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经济管理 > 人力资源管理论文

跨国公司年度人力资源培训计划设计流程研究_年度培训计划-论文网

时间:2013-12-18  作者:丁亮,江苏,南通
英语能力的提升及以资格证书获取为目标的培训,一般由员工本人或人力资源工作人员寻找相关社会培训的供给信息,选择合适的课程,进行外部培训。管理通识的教育,在所有从事管理类岗位的员工中拥有广泛的需求,因此采用内部培训的方式。少量以获取学历为目标的培训需求,一般由公司资助部分学费,采取继续教育的形式,此类需求在本年度并无出现,故不单独列出。管理进阶的培训,通常采用外聘外部咨询公司专业讲师至公司进行培训。对于专业技能提升方面的培训需求,一般为需求者寻找外部专业培训咨询公司的公开课。

3.2培训内容及实施流程设计

对于外部培训及继续教育,人事行政部对培训时间、期限及结果等相关信息进行跟踪即可;在职培训的内容及进程通常由部门领导制定和掌握,人事行政部所作的主要是与部门领导进行必要的沟通。显然,对于以上各种培训方式的内容和流程,人力资源工作人员的职责在于关注与跟踪而非设计,因而在此不作赘述。人力资源工作人员的主要设计任务在于内部培训。

内部培训设计遵循5W1H准则:

What—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确定需要组织何种内部培训。按照内容区分,内部培训一般分为两类:标准培训和非标准培训。标准培训通常包括内容相对固定、历年来需求人数众多的培训,或者公司规章制度所规定的例行培训,如管理基础培训、沟通技巧培训、安全教育等。非标准培训的内容相对冷僻,或者年度需求数量较少,一般根据历年累积需求,不定期开设。

Why—论证开展该内部培训的必要性、可行性与经济性,如果论证通过,则列入培训计划,否则考虑其它培训形式或递延到下一年度。

Who—获准开设的内部培训必须确定培训组织人员、受训人员、联络人员与培训讲师。

Where—培训的地点或场所,由培训组织人员根据培训的参与人数、课程所需的教学设施、场所租用价格、交通条件等因素,依据性价比最优的原则统筹确定。

When—这里的时间包括培训之前确定所有相关事项的系列日程、培训通知的时间点、培训的开始时间、培训中的各种时间点、培训结束时间以及培训效果总结评估时间等。

How—在各种准备工作完成后,培训实施过程中,培训组织人员的主要任务,包括培训过程的互动、跟进、考勤、相关服务的落实与安排、意外情况的处理等。为保证培训平稳有序进行,并取得预期效果,培训组织人员须对培训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困难有所估计,并制定相应的应急处理方案。

4培训效果评估

培训效果评估分以下两个方面:一、对培训本身,即其组织状况及课程内容的评估;二、关于员工对受训知识、技能接受程度的评估。准确及时的评估,有利于总结培训的得失,找出相应的原因,作为改进的依据。

4.1对培训本身的评估

对培训本身的评估通常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即在培训完成后,向受训者发放问卷,调查关于课程及培训组织的满意程度。问卷因具体培训而有所不同,但大致包括如下方面:

1.对课程难易、深浅程度的评价;

2.对培训讲师教学能力、教学方法的评价;

3.对培训场地、设施及其它配套服务的评价;

4.对培训组织者协调、沟通能力的评价;

5.对类似培训的建议。

人事行政部在收集问卷后,尽快统计各方面信息,并将信息反馈给有关方面,例如向培训讲师或其所属机构反馈关于教学方法的意见或建议;向场地出租方提供关于场地布置、设施供给及其它服务的意见或建议等;各种评价也可用作今后对相应事项作选择时的决策依据。

4.2对接受程度的评估

关于受训员工对培训知识或技能接受程度的评估方法较为多样,常用的有座谈、测试等。

对于某些全员参与的例行性内部培训,通常采用测试的方法来评估培训效果。根据测试时间及测试对象的不同,测试分为以下几类:

1.全员正规测试,即在培训结束后立即或者某个预先通知的时间对全体受训者进行测试,以检测受训者的接受效果,这种测试方法可以检查并促进受训员工在培训中的学习态度;

2.随机测试,在事先不作通知的前提下,对随机抽取的部分受训者进行测试,该方法更有利于检查普通受训者对于培训知识或技能的实际掌握状况;

3.志愿测试,在不作事先通知的情况下,对测试对象不作指定,采用现场志愿报名的形式,对志愿者进行即时性的测试,此类测试通常对参与者或成绩优良者有一定物质奖励,可以调动员工在日常工作之余自觉复习相关知识或技能的积极性;

以上三类测试可以结合所培训内容的特点,因地、因时、因人选择。

对于部分接受程度不适宜量化考核的培训,可以采用部门领导与受训员工座谈的形式进行评估。座谈的内容或问题通常是开放性的,多数涉及受训员工通过培训所获得的技能或素质提升,对于培训的心得体会或感受等方面。相关部门领导可以通过谈话,了解员工的成长及收获,以增进彼此的沟通,并对员工的技能状况或发展方向有更深入的了解。

5总结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要做好人力资源的培训开发工作,收取良好效益,使企业的培训成本获得预期的产出,就必须设计一份完善、合理的培训计划。在制定培训计划的过程中,需求分析、方案设计、效果评估是其中的关键环节,牢牢把握这些环节,才能使培训得以平稳、和谐、有的放矢地开展与运行。

参考文献
1 肖胜萍. 员工再培训手册[M]. 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3
2 姚裕群.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3 王娟. 华北石油总医院员工培训方案设计研究[D]. 河北工业大学,2008
4 郭维维. 企业培训的组织形式及发展趋势[J]. 企业经济,2002(9)
5 卢美月. 如何拟定年度教育训练计划[J]. 人力发展与训练,2002(1)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跨区麦收“农机经济人”显神威-论文网
下一篇论文:透视“民工荒”的成因_制度障碍-论文网
经济管理分类
电子商务论文 人力资源管理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管理学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网络营销论文
经济学论文 客户关系管理论文
酒店管理论文 物流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金融论文
教育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广告设计论文
相关人力资源管理论文
最新人力资源管理论文
读者推荐的人力资源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