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采用人工接种的方法连续3年对不同苹果品种进行了腐烂病抗性鉴定,结果显示:室内离体接种可以代替田间活体接种。不同的接种方法显示,烫伤和打孔接种的发病率高,病菌浸染程度相同,打孔接种可以在田间有效利用;对不同品种的抗性鉴定发现伏翠、秦冠和早红为抗性品种,其余的均为感病品种,秦冠抗病能力强是一个优良的抗性育种材料。
论文关键词:苹果品种,腐烂病,抗性
苹果腐烂病(ValsamaliMiyabeetYamada)是一种弱寄生真菌,多以伤口侵染发病,我国苹果产区普遍发生,为害严重,从幼树到衰老树不同程度均有发生,轻者枝干残缺,影响产量,重者整株死亡,甚至造成全园毁灭。严重影响树体正常生长发育及苹果产量和品质。多年来,对该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但主要集中在该病的发生、侵染规律以及防治措施方面,国内外对抗苹果树腐烂病种质资源抗性研究报导较少,主要以田间的感病情况调查为主。
在果品的生产过程中,病虫害的发生严重影响了果品产量和品质。控制这些病虫害主要是采用杀虫剂、杀菌剂和土壤处理剂。但这一方面耗费了大量资金,增加生产成本;另一方面污染了环境,降低果品及其加工产品的品质;长期大量使用农药,还会产生新的生理小种,引起病害的继续和蔓延。随着公众对化学药剂污染环境及果实农药残留的关注,迫切要求通过非化学药剂的手段控制病虫害。筛选抗性果树资源,可以为生产提供经济适用的品种,为育种提供抗性基因。
试验选取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研究所资源苗圃内的品种,于2008-2010年连续3年对其进行了苹果腐烂病抗性研究。目的在于鉴定出一批抗苹果腐烂病的种质材料,为苹果生产提供指导,并为抗腐烂病育种提供抗源。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试验材料均来自于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研究所苹果资源圃内的品种资源,包含早、中、晚熟品种供40余份。
1.2供试菌种
试验所需菌株由中国农业大学刘光华博士提供,接种前将菌株进行活化培养,在PDA培养基上25℃恒温培养,经10天培养所得布满培养皿的菌丝,用直径0.5cm打孔器打成等量菌丝块进行接种。
1.3供试菌种
于每年的5月上旬用分别用烫伤、打孔、刀割伤口等方法进行接种,共选3个品种,每品种两株树,每株树每种伤口选2个枝条,每个枝条上接种6个点,用含有蒸馏水的脱脂棉包裹,塑料薄膜带绑紧保湿,以无伤口接种作为对照。接种2周后剪除枝条,调查每种接种方法的发病情况。
1.4品种抗性鉴定
抗性鉴定分为室内鉴定和田间鉴定,室内鉴定:以早春修剪下来的2-3年生枝条为材料进行接种,每品种选取直径2cm左右的4根枝条,每枝条接种4个菌饼,放置于25℃左右进行培养。田间鉴定:每个品中选两株树,每株树选取2个2-3年生枝条,每个枝条上接种5-6个点,共接种20个点。以无伤口接种作为对照,接种方法同1.3,2周后调查不同品种对腐烂病的抗性。
1.5抗病性分级标准
发病率参照刘捍中(1990)的标准,参照发病率的标准接种后枝条感染的伤口面积也分如下六级:一级高抗(HR):伤口面积5cm以下,二级抗(R):伤口面积为5.01~10cm,三级中抗(MR):伤口面积为10.01~20cm,四级中感(MS):伤口面积为20.01~30cm,五级感(S):伤口面积30.01~40cm,六级高感(HS):伤口面积大于40cm以上。
2结果与分析
2.1接种方法试验
表1不同接种方法下腐烂病的发病情况
Table1Theincidenceofthecankerdiseasebyinoculationinfectionindifferentmethods
|
|
嘎拉 Gala
|
4772
|
富士Fuji
|
|
|
处理Treat-
ments
|
接种数
The number
of inocul-
ation
|
发病数
The number
of infection
|
发病
率(%)
Incide-
nce
|
发病面积
(cm2)
The area
of scar
|
发病数
The number
of infect-
ion
|
发病率(%)
Incide-
nce
|
发病面积
(cm2)
The area
of scar
|
发病数
The number
of infect
-ion
|
发病率(%)
Incidence
|
发病面积
(cm2)
The area
of scar
|
平均发病率(%)The average incidence
|
平均发
病面积
(cm2)
Average area of scar
|
烫伤
|
12
|
12
|
100
|
22.97
|
10
|
83.33
|
35.67
|
10
|
83.33
|
24.45
|
88.89
|
27.70
|
打孔
|
12
|
11
|
91.67
|
22.07
|
9
|
75
|
36.01
|
11
|
91.67
|
24.38
|
86.11
|
27.49
|
刀割(+)
|
12
|
9
|
75
|
11.75
|
8
|
66.67
|
12.15
|
8
|
66.67
|
11.75
|
69.45
|
11.88
|
刀割(-)
|
12
|
0
|
0
|
0
|
1
|
8.33
|
2.46
|
2
|
16.67
|
2.12
|
8.33
|
1.53
|
CK
|
12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注:表中数据为3年的平均值Note:Thedateofgraphistheaveragefromthreeyears.
3个品种不同伤口处理接种诱发的结果如表1。从表1中可看出,烫伤和打孔处理发病率最高,3种材料平均发病率在85%以上,平均发病面积在27cm。割两刀(+)处理的发病率和发病面积较低分别为69.45%和11.88cm。割一刀(-)处理发病率更低,仅为8.33%。从上述结果可以看出,烫伤接种诱发效果明显,但田间烫伤操作繁琐,费时、费工,打孔接种与烫伤有同样的致病效果,而且操作容易,因此打孔可以作为苹果树田间接种试验较好的方法。
2.2不同接种材料的接种试验
在研究品种对腐烂病的抗性时,大多数研究者都采用田间调查和田间活体接种的方法来统计发病率,但田间接种的方法可能造成对健康树的传染,甚至对整个果园树势造成危害。本试验连续3年采取了田间活体接种和室内离体接种两种方法,接种后腐烂病的感染情况见表2。由表2可以看出,田间活体接种和室内离体接种的发病率均较高,只有‘礼泉短富’发病率在50%以下,其余品种的发病率均超过50%,按发病率划分基本都属于感病品种,无抗病品种。虽然室内离体接种的平均发病率低于田间活体接种,但表中的数据为3年的平均值,室内发病率稍低的原因是由于2008的接种材料尚处于休眠期引起的室内接种发病率较低所致,从2009年和2010年的发病率来看室内离体接种和田间活体的接种的发病率基本相当。室内离体接种诱发病菌感染,可以反映各个品种的感病情况,而且室内接种省时、省力,重要的是可以避免腐烂病菌对整个果园健康树的感染。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