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出口还是进口,山东省的农产品贸易量最大,进口占全国的18.2%,出口占全国的31.3%,其次为广东省,广东省农产品进口占全国的17.4%,出口占全国的15.6%。

图32009年农产品出口发货地总值排位图
资料来源:中国农业信息网(http://www.agri.gov.cn)

图42009年农产品进口收货地总值排位图
资料来源:中国农业信息网(http://www.agri.gov.cn)
从农业部历年统计数据看,西部地区进出口份额都略有增加,而东部地区的出口份额有所减少,进口份额略有增加。这与我国农产品种植分布和需求相符合,东部人口密集,农产品市场需求大于供给,所以东部省份农产品进口会比农产品出口所占份额大。
(四)农产品进出口经营主体结构
近年来,中国农产品进出口经营主体出现结构上的变化(见表1),首先,国有企业在中国农产品进出口中的主导地位已被外商投资企业取代,且呈现负增长的趋势。2005年国有企业共出口农产品74.37亿美元,占农产品出口总额的27.36%,比2000年减少13.03亿美元,增幅-14.91%。2009年共出口60.1亿美元,同比减少15.0%,进口114.6亿美元,同比减少28.3%。国有企业的这种变化表明中国农产品贸易的市场化程度在不断提高;其次,外商投资企业的地位逐步上升,已居于主导地位,2005年外商投资企业出口农产品116.71亿美元,占农产品出口总额的42.93%,比2000年增加69.41亿美元,2009年出口达到159.3,占40.63%,进口251.5亿美元。最后,私营企业出口实力增长非常迅速。2000年,私营企业出口占农产品出口总额的1.8%,2005年上升24.82%,比2000年增加近24倍。2009年私营企业出口159.2亿美元,同比增长9.8%,进口136.6亿美元,同比增长8.8%。
表1中国农产品企业性质出口情况(2000-2009)
|
2009年
|
2005年
|
2003年
|
2000年
|
企业性质
|
出口金额(亿美元)
|
份额(%)
|
出口金额(亿美元)
|
份额(%)
|
出口金额(亿美元)
|
份额(%)
|
出口金额(亿美元)
|
份额(%)
|
出口合计
|
392.1
|
100
|
271.84
|
100
|
212.4
|
100
|
150.4
|
100
|
国有企业
|
60.1
|
15.33
|
74.37
|
27.36
|
92.7
|
43.6
|
87.4
|
58.1
|
外商投资企业
|
159.3
|
40.63
|
116.71
|
42.93
|
81.5
|
47.3
|
47.3
|
34.6
|
集体企业
|
12.8
|
3.26
|
13.3
|
4.89
|
12.2
|
5.7
|
5.4
|
3.6
|
私营企业
|
159.2
|
40.6
|
67.47
|
24.83
|
26
|
12.2
|
2.7
|
1.8
|
|
|
|
|
|
|
|
|
|
|
资料来源:《中国海关统计年鉴》,商务部《中国农产品进出口年度报告》
(五)农产品进出口方式
在中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方式中,一般贸易方式最常用,2006年一般贸易方式出口238.36亿美元,占总出口额的75.9%,进口222.65亿美元,占总进口额的69.42%,进料加工和来料加工方式出口分别占16.43%和4.87%;进料加工和来料加工方式进口分别占13.53%和4.5%。2008年,一般贸易出口310.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1%,占农产品出口77.3%;表2显示2009年一般贸易出口达
表22009年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方式总值表单位:亿美元
贸易方式
|
出口
|
进口
|
同比增减 %
|
所占份额 %
|
出口
|
进口
|
出口
|
进口
|
一般贸易
加工贸易
保税区仓储转口贸易
边境小额贸易
其他贸易方式
|
302.4
73.4
10.9
5.4
|
408.5
55.1
37.9
20.2
|
-2.6
-4.6
26.1
|
-9.6
-6.1
-22.5
|
77.1
18.7
2.8
1.4
|
78.3
10.6
7.3
3.9
|
资料来源:中国商务部统计数据计算整理得
注:本表中保税区仓储转口贸易统计进口数据,边境小额贸易统计出口数据
到302.4亿美元,同比减少2.6%,占农产品出口总值的77.1%,进口为408.5,占78.3%,同比减少9.6%,加工贸易出口73.4亿美元,占18.7%,进口55.1亿美元,占10.6%。我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方式与工业进出口方式存在很大不同,其中以进料加工和来料加工所占的比例比较小,造成这种贸易方式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外资进入中国农业领域的投资比例比较少。
三、主要结论及对策
(一)主要结论
农产品进出口商品结构变化和我国农产品比较优势是相符的,出口主要是劳动密集型的农产品及其加工品,进口主要是土地、技术和资金密集型的农产品及其加工品,我国农产品出口整体竞争力弱,处于低竞争劣势。从国际市场结构变化看,尽管有所调整,但集中度仍然很高,进口过分依赖于北美和南美地区,而出口市场则主要是中亚洲,虽然具有天然的地理竞争优势,但从长期看一旦这些地区市场发生变化,对我国农产品贸易会造成很大的冲击。从国内农产品贸易地区分布看,农产品贸易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较发达地区,其它内陆省市区农产品贸易仍然处于欠发达状态。这也说明要实现内陆地区开放型农业发展战略,比沿海地区难度大得多,农产品贸易自由化还会拉大地区收入差距。从农产品贸易主体看国有企业的主导地位已被外商投资企业取代,三资企业和私营企业参与农产品贸易的比重在逐步上升,中国农产品贸易的多元化主体正在逐步形成。
(二)政策建议
为了更好的在世界范围内与其它国家或地区进行竞争,分享贸易所带来的丰厚利润,应该结合我国农产品贸易国情,制定相关政策。
1.积极开拓新市场,大力提高中西部农产品竞争力
我国农产品进出口市场过于集中使我国农产品出口总体规模受这些国家和地区进口市场规模的影响很大,同时也很容易导致这些国家有借口启动特殊保障条款。因此今后应在维持和扩大原有地区出口规模的同时,积极拓展新市场,特别是向不发达国家开拓低端产品市场,不仅可以缓解出口过于集中遭致的非关税壁垒的限制,而且可以有效地绕开发达国家的技术和环境壁垒,并分散出口风险。 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