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旅游论文

基于RMP分析的城郊休闲旅游发展策略研究※_旅游论文

时间:2011-05-16  作者:秩名
(三)以资源为依托,科学开发旅游资源。

城郊是农村环境向城市环境转换的过渡地带,是集生产、生活、生态为一体的拥有乡土性休闲资源的空间和场景。自然的城郊乡土元素也正是城郊旅游资源的特色所在。城郊不仅有有农业观光园、森林、牧场、山地、草原、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等自然资源,也有丰富的民俗风情及特有的生产、名胜古迹、生活环境等历史形成的文化资源,这些旅游资源都是城郊休闲旅游开发的资源基础。充分利用城郊自然的、生态的、休闲的旅游资源,突出城郊休闲旅游原生态乡土性特色开发。首先,充分利用城郊良好的生态环境建立旅游休闲度假区,以满足城市旅游者放松休闲的旅游需求。其次,利用丰富的土地资源,选取综合条件适宜的地段,建设农业观光园、游乐园、欢乐谷等项目,增强旅游者的游览效果,提高旅游者的体验性、休闲性与享受性。最后,开发乡村度假休闲旅游,如近年来在广西各地的“农家乐”、“渔家乐”和在农家体验“做一天农民”等等。

(四)以完善休闲设施为基础,提升城郊休闲旅游服务质量。

城郊休闲旅游的发展离不开城郊的休闲设施建设。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和假日制度的调整,人们进行短距离城郊休闲旅游得到保障。城市居民作为城郊休闲旅游的客源市场,为城市周边休闲旅游业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但同时也存在着假日客流集中与供给相对刚性的矛盾,使旅游者的需求得不到高质量的满足。因而,完善服务大众的休闲设施、提高城郊休闲旅游服务质量要放在一个战略的高度,要提供个性化、人性化与多样化的服务来满足旅游者对城郊休闲旅游产品的环境和服务质量高要求的需求。这样不仅可以满足外来游客休闲旅游的需要,也为当地居民提供一个健康的休闲娱乐场所。同时,提高当地居民参与度和专业人才培养,为游客提供更加周到和专业化的服务。

(五)以低碳理念为指导,促进城郊休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城郊休闲旅游的发展一方面要依赖于生态环境,另一方面,在开展旅游业的同时又给环境带来了影响和破坏。城郊休闲旅游的发展需重视环境保护发表论文,倡导低碳旅游消费的理念。在交通设施方面,鼓励使用电瓶车、新型能源车等低碳旅游交通工具,并通过建设低碳旅游道路等途径,减少碳的排放量;在旅游景区的建设过程中,建设低碳型环境卫生设施,如建设生态厕所和使用生态垃圾桶,并对循环污水进行处理;在能源供应系统方面,利用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可持续的能源技术;在住宿、餐饮、购物、娱乐方面,建设低碳建筑,如低碳酒店和低碳商贸建筑。在游憩观光设施上,使用低碳娱乐体验设施、低碳旅游休闲和观光设施、可更新能源观光游览车等。鼓励当地居民积极参与旅游环境的建设和维护,施行全民低碳行动,构建和谐生态自然的低碳旅游环境。

四、结语

城郊休闲旅游满足了城市居民放松休闲和追求自然的旅游需求,备受旅游者的青睐,已成为假期和双休日人们出游的首选。同时,城郊休闲旅游的发展提高了城郊居民的经济收入水平,改善了生活环境,对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协调发展也有重大意义。因此,政府部门及相关企业要大力倡导低碳化的城郊休闲旅游,做好旅游产品设计和形象宣传促销等工作,确保城郊休闲旅游自然、健康、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董昭江.休闲旅游的动机分析[J].税务与经济,2008(1): 23-27.
[2]胡英清.中国休闲旅游发展研究新进展[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7):139-143.
[3]吕华鲜,杨主泉.中国城郊休闲旅游发展研究[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1(1): 81.
[4]张利华.基于RMP分析的江苏工业旅游发展策略研究[J].特区经济,2010(11):170-172.
[5]吕君,刘丽梅.我国城郊旅游开发的驱动力分析[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6(8):71-74.
[6]王林.中国城郊旅游发展研究[D].广西:广西师范大学,2004:4.
[7]田哩.重庆休闲旅游发展模式分析[J].农业考古,2010(3):266-268.
[8]吕君,刘丽梅.我国城郊旅游开发现状及健康发展对策研究[J].前沿,2006(9): 74-76.
[9]陈玉英.城市休闲功能扩展与提升研究[D].郑州:河南大学,2009:3.
[10]李秋月,由亚男.国内城市休闲旅游研究综述[J].北方经贸,2011(6):118-122.
[11]王林伶,朱志玲,许洁,胡晓亲.银川市发展休闲旅游初探[J].市场论坛,2009(10):76-78.
[12]刘昌雪,汪德根.城郊旅游的潜在市场特征及产品开发——以合肥市为例[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4(20):224-226.
[13]蔡萌,汪宇明.低碳旅游:一种新的旅游发展方式[J]. 旅游学刊,2010(1):13-16.
[14]于可红,顾兴全.基于RMP分析的城市体育休闲旅游开发与管理——以杭州市为例[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5):597-599.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构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意义和途径刍议_整合资源
下一篇论文:河南省汤河温泉旅游开发规划研究_开发模式
社会科学分类
职称论文 政治论文
小学音乐论文 音乐论文
音乐鉴赏论文 美术论文
社会实践论文 军事论文
马克思主义论文 职业生涯规划论文
职业规划论文 人文历史论文
法律论文 文学艺术论文
企业文化论文 旅游论文
体育论文 哲学论文
邓小平理论论文
相关旅游论文
最新旅游论文
读者推荐的旅游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