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科技论文 > 农业论文

“水上森林、湿地资源、生态旅游”一体化_保护对策

时间:2012-03-11  作者:秩名

论文导读::1982年起,通过对里下河地区李中沼泽湿地的人工抬地,并在条田上栽树,沟中养殖,形成了时间上多序列、空间上多层次立体经营复合模式的水上森林。28年来林木生长良好,蓄积量达2067.0 m3/hm2;经多项措施对水上森林等湿地资源的保护,招引众多鸟类栖息,展现了林水相依、蒲草葳蕤、芦狄摇曳、飞鸟翔集、鱼虾欢跃,遍地野花飘香的自然风光,美好景境带动了生态旅游业的发展。同时,本文调查发现水上森林的立体营造是湿地森林、湿地植被和野生动物保护的有效途径。
论文关键词:水上森林,湿地资源,生态旅游,一体化建设,保护对策

 

水上森林位于江苏省里下河地区的兴化市西北部,离兴化城20㎞,创建于1982—1984年,原为沼泽芦苇滩地。由于水资源退化,芦苇滩地长期裸露,致使柴草产量低,经济效益差,加上人为到滩地上割草,改变了原先在水中割草的习性,破坏了自然植被,导致了芦苇滩地中各种鸟类和鱼类及自然植被减少。1982年在省林业局、南京林业大学的指导下,将滩地改造,按垛沟比将滩地抬高挖成条田,在树种选择上,根据树种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从湖北省武汉市东湖风景区引种耐水树种——池杉,在条田上栽植,并在林下间种农作物,河沟养殖,形成了里下河水上森林林农复合经营模式。28年来水上森林林木郁郁葱葱,野花遍地飘香,湖水涟漪荡漾,水生动物及各种鸟类众多,展现了水上森林林中有水,水中有林,水里有鱼,林中有鸟自然风光,由于独特的自然资源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带动了兴化旅游业的发展。2006年9月市政府成立里下河市级以李中森林公园为主的沼泽湿地自然保护区保护对策,对保护沼泽湿地生态系统及生物多样性,发挥湿地生态功能的,促进了周边环境改善和经济可持续发展[1-4],具有十分重要意义。现将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1、水上森林林木生长及保护效果

李中镇苏宋村1982年将李中河西侧的2000亩芦苇滩地分两年进行了开发,模式挖成垛格宽为12m,沟宽8m,垛上栽植池杉,造林株行距82年为3×2m,84年为4×1.5m,林地总面积为1200亩,水面800亩,林下当年种植油菜、芋头,起到了以耕代抚,促进了林木生长,目前池杉已全部进入成熟期。对现有林木生长情况调查发现:水上森林平均树高为20.3 m,平均胸径为39.45 cm,

平均蓄积量为1.24 m3/株,最大树高为23.25 m,平均冠幅达5.7 m,蓄积量达2067.0 m3/hm2(表1),水上森林展现了较大的湿地森林资源和美好的水上森林景观。

表1. 水上森林林木生长情况调查

 

造林地点

造林时间

树种

调查株数(株)

年龄

株行距(m)

林木生长

枝下高(m)

蓄积量(m3/hm2)

冠幅

平均树高(m)

平均胸径(cm)

平均蓄积量

(m3/株)

最大树高(m)

最大胸径(cm)

平均(m)

东西(m)

南北(m)

苏宋圩

1982

池杉

20

28

3×2

20.5

40.3

1.3

24

55.8

13

2164.5

5.7

6

5.4

苏宋圩

1984

池杉

20

26

4×1.5

19.6

38.6

1.183

22.5

52.6

12

1969.65

5.7

6

5.4

 

2. 湿地保护效果

湿地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但公众对湿地价值,功能及其在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性,仍缺少足够的认识,里下河沼泽湿地作为重要的生产资源为当地渔业带来了巨大的效益,但同时也造成天然沼泽湿地锐减,近期以芦苇为代表的沼泽湿地面积在里下河地区较1988年下降75%,以沼泽湿地为主要觅食地和栖息地的鸟类生存受到严重威胁。通过建立以李中湿地水上森林为核心的保护区,保护区总面积2510 hm2,其中农田202 hm2,滩地215 hm2,居民地38 hm2,其余均为浅水面积和湿地森林达2055 hm2论文下载。生态保护区的建设,进一步加大了对湿地保护意义的宣传力度,并发动湿地居民开展引种耐水树种——池杉,在条田上栽植,在林下间种农作物,河沟养殖,形成了具有里下河特色的水上森林林农鱼立体复合经营模式,群落结构进一步优化、保护区沼生植被和湿地森林得到了有效保护,并为鸟类及野生动物生存提供了生存和活动的领地。多年来,保护区内实现了生物多样性、水质明显改善和湿地动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2.1 水生植物资源

通过对湿地资源的调查,区内水生植物约100多种,农蔬作物有水稻、茭白、荸荠、慈菇、水芹、芦蒿等,挺水植物常见的芦苇、莲藕、菖蒲等,浮叶性植物有芡实、菱角、野菱、睡莲等;漂浮性植物有水葫芦、水浮莲、水花生、黄花水龙等;沉水性植物有马来眼子菜,小叶眼子菜、大苦草、轮叶黑藻等,湿地植被有莲子萍、水田碎米荠等;浮游植物共发现五个门的藻类——蓝藻门、绿藻门、裸藻门、黄藻门、硅藻门,其中蓝藻门11个属、绿藻门14个属、裸藻门1个属、黄藻门2个属,此外真菌门的有银耳、蘑菇、香菇、长轴高粱黑粉菌。苔藓植物门的有蛇苔、地线、大金发藓、葫芦藓;蕨类植物门的有蕨、问荆、节节草、苹、满江红、凤尾蕨、刺齿凤尾蕨、四叶菜、铁线蕨、槐叶萍。100多种水生植物为景区在不同季节增加了观赏效果。

2.2水生野生动物资源

2.2.1鸟类

区内鸟类主要有鸭科、鹰科、雉科、鸠鸽科、杜鹃科、鸱鸮科、啄木鸟科、百灵科、燕科、黄鹂科、鸦科、画眉科、鹎科、椋鸟科、文鸟科、鹤科、鹡鸰科、鸬鹚科、鹭科、鹬科、鸨科、鸥科、翠鸟科等数十种鸟类为景区在不同季节增加了观赏效果。

2.2.2鱼类

鱼类总共有60余种,主要有银鱼科、鳀科、鲤科、鳅科、鮠科、鲶科、胡子鲶科、鱵科、合鳃科、鳗鲡科、鳢科、鮨科、鰕虎科、鲷科、鲻科、刺鳅科等60余种鱼类为景区在不同季节增加了观赏和品味效果。

3. 森林旅游

1997年兴化市政府严禁采伐,将这片水上森林保护起来,作为森林旅游景点开发并邀请苏州市园林规划设计院对整个林区进行总体规划,2003年泰州市财政局投资210万元,在该林区新建孤桥、四方庭,李中河东西桥通往林区,2007年上海新乐旅游公司与李中镇政府正式签订合同,共同开发水上森林旅游景点,总投资4000万元保护对策,在林间道路铺设木质廊道,增添小型游船,河道疏竣、新建公厕、新建休闲木房小屋等。由于林木郁闭,现各种鸟类繁多,给旅游增加了新的景点,每年五一、国庆黄金周各地游客众多,每年接待人次10万人以上,盈利达150多万元以上,而且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相关第三产业的发展,增加50人就业,每年获效益125万元,给当地群众带来了更大的经济实惠,致富了一方老百姓,2003年——2005年李中水上森林公园先后被江苏省确认为“江苏省环境教育基地”,市级森林公园,江苏省科普教育基地,以森林为主的湿地资源得到了很好地保护,丰富了湿地植被和野生动物资源,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4. 对湿地生态林及湿地资源利用的保护建议

4.1建立湿地生态保护区。地处里下河平原的兴化市,拥有湿地面积超过6700hm2,建议以李中湿地保护区为典型,把兴化百万亩(6700 hm2)湿地列为生态保护区,区域里不能办有排污的工业、发展高效农业和旅游产业。使保护区内保存相对完整的各类天然沼泽湿地生态系统、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特色的湿地景观、典型的湿地农耕渔业,以及传统的湿地文化。

4.2加强湿地宣传,普及知识,提高全民的科学素养。湿地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湿地的建设与发展离不开公众的支持,同时,湿地作为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在发挥其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维持生物多样性等生态功能的同时,也肩负着向社会展示湿地魅力、普及湿地知识的使命。通过向中小学生及其家长发放湿地保护手册和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等多种媒体向社会公众介绍湿地知识,了解湿地效益和保护湿地的重要意义,并通过每年2月2日的“世界湿地日”和4—5月间举办的“爱鸟周”和11月的“野生动物保护月”等活动,增强公众的湿地生态系统的环境意识,提高全民的科学素养,保护区所发挥的社区教育功能将让人们更加了解湿地,热爱自然,自觉地保护环境,爱护湿地。

4.3建立湿地科研监测体系。根据里下河沼泽湿地自然保护区的现状,积极开展湿地资源及野生动物保护,合理开发利用及产业体系研究,应迅速建立科研监测机构,主要加强科研能力建设,改善湿地科研基础设施落后的现状,建立科研监测制度,为湿地生态管理提供科学指导。增强基础科研数据的采集工作,建立长期定位观测数据库。里下河沼泽湿地生态系统和生物资源的保护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针对保护过程中可能遇到的疑难技术问题,经充分论证后,纳入地方有关部门的科技计划,依托科研监测站开展工作论文下载。

4.4营造多树种、多层次湿地生态林。湿地生态林对于珍稀鸟类等野生动物的保护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同时湿地生态林也是促进沼泽湿地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营造湿地生态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有湿地生态林—池杉为主的基础上,进行仿生生态系统构建,选取本地的乡土树种,如垂柳、枫杨等,适当引种适宜本地的外来树种,对现有池杉林进行群落结构优化保护对策,在高位滩地增加地带性灌木层和草本层,并根据具体条件引入可供植食性野生动物取食的物种(如产浆果的灌木枸杞等),营造乔、灌、草多层次组成结构合理的湿地生态林,为鸟类提供营巢栖息和觅食场所,成为林栖小鸟的天堂,同时也成为人鸟共处的乐园。

4.5科学规划滩地水面、湿生植被。湿生植被在沼泽湿地生态系统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作为沼泽湿地生态功能的关键生态类群,挺水植被的发育程度表明了沼泽湿地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而沉水植被表面的周丛生物是许多小型鱼类、螺类的虾蟹的饵料,同时沉水植被也为它们提供了逃避敌害生物的避难所、栖息地。浮叶植物则可以为植食水禽提供丰富的食物。挺水、沉水、浮水植物的合理搭配,对于里下河沼泽湿地生态系统的自我维持,以及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应科学规划,使滩地恢复以芦苇为建群的挺水植被和以薄荷、酸模、水蓼等为代表的沼生植物,从而为禽类提供食物来源和躲避天敌的场所,在浅水区大面积种植荷花、香蒲等,挺水植被,逐步恢复历史上以芦苇为主要植被类型的沼泽湿地景观,在开阔水域营建以轮叶黑藻、苦草、大茨藻、菹草、小叶眼子菜、狐尾藻等为主的沉水植物群落和以睡莲、芡实、荇菜为代表的浮叶植物群落,给人们旅游增添水上有林、水中有景的自然景观。

4.6 科学设置耐水植物、提高净化区域水质功能。湿地植被是动植物赖以生存繁殖的重要生境,必须对湿地植被进行切实保护,严格控制随意引入可能引起水生植物组成与结构改变的外来有害物种。科学规划引进吸污耐水树种和植物,如耐水树种、挺水、沉水及浮水植物的合理搭配等,为保持湿地植被净化功能,对生产下降、有可能造成污染滩地滨水植被进行有计划的收割和管护,以增强湿地及植被带对水质的净化能力。

通过湿地保护和原生态开发,已是林水相依、蒲草葳蕤、芦狄摇曳、走兽出没、飞鸟翔集、鱼虾欢跃的风景区。兴化湿地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示范区建成后,不仅可以保护和改善当地自然环境条件,促进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与可持续利用,推动当地经济发展,产生长远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也将为里下河、全省乃至全国湿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可持续利用提供有益的借鉴,打造具有示范价值的“水上森林、湿地资源、生态旅游”一体化建设的兴化模式。


参考文献
[1]谭少华,倪绍祥,周飞,苏北里下河地区湿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思考[J],农村生态环境,2003, 19(3):61-6
[2]陆健健.中国湿地[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
[3]柯长青.苏北里下河地区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1,11(增刊):38-40
[4]林伯颜.里下河地区林农复合生态经济系统[J].林业科技开发,1996(1):43-45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发展合作经济,促进农机化包容性增长_农业论文
下一篇论文:“长富2号”苹果树不同叶幕结构相对光照强度分布变化规律及对果实品质的影响研究
科技论文分类
科技小论文 数学建模论文
数学论文 节能减排论文
数学小论文 低碳生活论文
物理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网站设计论文 农业论文
图书情报 环境保护论文
计算机论文 化学论文
机电一体化论文 生物论文
网络安全论文 机械论文
水利论文 地质论文
交通论文
相关农业论文
最新农业论文
读者推荐的农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