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科技论文 > 科技小论文

车辆节油自控器的探索

时间:2015-04-30  作者:蒋向东  蒋秋莎

摘要:石油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特别是现在石油价格不断攀升,节约用油资源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怎样在无法减少用油设备的前提下;合理使用燃油,养成合理、节约的用油习惯是人们关注的课题。在车辆行驶中降低油耗是目前节油的主要措施。本文所述车辆节油自控器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平路与下坡之间能自动切换减小供油量的控制操作,从而达到节约用油的效果。
论文关键词:节油自控器,切换,效益

目前,节能、环保是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随着汽车、摩托车的普及以及燃油为动力的各类机动车的不断涌现,燃油的消耗量十分惊人,而卓越的动力性能表现与出众的燃油经济性是无法同时实现的。为了环保节能我们就要放弃动力?创新的技术改变您的观念,在拥有强劲动力的同时,实现超低油耗,把驾驶性能与能源消耗推向一个与众不同的新境界。

众所周知汽车在上坡、平路、下坡的时候,用油量都是不同的。特别是在下坡的时候,很少量的用油就完全能保证车辆正常运行。一般情况下,平路与下坡之间不同用油量的切换都是通过驾驶员人为的切换控制,而人为的控制有如下的缺陷:切换不及时迅速,驾驶员控制操作的熟练程度和技术参差不齐,还有一些驾驶员没有节约的意识和习惯,都会造成燃油的浪费。

一、车辆节油自控器的组成与结构原理

车辆节油自控器是一种改进后的自控汽车节油器,适用于任何以烧汽油为燃料的机动车辆。该装置由壳体、内腔、圆球、输入油管、输出油管等几个部分组成。其工作原理是:根据不同情况动力大小的需要,通过自动控制进入化油器的油量的多少,在不需或少需动力,不燃或少燃油的情况下,使汽车运行始终处于最佳状态,以达到节油之目的。

车辆节油自控器的构造为:壳体(6)、壳体(7)内设有内腔(2),内腔(2)内装有圆球(3)。内腔(2)由锥段和直段两部分组成,锥段部分的大直径端与直段部分相连,内腔(2)锥段部分的小直经端为与圆球(3)相适应的球面;内腔(2)锥段部分的小直径端位于壳体前端部,并且锥段部分的小直径端与壳体前端延伸出的输出油管(4)相通,锥段部分侧壁开有与输出油管(4)相通的凹槽(9)(图2所示),内腔(2)直段部分后端与壳体后端延伸出的输入油管(5)相通。(如图1所示)

图1节油自控器结构示意图

图 2  A—A剖视图

二、车辆节油自控器的工作过程

车辆节油自控器是一种汽车自控供油节油器,其结构特征为在壳体一端设有输入油管,另一端设有输出油管,通过车辆行驶时车辆节油自控器安装在化油器和油箱之间,尽量靠近化油器。燃油通过车辆节油自控器进入化油器再进入发动机燃烧。在车辆行驶上坡和平路的时候,内腔的圆球在该内腔的直段部分,内腔与输出油管连接处的出口没有阻挡,保持油量正常输出。当车辆进入下坡行驶时,圆球滚会随坡度变化自由移动至前端的内腔锥段部分,会对流经内腔与输出油管连接处出口的油有一定的限流作用,这时进入化油器、发动机的燃油量会减少。当车辆行驶的下坡坡度比较大时,整个圆球位于内腔锥段部分的小直径端与圆球相适应的球面处贴合,只有很少的燃油通过内腔锥段部分侧壁开有的凹槽进入化油器、发动机燃烧,这样燃油的使用减少了(如图3所示)。上述壳体由前壳体(6)和后壳体(7)两部分对接而成。其结构简单、便于加工、拆卸维修。在前壳体(6)与后壳体(7)连接处均设置有法兰,两法兰之间设有密封垫圈(8)经螺栓固定相连,其连接方便可靠,密封性能好。

输入油管(5)位于后壳体(7)上部,靠输入油管(5)下方的后壳体(7)上设置有带安装孔(10a)的固定座(10)(如图4所示)。可以通过螺栓安装固定。为了安装的需要,在前壳体(6)的前端设有一圈定位台阶(11)。便于与输出油管(4)连接。

图 3 节油自控器在下坡时的使用状态图

图 4 右视图

三、车辆节油自控器的主要特点及使用效果

自控器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加工及安装方便,工作可靠,自控节油净化功能较强,节油率约5%,提高功率约4.5%以上。同时尾气排放烟雾值明显下降,净化效果显著;还具有抗渗漏及稳定性较强,节油效果好和抗气阻性能明显等特点。采用该产品后,能降低能源消耗,提高环境空气质量,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优点。

车辆节油自控器在使用时,不需要另外消耗能源,也不影响车辆正常运行;下坡不仅确保不熄火还可避免过度刹车磨损使车辆安全运行;其结构简单、造价低廉,节油效果明显,特别适合在山路,上、下坡比较多的丘陵地带使用。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层间饱和度监测技术应用效果
下一篇论文:导流墙的设置对氧化沟内水体流速的影响
科技论文分类
科技小论文 数学建模论文
数学论文 节能减排论文
数学小论文 低碳生活论文
物理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网站设计论文 农业论文
图书情报 环境保护论文
计算机论文 化学论文
机电一体化论文 生物论文
网络安全论文 机械论文
水利论文 地质论文
交通论文
相关科技小论文
最新科技小论文
读者推荐的科技小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