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经济管理 > 人力资源管理论文

中国性别传播研究论纲[①]_实质性歼灭

时间:2013-05-30  作者:王清清

论文导读::中国性别传播研究的主题是以中国视角关注中国问题的性别传播研究。本文通过对中国的政策法规、堕产女婴、古代性别理念以及“文化双性同体”等形象的考察,对中国性别传播的政策法规的成就和问题、性别实践中的“实质性歼灭”、文艺中独特的性别表征以及古代哲学中阴阳相生的性别理念,做出了与西方性别以及性别传播研究富有差异性的指示。
论文关键词:中国性别传播,政策法规,实质性歼灭,双性同体,阴阳相生
 

引言:我们要研究什么?

中国性别传播研究的主题是以中国视角关注中国问题的性别传播研究。它主张从中国现实出发,切实地关注中国的本土问题。通过将中国古代性别理念与现实观照相互结合,以期逐步在中国建立起具有自身独特的问题意识和分析方法的性别传播研究。比如京剧表演和B超堕胎这样有关性别的现象,对于西方人是费解的;但对于中国人,我们却见怪不怪、习以为常。它们反映了两个差异极大但又相互关联的问题:一个有关文化艺术;一个有关人们日常生活。这些都与我们每一个人,我们的生活世界,以及将其勾连在一起的性别传播息息相关。京剧,也称国剧,是中国的国粹。它高超精妙又细致入微地体现了中国人在文学、表演、音乐、唱腔、锣鼓、化妆、脸谱等艺术门类的美学观念和基本思想。中国艺术中这种男扮女装现象反映了国人怎样的文化意识和性别意识?这是我们性别传播研究所要着重关注的理论现象。B超堕产女婴,是中国特有的现象。它是否引起了大众传媒以及我们性别传播研究的足够重视?我们如何批判性地认识这一现象?

西方主流的性别传播研究不会关心这些问题,因为这不是他们的问题,这只是我们自己的问题。我们提出研究中国视角的性别传播研究有两个重大意义:1,只有这些才是我们的真问题,只有这些才是我们最有可能研究的问题,只有这些才是落到我们生命实处的问题;2实质性歼灭,“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只有从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和每一个研究个体的独特经验出发,才更有可能丰富性别研究的理论和实践。这就引出本文的第一个内容:中国视角的性别传播研究的问题是什么?

要研究自己的问题,需要从差异性出发。几乎在任何文化中,都存在颂扬女性或者贬抑女性的言辞。因此,找到一些这类言辞以证明某种文化是否存在女权主义观点的萌芽,或者证明它是压迫女性的男权文化的代表,等等,都是不足为训的论文网站大全。

在全人类实现男女平等,是我们从事性别传播研究的最终目的。但是与西方社会中的女性问题相比较,出现在中国的现实问题是有差异的。而且,中国的传统文化、思维方式和现实生活也为我们从学理上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与西方不一样的视角与途径。因此,所谓中国视角的性别传播研究,就是两个任务:1)发现性别传播视角下中国的现实问题,并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学术路径;2)从中国特有的哲学思想和性别观念出发,找到这一领域内独特的中国性别理论及其方法论。我们深信,从中国本土的现实与思维出发,不但可以更好地解决我们自己所面临的紧迫问题,也可以为全人类的妇女解放事业贡献自己独特的学术思想与理论资源。

以下我们从国家政策、实际问题和哲学观念三个角度出发对此分别予以说明。

一、“妇女能顶半边天”:中国的政策法规

中国的性别地位及其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国家主导甚至决定的,更有论者认为这种从政策法规去主导女性或者性别发展的情形是一种“国家女性主义”。[②]国家的政策法规当然是一种重要的传播形式,在中国的现实语境中表现尤甚。但很可惜这种状况一直为我们的性别传播研究所忽视。因此,本节拟讨论1949年以来,中国的政策法规与女性地位变化的现状与问题。我们先看毛主席的一首诗:

七绝·为女民兵题照(1961年2月)

毛泽东

飒爽英姿五尺枪,

曙光初照演兵场。

中华儿女多奇志,

不爱红装爱武装。

这首著名的诗,典范性地为我们描写了新中国建立初期女性的“性别形象”。应该说这种形象的媒介呈现不是孤立的,它还出现在新时期许多其他的媒介领域。这些通过诗词、社论和宣传画(见图1)等方式广为传播的女性的文本表征,可以历史性地告知建国初期国家构建或试图构建的性别形象及其发展。通过对此的历史阐释和批判性分析实质性歼灭,我们借此可以思考这种性别形象的——正面、负面——意义所在。

图1 建国初期的宣传画报当中所描绘的女性形象

社会主义国家当中的女性是否应当如同毛主席的诗词中所描述的“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或者恰如特定时期画报所描绘的战斗形象,现实生活已经给出了答案。但是,这种描绘在特殊时期的意义并不一定是负面的。一方面它矫枉过正般地修正了旧中国对女性以及女性地位、功能的歧视;另一方面也切实地改善了新中国的女性地位。这也给我们思考性别形象和性别观念的相对性和时代性提供了独特的富有现实意义的视角。

此外,通过这些历史记载,我们了解了一个新兴的社会主义国家对女性形象的一种全新设想和美丽描绘。不可否认,相比于旧时代,女性在新中国的地位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无论是在政策上还是实际生活中,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改善,中国女性地位的这种改变体现在方方面面。

以下我们从国家政策、社会发展、经济地位、教育公平、出生权利以及就业发展等多方面,对新中国建设60年以来,女性地位改变所取得的成就,以及仍然存在的问题在短时间里做一个素描。[③]

1)取得的成就:

中国女性在过去一百年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从封建制度走向解放,再走向法律上的平等。性别平等——正如毛泽东所说的“妇女能顶半边天”的事实——已经逐渐成为国人的一种普遍共识,这种成就也为国际社会所瞩目。时任中国国家主席的江泽民在1995年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的开幕式上申明:“男女平等是我国促进社会发展的基本国策”。在建国60年之内就完成了如此巨大的社会变迁,中国有理由为此而自豪。这种成就主要表现在:1,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促进了性别平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婚姻法》、《义务教育法》等,宣布男女平等,赋予了男女平等享有受教育、医疗、财产、政治参与和就业等诸项权利。2,创造了有利于社会性别平等的环境。全国妇联是中国最大的非政府妇女组织,是妇女问题的主要研究者。她的成立宗旨以及她在妇女工作当中的社会实践,使她本身成为中国促进社会性别平等的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论文网站大全。由全国妇联为主导,通过一系列的组织网络来支持和倡导平等。这作为一个整体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使得中国的女性和男性朝着全面平等前进。3,联合国际社会,促进了本国的妇女运动和妇女研究的开展。1995 年在北京召开的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和非政府组织论坛,为中国妇女的运动提供了催化剂。中国政府签署了《北京宣言》和《行动纲领》实质性歼灭,承诺将记录和宣传我国在性别平等等各类关键目标方面的进展。中国的各种研究机构也为我国的妇女平等事业提供了巨大帮助和理论基础。4,建国60年巨大的经济社会发展,为性别平等提供了条件和基础。妇女参与机会的增多,为妇女自身发展提供了经济支持,特别是政府和公民社会对教育和健康事业的重视,从整体上提高了女性的教育健康水平。

2)存在的问题 尽管已经取得了诸多成就,但是中国社会现存的一些问题更加值得我们在性别传播中提起重视:1,就业的性别不平等现象日益加剧。随着劳动力市场的逐渐放开,两性的收入差距日益扩大。1990年,女性收入是男性的83%,而到1999 年,女性收入只有男性的70%。就业市场对女性的歧视还表现在招工、用工以及升职等各个领域,比如就业中的“花瓶”现象,同工却不同酬,女性升职所遇见的“天花板”效应,等等。2,女性的相对贫困化。改革开放以后,越来越多的男性走出农村打工,而大部分女性则要么在城市中成为丈夫的附庸,要么留在农村照顾田地、小孩和父母。离开了土地,由于工种和城乡等的巨大差异,造成了女性的相对贫困化。3,教育“市场化”带来了受教育机会的性别不平等。据统计,中国现有的两亿四千万文盲和半文盲中,70%是女性。一方面因为越发高昂的学杂费让越多的农村女孩辍学打工,另一方面女孩打工以后可以资助家用以及帮助家中的男孩上学。4,医疗的“市场化”和计划生育政策带来一些负面效应。一般来说,女性对医疗保健和服务的依赖性更强。而她们在医疗“市场化”改革的过程中承担不起日常高额的医疗支出。此外,计划生育政策不但导致一些地方的遗弃女婴现象,女孩的医疗保健等相比较男孩也一定程度上为父母们忽视实质性歼灭,得不到更好的照顾。5,女性在参与决策方面进展缓慢。从中央到地方,女性在领导层中所占的比例连年下降。公务员条例中队男女退休年龄的规定——男六十岁,女五十五岁——表面上照顾了女性,实质上却对女性参与管理及提拔不利女性公务员提前退休,既使她们丧失了可能的晋升机会,也直接影响了她们的退休金收入。

二、“实质性歼灭”:你是否注意到了?

本节批判性别传播研究本身对中国女性所面临的主要问题的无情漠视。中国问题在相当程度上不同于西方的性别传播研究,但却既是我国妇女同胞,亦是所有国人所急切面临的重大问题。与西方社会截然不同,女性问题在中国不是所谓“象征性歼灭”的问题,而是“实质性歼灭”的问题。[④]“实质性歼灭”主要是指,未出生的女婴因为非法的性别鉴定,被无情的堕胎、流产;已出生的女婴有些被溺死,有些因为家长对女婴的歧视,使得这些女婴没有得到很好的照料,特别是在需要的时候没有接收应有的医疗救护,而导致死亡。我们的性别传播研究至今对其仍抱有令人吃惊的漠视。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人口的出生性别比持续攀升,大大超出了正常范围。2000年以后,出生性别比偏高的情况更为严重论文网站大全。2000年至2007年这8年里,我国人口的出生性别比全都保持在115以上,近4年甚至在120左右波动。[⑤]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中国失业问题的根源探究_隐性失业
下一篇论文:中国服务业就业吸纳能力下降之谜_第三产业
经济管理分类
电子商务论文 人力资源管理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管理学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网络营销论文
经济学论文 客户关系管理论文
酒店管理论文 物流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金融论文
教育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广告设计论文
相关人力资源管理论文
最新人力资源管理论文
读者推荐的人力资源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