论文
相关人文历史论文
最新人文历史论文
读者推荐的人文历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