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导读:此外,在该县薇菜重点产区的梅溪、车田和瓜里三乡共抽取了30户农户进行薇菜采摘和收入情况调查,调查这些农户2007、2008两年的薇菜生产和收入情况。
关键词:薇菜生产,调查与分析,问题与对策,广西资源县
薇菜学名紫萁(Osmunda japonica Thunb.),也称“冷蕨“、“猫儿蕨”、“兰茎苔”,属野生蕨类植物,富含蛋白质、铁、钙、硒等17种人体所需元素[1],在广西资源县有广泛的分布。由于出口到日本、韩国等国家,多年来薇菜价格一直看好,采摘野生薇菜销售已成为资源县高海拔地区不少群众的重要经济来源。但是多年的采摘也使该县野生薇菜资源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出现了一系列问题。本文就资源县薇菜生产现状与问题进行了认真的调查分析,以便为该县薇菜可持续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一、资源县概况
1.地理位置与自然概貌
资源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地处东经110°13'-110°54',北纬25°48'-26°16'之间,东面与本区全州县相连,南面和西南面分别与兴安、龙胜各族自治县交界,西面、北面分别与湖南省邵阳市的城步、新宁两县接镶,距“山水甲天下”的国际旅游名城桂林市98km,二级公路直达。全县总面积1,961km2,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6.4℃,年平均降雨量1761.1mm,年均日照数1307.6h,年均无霜期300d,温暖湿润,光热适宜,极适合于植物生长。免费论文网。
资源县是广西林业重点县,以山地为主,资江纵贯中部,五排河斜贯西南部。境内有猫儿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银竹老山省级自然保护区,还有白竹江鸟类自然保护区,盛产毛竹、杉木、松脂、桐油、生漆和食用蕨类,森林覆盖率达78.44%,是广西森林覆盖率最高的县份之一。但据森林资源调查,在该县海拔800m以上地区仍有荒山荒地6800hm2,其中可利用面积近5000hm2。这些地区不适宜于森林植物生长,却很适合于灌木和蕨类植物生长。
2.社会经济发展情况
资源县境内居住着汉、苗、瑶等13个民族,辖6乡1镇,总人口16.8万人,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县。该县近年来按照“生态立县、旅游兴县”的战略构想,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积极调整产业结构,致力于发展高海拔无公害生态农业,使全县生态农业上规模、上档次,生态农业建设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2002年以来,相继建成了无公害蔬菜(西红柿)生产基地、无公害水果(红提)生产基地、蔓地亚红豆杉生产基地、虹鳟鱼养殖基地和良种梅花鹿养殖示范基地等,形成了以西红柿、红豆杉、红提、冷水鱼养殖、梅花鹿养殖为品牌的特色种养产业[2]。
此外,该县还凭借其资源优势开发了一系列名特旅游商品,如天麻、竹笋、薇菜、蕨菜、百合、香菇、木耳、玉兰片、木板鞋、资江鱼、浔江鱼、蕨根粉、黑蚂蚁、葛根粉、红堤、猕猴桃、竹凉席、竹餐具等,极大地丰富了本县的旅游内涵[2]。但是与相临县域比较,资源县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仍较低,必须依托自身资源优势加快经济发展步伐。而薇菜的深度开发便是一个十分理想的项目。
二、资源县薇菜生产现状调查
1.调查方法
采用产地调查与市场调查相结合、重点调查与抽样调查相结合的办法进行调查。产地调查由全县6乡1镇的乡镇科技助理协助完成,以发放调查问卷到各村委会调查和深入薇菜主产区实地走访重点户相结合的方法,基本查清了全县各乡镇野生薇菜分布、生产和薇菜人工栽培情况。市场调查则由课题组成员深入走访全县各主要薇菜产品收购点,调查核算薇菜产品收购情况,并随机抽取一定样株量测基径、株长和单条重等产品质量因子,了解商品薇菜质量情况。此外,在该县薇菜重点产区的梅溪、车田和瓜里三乡共抽取了30户农户进行薇菜采摘和收入情况调查,调查这些农户2007、2008两年的薇菜生产和收入情况。通过调查,基本查清了该县近年来的薇菜生产情况。
2.调查结果
(1)野生薇菜资源分布和产量情况
调查显示,薇菜在资源县各乡镇均有分布,生长密度较大的地区面积在2,000hm2左右。主产地在梅溪、车田、瓜里及资源等乡镇。全县年产量(干货)在130,000kg左右,年产值超过700万元,已成为资源县高海拔地区群众的重要经济来源。免费论文网。
表1和表2分别为2007、2008年全县各收购点薇菜收购情况。从表中可以看出,资源县每年薇菜产量在13-14万公斤。其中2007年调查到的产量为140,730kg斤,2008年为133,530kg,2008年收购量与2007年相比略有下降。由于薇菜收购价格近年来基本稳定在55元/kg左右,故全县每年商品薇菜产值也基本稳定在700万元左右。
表1 2007年资源县各主要薇菜收购点收购情况
收购日期 |
乡(镇) |
村 |
收购点数量(个) |
收购量(kg) |
4-6月 |
资源镇 |
晓锦村 |
3 |
20200 |
4-6月 |
资源镇 |
天门村 |
2 |
10500 |
4-6月 |
资源镇 |
文洞村 |
1 |
6600 |
4-6月 |
梅溪乡 |
大湾村 |
1 |
7200 |
4-6月 |
梅溪乡 |
坪水底 |
6 |
33300 |
4-6月 |
梅溪乡 |
铜座村 |
9 |
28900 |
4-6月 |
梅溪乡 |
咸水洞 |
4 |
16250 |
4-6月 |
梅溪乡 |
梅溪村 |
2 |
8700 |
4-6月 |
车田乡 |
坪寨 |
3 |
3650 |
4-6月 |
车田乡 |
石寨 |
2 |
1680 |
4-6月 |
车田乡 |
脚古冲 |
2 |
1800 |
4-6月 |
车田乡 |
黄宝 |
1 |
650 |
4-6月 |
车田乡 |
鸭头水 |
1 |
750 |
4-6月 |
车田乡 |
木厂 |
1 |
550 |
合计 |
― |
― |
38 |
140730 |
表2 2008年资源县各薇菜收购点收购情况
收购日期 |
乡(镇) |
村 |
收购点数量(个) |
收购量(kg) |
4-6月 |
资源镇 |
晓锦村 |
2 |
19600 |
4-6月 |
资源镇 |
天门村 |
2 |
12200 |
4-6月 |
资源镇 |
文洞村 |
1 |
6000 |
4-6月 |
梅溪乡 |
大湾村 |
1 |
7000 |
4-6月 |
梅溪乡 |
坪水底 |
4 |
29600 |
4-6月 |
梅溪乡 |
铜座村 |
7 |
26300 |
4-6月 |
梅溪乡 |
咸水洞 |
4 |
15400 |
4-6月 |
梅溪乡 |
梅溪村 |
3 |
8200 |
4-6月 |
车田乡 |
坪寨 |
3 |
3600 |
4-6月 |
车田乡 |
石寨 |
2 |
1800 |
4-6月 |
车田乡 |
脚古冲 |
1 |
1650 |
4-6月 |
车田乡 |
黄宝 |
1 |
830 |
4-6月 |
车田乡 |
鸭头水 |
1 |
700 |
4-6月 |
车田乡 |
木厂 |
1 |
650 |
合计 |
― |
― |
33 |
133530 |
(2)野生薇菜产品质量情况
在该县2007、2008和2009年所收购的商品薇菜中分别随机抽取25条成品蕨量测其基径、株长和单条重,结果见表3。从表3可以看出,从2007年至2009年商品薇菜基径及单株重量均略有降低。其中商品薇菜干基径由2007年的平均0.30cm降低到2009年的0.29cm;平均单条重则由1.02g/条降低到0.97g/条。而薇菜干长度则基本保持稳定。虽然方差分析表明上述变化并未达到显著水平,但它反映了资源县野生薇菜商品近年来质量存在退化现象的事实,且该结果与国内已有相关研究结果相符[3]。
表3 资源县近三年商品薇菜质量情况调查
年度 |
量测条数(条) |
基径(cm) |
长度(cm) |
平均单条重(g) |
2007 |
25 |
0.30 |
22.3 |
1.02 |
2008 |
25 |
0.29 |
22.0 |
0.98 |
2009 |
25 |
0.29 |
22.5 |
0.97 |
(3)农户采摘野生薇菜及收入情况
表4为资源县一些重点薇菜生产区农户2007年和2008年采摘野生薇菜数量及收入情况调查结果。从表中可以看出,在所调查到的30户农户中,2007年平均每户采摘薇菜71.7kg,平均每户收入4120.67元,2008年平均每户采摘薇菜70.3kg,平均每户收入3776.67元。无论采摘数量还是户均收入2008年与2007年相比均略有降低。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