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ED的发光原理是由电流驱动有机分子发光半导体层受激发光而进行显示,目前有机材料分为小分子和高分子两种类型。由于小分子基OLED显示器件的制造需要用到真空蒸镀的沉积设备,因此小分子基OLED成本较高,不利于大规模制造。如果使用高分子作为主要材料,有利于实现OLED的大尺寸和高精度,同时在薄膜制造方面相对简单,成本也更低,但是高分子OLED技术目前在材料合成、纯化以及彩色化方面较困难。韩国和美国多家公司正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同时也申请了多项专利技术。
韩国KDTCOLTD公司提出的专利申请“全色OLED显示器结构及利用光致发光层的制造方法”(KR20060081649A)提供一种全色OLED(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包括滤色片形成在滤色片前部的基底,基底的后部形成有用于阻光的黑底,滤色片和OLED之间形成有发光激励漫射材料层。OLED包括发光层,透明阳极和具有高反射率的阴极。通过顺序堆叠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发光层、空穴阻塞层、电子传输层和一个电子注入层形成发光层。
美国EASTMANKODAKCO提出的专利申请(WO2007028940A1)提供一种显示元件,其具有三个子元件,其中每个子元件都包括电致发光材料和红色荧光剂、蓝色滤光器或绿色滤光器。其中的电致发光材料包括磷光粒子。可用于生产全色像素式显示器,是有效的低成本彩色显示器,易于制造。该元件用磷光体作为电致发光材料,显示器的寿命得到提高。
(iv)柔性OLED的发展
由于OLED能够在不同材质的基板上制造,OLED可能做成柔软的显示器。高分子膜具有机械柔软性,因此高分子材料特别适合运用于软性显示面板。柔性显示器薄而轻、便于携带,因此能够弯曲的柔性显示面板是未来显示技术的发展方向,目前国内外对于柔性彩色OLED显示面板的开发都有突破性进展。柔性OLED还可以用作光源,并有相关专利申请提出。
美国EASTMANKODAKCO提出具有柔性OLED照明光源的发光装置(US2003222559A1),该发光装置包括固态区域照明光源和容纳光源的灯具,照明光源具有柔性基底、沉积在柔性基底上的柔性OLED层、覆盖OLED层的柔性封盖,OLED层包括第一和第二电极,用于为OLED层提供电源。
四.OLED显示器的应用前景
通常,一项专利从申请到实施再到进入产品市场需要5-6年甚至10年的时间,所以从某个技术领域的专利申请情况可以推测其未来十年的发展趋势和市场情况。如果一个领域的申请数量近十年来一直呈增长趋势,说明这个领域处于发展阶段,市场前景看好。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有关显示器件的专利申请量也是与日俱增,显示器件从阴极射线管、液晶显示器、等离子显示器,现在已经发展为电致发光显示器。OLED已经解决了几个关键的技术难题,例如改进三色发射单元的特性,能大规模生产将发射器排列在玻璃基板上以及采用高效、低能耗的驱动方法,此外OLED显示器作为一种高亮度、宽视角、全固化的电致发光器件,本身具有诸多优点:OLED的厚度更薄;有机发光材料众多、价格便宜且易大规模、大面积生产,容易实现超薄、大面积平板显示;OLED的发光颜色从红外到紫外,能覆盖整个可见光,这是实现全彩色显示的前提;有机材料的机械性能良好,能够在不同材质的基板上制造,易加工成各种不同的形状,可以做成完全柔软的显示器。由此可见,OLED显示器在显示面板大小、色彩逼真度、响应时间、视角以及亮度等方面有着其它显示技术不可比拟的优势。随着OLED性能的不断突破,OLED产品逐步进入更为广阔的市场,根据DisplaySearch统计,2006年全球OLED市场总产值在5.8亿美元左右,较2005年增加10%。2007年尤其是AMOLED产品将快速增长,如三星SDI、三星电子、精工爱普生、日立、友达、统宝等公司的AMOLED技术日渐成熟,OLED产值将增至12亿美元,较2006年增长了近一倍。
根据专利分析显示,显示领域的各主要公司和研究机构都在积极进行OLED器件的研究、新品开发以及市场的推广,在市场上已经可以看到OLED作为一种新型的理想显示器广泛地应用于移动电话、可视电话、数码相机、PDA、车载显示器、电脑和电视以及指示灯、环保光源、工业照明、交通指示、电子书籍、电子报纸、办公自动化设备等方面。尤其因为有了透明、柔软、可折叠的OLED技术,电子日报将成为可能,人们每天无需购买传统的报纸,只需要打开电子日报就可以看到新闻了,这将给显示器技术带来新的革命,使得多媒体显示器世界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参考文献
1 显示技术基础,大石严等,科学出板社(2003年4月)。
2 电子产品世界,邵虞,2004年第7期,P33。
3 电子产品世界,“回首2006FPD大发展”,2007年第2期,P36。
4 电子知识产权,巫晓倩,2006年第9期,P57。
5 现代显示,万博泉等,2007年第1期,P15。
6 现代显示,张崇君,总第33期,P8
7 上海情报服务平台,顾震宇,OLED世界专利分析(2007年6月)。
8 慧典市场研究报告网,2007平板电视消费3大趋势(2007年6月)。
3/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