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燃气配气管网输气能力分析
开县城镇燃气配气管线随着经济建设和诚市发展,公共燃气部分管线随着城市扩张而迅速延展范围,终端用户管线距离达到12Km以上,2008年9月在实际工况运行条件下测试,居民用气配气管道在起点门站处压力低于0.22Mpa时,末端居民用户正常用气得不到保障。
工业用户由于建设规划的原因,在脱硫站处最高压力在1.2Mpa的工况下,新建的脱硫站~工业园A区配气站φ159×5管线距离长达17Km,输气量范围只有10~15×104m3/d,而规划的脱硫站~工业园B区配气站φ159×5管线距离也长达9.5Km,输气量范围也只有15~20×104m3/d,而且规划的两座工业园是按照30万方/天的规模进行设计和建设,现有的南开线将不能满足开县地方用气的需求。
3.净化处理设备适应性分析
与输配气能力配套的关子口脱硫站采用PN2.5Mpa、DN2400×12920规格的干法脱硫塔进行天然气净化处理,选用CT8-6B脱硫剂,设计脱硫能力为10~12×104m3/d。经过高限运行考核,实际处理能力可达到20×104m3/d。免费论文网。历年处理效能见表5。
表5 05~07年原料气脱硫剂消耗明细表
时 间 |
脱硫剂消耗 (t) |
处理气量 (104m3) |
费效比 |
2005年 |
50 |
3115.59 |
0.0160 |
2006年 |
60 |
3753.31 |
0.0165 |
2007年 |
75 |
4427.82 |
0.0169 |
从上表中三年的生产数据分析可知,脱硫剂有效使用周期逐年缩短,费效比逐年扩大,经济性降低,而且干法脱硫塔净化方式的适用范围一般也在20×104m3/d处理规模之下,在2009年开县城镇燃气日供气规模超过20×104m3/d后,将导致脱硫剂净化效果不佳,处理能力严重不足和天然气净化成本升高等一系列问题。
四、开县城镇燃气系统技术改造探讨
从以上分析可得,开县城镇燃气系统在2009年将不能满足实际生产需求,需要综合考虑经济技术可行性的前提下,对供气系统进行改造以适应开县城镇燃气的需求发展。〔2〕
1.供气气源改造
由于开县地区有境内天然气管线、净化设备等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较高,南万忠净化气管线纵贯南北,天然气气源选择余地较大,因此优先考虑建设成本低、工艺简单可靠的供气方式,在开县三合镇“T”接南万忠净化气干线,新建适合开县城镇经济发展和城镇规划的燃气输送管线直接供给开县城镇燃气,从而避免再次建设相应规模的脱硫装置,减少管理负担和脱硫成本消耗。〔4〕
2.原有供气系统利用
从供气技术条件可靠性进行分析,对气源进行改造后,可对开县原有的输气管线、脱硫装置和配气系统等进行安全技术评价和技术维护后,仍然保持其系统完整性,以继续做为开县城镇的备用供气系统或小型用户的供气系统,提高开县城镇燃气系统的可靠性。
五、结论及建议
(1)对于临近气源区的城镇燃气用户,可以通过供气规模的发展实际情况,优选适合自身需求的供气形式。
(2)在城镇燃气供给系统设计时,应该充分同地方经济发展规划结合,提前考虑供气系统的长期适应性问题,避免低效的重复性建设和后期频繁的技术改造。
(3)在城镇燃气供给系统进行改造后,可对原有的系统进行充分利用,以提高经济性。
(4)在发展城镇燃气时,必须预先分析用户供气特征,统筹发展工业燃气用户和公共燃气用户,以提高供气系统的运行稳定性。
参 考 文 献
〔1〕马国泰,朱万美,赵淑君等.城市燃气工程气源方案的比较〔J〕.煤与热力,2004(10):578-580
〔2〕杨建伟,赵亮. 浅谈城市管道燃气备用气源的选择〔J〕.城市燃气,2006(2):25-26
〔3〕杜丽民,张延风. 城镇燃气调峰探讨〔J〕. 油气田地面工程,2004(12):58
〔4〕罗晓东.多气源供应格局下的管网供气方案〔J〕.天然气工业,2008(6):120-123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