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单户采摘情况看,2007年采摘数量最高户为135kg/户,最低25 kg/户;2008年单户采摘数量最高130kg/户,最低20kg/户。2007年单户最高收入7,900元/户,最低收入1,300元/户;2008年单户最高收入为6,500元/户,最低收入1,100元/户。据被调查农户反映,个别高海拔地区农户年采摘薇菜收入甚至接近1万元。因此,薇菜生产是资源县高海拔地区农民脱贫致富的一条好路子。
表4 2008、2009年农户采摘野生薇菜情况调查
姓名 |
所在乡镇 |
所在村 |
采摘薇菜干品(kg) |
采摘薇菜收入(元) |
2007年 |
2008年 |
2007年 |
2008年 |
邓建忠 |
车田乡 |
坪寨村 |
70 |
62 |
3900 |
3750 |
王林清 |
车田乡 |
坪寨村 |
58 |
60 |
3300 |
3300 |
邓建华 |
车田乡 |
坪寨村 |
56 |
52 |
3360 |
2650 |
候 明 |
车田乡 |
坪寨村 |
75 |
53 |
4260 |
3000 |
候 云 |
车田乡 |
坪寨村 |
42 |
60 |
2400 |
3200 |
陈才元 |
车田乡 |
石寨村 |
45 |
50 |
2600 |
2700 |
陈元清 |
车田乡 |
石寨村 |
58 |
58 |
3000 |
2900 |
陈茂元 |
车田乡 |
石寨村 |
50 |
49 |
3000 |
2550 |
赵生伟 |
车田乡 |
石寨村 |
70 |
65 |
4200 |
3550 |
阳进福 |
车田乡 |
石寨村 |
55 |
46 |
3300 |
2450 |
曾德路 |
梅溪乡 |
铜座村 |
106 |
130 |
6000 |
6500 |
曾培春 |
梅溪乡 |
铜座村 |
75 |
90 |
4500 |
4500 |
王 军 |
梅溪乡 |
铜座村 |
103 |
110 |
6000 |
5800 |
王群达 |
梅溪乡 |
铜座村 |
110 |
120 |
6200 |
6500 |
王群海 |
梅溪乡 |
铜座村 |
55 |
60 |
3000 |
3000 |
曹智玉 |
梅溪乡 |
铜座村 |
125 |
108 |
7200 |
5500 |
曹智云 |
梅溪乡 |
铜座村 |
135 |
118 |
7900 |
6000 |
梁 军 |
梅溪乡 |
铜座村 |
90 |
82 |
5200 |
4650 |
梁汉林 |
梅溪乡 |
铜座村 |
75 |
83 |
4400 |
4500 |
梁梅华 |
梅溪乡 |
铜座村 |
85 |
78 |
5000 |
4300 |
蒲成学 |
瓜里乡 |
金江村 |
60 |
57 |
3600 |
3200 |
张扬德 |
瓜里乡 |
金江村 |
105 |
95 |
6100 |
5150 |
蒲明亮 |
瓜里乡 |
金江村 |
35 |
50 |
2100 |
2800 |
邹定勇 |
瓜里乡 |
金江村 |
28 |
30 |
1400 |
1600 |
邹连齐 |
瓜里乡 |
金江村 |
25 |
20 |
1300 |
1100 |
周新莲 |
瓜里乡 |
金江村 |
55 |
45 |
3100 |
2450 |
马贻高 |
瓜里乡 |
金江村 |
35 |
40 |
2000 |
2250 |
葛玉文 |
瓜里乡 |
金江村 |
120 |
105 |
6900 |
5900 |
王新发 |
瓜里乡 |
金江村 |
125 |
103 |
7000 |
5800 |
邹熟梅 |
瓜里乡 |
金江村 |
25 |
30 |
1400 |
1750 |
合 计 |
― |
― |
2151 |
2109 |
123620 |
113300 |
平均每户 |
― |
― |
71.7 |
70.3 |
4120.67 |
3776.67 |
(4)薇菜人工种植情况
资源县十多年来薇菜收购价格一直稳定在50-60元/kg,使野生薇菜越采越少,产品质量也略有下降。因此,当地一些群众从2002年即尝试进行薇菜的人工种植。但是由于栽培技术和栽培种苗等问题,薇菜的人工栽培在该县一直未能大面积推广。经调查了解,该县尝试人工种植薇菜的地区主要有梅溪乡铜座、坪水底、戈洞坪村和车田乡坪寨村的一些群众。2005年以前全县种植总面积不足4hm2,年产量不超过2,000kg。但经过近几年县科技局的大力宣传和技术推广,种植面积所有增加,种植技术也有所提高。据初步调查,2009年全县紫箕种植面积达20 hm2,年产量超过15,000kg。
调查发现,群众人工种植薇菜主要采取挖取野生薇菜根兜集中种植和对野生薇菜地进行人工管抚两种模式。挖取野生薇菜根兜集中种植便于水肥管理和采摘,单位面积产量高,种植效益好。但是种植成本较高,且需要有充足的野生苗种源。采取对野生薇菜地进行人工管护的种植方式省工、省力,但需要有密度较高的野生资源地供选择,且产量相对较低。据了解,群众对野生薇菜人工管护所采取的措施主要有“补、烧、抚、盖”。
补,即补植,通过补植使种植地块薇菜至少达到1000株/亩的密度。烧,即放火烧山,在野生薇菜生长密度较大的地方,在“立冬”后的适当时间开好防火线放火烧山,过火处的薇菜第二年会长得特别好。抚,即在野生薇菜生长密度较大的地方开展人工抚育,包括除去杂草、适当松土,施放一些肥料(化学肥料或农家肥料均可),均能获得满意的效果。免费论文网。盖,即每年冬季当野生薇菜苗地上部分枯死后,将周边杂草腐殖质一起盖放在薇菜根蔸部,通过保水保肥,薇菜第二年会生长得更好。
三、资源县薇菜生产存在的问题与开发建议
1.当前薇菜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薇菜生产在资源县已经有了十多年的历史,但目前仍处在群众自发生产阶段,且以野生资源采集加工为主,主要存在着以下方面的问题。
(1)野生资源越采越少,且质量略有下降
薇菜产地群众的反映和表3的量测数据均表明,资源县野生薇菜资源在减少,且质量有所下降。从数量看,过去每个劳动力每天可以采摘野生薇菜生品70-80kg,而现在每天只能采摘到40-50kg。从质量看,过去每50kg薇菜生品可出干品5kg以上,而现在每50kg生品只能出干品4.5kg左右。
(2)人工栽培缺乏种苗和技术
如前所述,资源县一些高海拔地区群众一直在探索薇菜的人工栽培。但是目前薇菜人工栽培还存在不少问题:一是采用挖取野生苗的办法栽培,种苗困难,采集过程中工作量大,运输困难,种植成本高;二是栽培技术差,成活率较低;三是用挖取野生苗的办法种植薇菜,威胁生产区的野生种源,甚至还会造成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
(3)产品均为手工加工,质量受到影响
目前在资源县,群众加工薇菜均采用手工方法,即在产地周围设灶架锅,将薇菜生品杀青后捞出边晒边搓进行加工。如遇阴雨天气则无法干燥,产品长期堆积,造成品质下降,往往影响产品色泽和品质,产品一级率低。这种加工方法生产效率低,而且在野外设灶架锅还易引发山火。因此,探索薇菜的机械化科学加工方法势在必行。
2.资源县薇菜生产建议
(1)提高认识,将薇菜生产作为山区人民脱贫致富的一条重要途径来抓
薇菜营养丰富、风味独特、药用价值高,在荒山荒地种植还具有护坡、防止水土流失、抗大气污染等功能[4]。作为出口产品,近20年来薇菜收购价格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已成为资源县高海拔地区农民的重要经济来源。因此,资源县各级政府应结合全县旅游发展,利用其大量的高海拔荒山荒地,将薇菜作为一项特色旅游商品来开发,以发挥出薇菜在全县经济发展中应有的作用。
(2)与科研院所或高等院校联合攻关,解决薇菜人工种植种苗问题
从2002年开始,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与资源县科技局联合在资源县开展了薇菜人工栽培试验,在利用野生种苗开展薇菜人工栽培技术方面已经获得成功,并且利用优良植株孢子进行有性繁殖种苗的技术也取得了突破。但是薇菜良种克隆技术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继续研究。建议资源县人民政府和相关部门进行专门立项,与区内外科研院所或高等院校联合攻关,开展薇菜良种苗木培育攻关研究。
(3)改进加工工艺和技术,提高薇菜商品质量
要提高薇菜产品质量,增加产品附加值,提高群众采集加工薇菜的效率就必须改进加工工艺。如四川省成都市2007年生产了一种“蕨菜、薇菜等高海拔野菜烘干机”;又如何义发、孙鹏用2%的碳酸氢钠溶液对薇菜脱苦,用0.2%氯化钙溶液保脆,再用300mL/L的醋酸铜或400mL/L的醋酸锌在pH值6时护色,具有良好的预处理效果[4]。资源县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应结合本县实际情况,组织专门力量开展改进薇菜加工工艺技术研究和现有成熟技术的引进和推广应用,以大力提高薇菜品质。
(4)全面规划,合理开发,促使薇菜生产上规模、上档次
多年来的实践表明,薇菜生产确实是山区群众脱贫致富的好途径,而且可以作为山区县的一项产业发展。例如,湖北省鹤峰县近些年建起了5,000万亩薇菜商品样板基地,公司以基地带农户,办薇菜加工厂,产品销往日本、韩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农民年增收入亿元以上[5]。资源县人民政府应组织开展全县薇菜生产规划,有计划地发展薇菜生产,使全县薇菜生产上规模、上档次,真正成为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的好项目。
【参考文献】
[1]莫仁春,吴广勋.野生薇菜人工栽培技术[J].广西农业科学,2005(1):28-29.
[2]资源县人民政府办公室.资源概况[EB/OL].资源县人民政府网站.[2007-12-23].网址: http://www.ziyuan.gov.cn/ziyuangaikuang%20.html.
[3]施庆元.薇菜人工栽培技[1]术通过鉴定[R].农村百事通,2001(11):12-13.
[4]何义发,孙鹏.薇菜预处理及加工技术研究[J].食品科技,2006(3):
[5]湖北商务之窗.鹤峰开发薇菜出口农民获利2800多万元[EB/OL].商务部网站.[2007-06-26].网址:http://hubei.mofcom.gov.cn/aarticle/sjdixiansw/200706/20.html.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