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导读::目前许多中职学校根据实际应用而开设数据库应用课程,但由于在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致使教学效率不高,学生动手能力差,本文就如何生本教育,教学与实践相结合,整体教学规划,优化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谈谈自己的做法。
关键词:数据库系统,优化,生本教育,协作学习
一.前言
现在提倡的“生本教育”观念正进行得如火如荼,就是要以学生为本,高度充分相信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生本教育的课堂给学生提供了很大的自主学习的空间,让学生在自主、动手、合作、探究、交往的氛围中去获取知识,为他们的潜能的发挥和往后的可持续性发展奠定了基础。这也是教育以人为本的一种体现。
在计算机、网络通讯和多媒体等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形式下,各类数据库应用系统,如金融信息系统、,员工工资系统等广泛应用于各行业中,因此数据库教学在学校的教育地位越显重要。数据库应用是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外,Access应用程序就是其中一种功能强大且使用方便的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它可运行于各种系统环境中,不仅具有功能完备的数据处理能力,而且简明易用,界面友好。
如何把生本教育运用到ACCESS课程,高度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与创新性,使学生主动学习。因此,根据我教授ACCESS课程的教学经验,以下谈谈我如何把生本教育运用到ACCESS课程中的体会。
二.现今ACCESS课程教学的问题
1.学生厌学现象严重
中职学生厌学现象严重,学生不想学,懒洋洋。根据有关部门调研,学生厌学其中一个原因是学生觉得坐在课堂中听老师讲课很无趣无用,老师一成不变的、沉闷的教学形式,使得完全调动不起学生的兴趣,加上课程内容深,听不懂,学不会,因而学生眼皮睁不开,打瞌睡,分散精神与周围同学说话毕业论文格式,开小差,甚至偷偷使用手机。而这样的学习情况导致成绩差,自信心下降,,这间接打击了老师教学的信心,这就造成了教与学的一种恶性循环。
2.教学内容冗长复杂,实践操作跟不上
传统以教科书内容为中心,太多烦冗的理论内容,而老师为了循序渐进地完成教学大纲,经常是趋于死记硬背或强化练习可能要考的内容,以达到牢固记忆、熟练应答、考试成功的直接目标。这样的方式,学生考试的分数提高了,但这只受到知识教育而没有文化教育,难以解决除书本知识以外的问题。加上实操课少,实操完全跟不上。所以学生觉得上课的内容是无用的无趣的,从而产生厌学的思想。
三.生本教学实践
1. 生本教学方法
我们以往的传统教学一般先讲述理论,再做操作验证。ACCESS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高度融合的课程,在中职学校是更重视实操技能,所以课堂上必须转变教学观念,打破传统的一成不变的教学方式,课堂上一般传统教学方法有:讲授法,谈论法,演示法,练习法,读书指导法,课堂讨论法,实验法,启发法,实习法。而生本教育的宗旨更重视分组协助学习强调过程,调动他们操作和实践的积极性,所以我在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以问题引入主题,以案例贯穿整个教学,学生在实践中提出操作中遇到的问题,我再加强总结理论,学生的理解就显得深刻。多接触社会应用中的实用个案,一节课下来,无论任务简单或者复杂,学生完成一个实际的具体的任务,学得到又用得到,看得到一节课的成效,这对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与成就感有很大的提升。学生就不会说上课无用又听不懂而睡觉搞其他小差。
2. 生本教学内容
现今中职教学存在课程科目多,上课与实操时间短,学生只能学好本课程的基础内容而没有学到更专业的内容,在实际生活中遇到的一些深层的问题就解决不了,因而更产生学习“无用论”。老师就要在筛选教学内容上把好关,针对中职学生的实际情况,减少理论性教学,增加实践性教学,多教授与当今社会行业相关的内容,删掉一些冗长的纯理论内容,而增加对专业课更深入的一些专业技术教学。职业教育的内容本身就强调在生活与生产中的实践,强调“动手做”,重视能力的培养而不是知识的传授。企业推行资格认证,资格证确实能保证一定的专业掌握程度的达标,专业老师不妨在教学上多参考本门课程的一些有分量的考证大纲,毕竟这些考证大纲说明这门课程必须要掌握的教学内容,而不是老师自认为“重要的教学内容”。多布置一些与实际相关的课题内容让学生“身临其境”地解决问题,这就是给予学生有用的而不是无用,而这些有用的能在岗位上派得上用场,让学生得到甜头而受益,这样厌学的现象最终会大大减少甚至消除。
3. 生本ACCESS课程
实际上,一个数据库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的过程就是不断分解任务的过程。一般要求学生能根据一个实际需求完成数据库的设计与实现毕业论文格式,它强调从需求分析,数据搜集,系统设计与系统实现的全过程参与。我在教学中把学生5人一个小组,布置不同数据系统的项目。在教学中不断以提出问题来引导学生通过联系实际。而随着任务的分析与学习的深度,整个系统功能也不断完善,学生也可以再根据自己考虑的不同方面,再扩展不同的功能。学生遇到问题,要亲自动手通过查找书本、上网查找相关资料、通过文字或图例表达自己的意见;在还不能解决的情况下,我加以指导帮助解决;而比较综合和难度较大的任务如窗体的设计,师生可以互相讨论,提供不同方面的解决方法。学生的学习形式大大改变,从老师讲课到学生自主动手,从单一个体学习到分组团队学习。而在这过程中更要体现学生的努力学习的情感过程。学生在老师布置的任务中分工合作,这过程中学生从无事做,不会做而通过自学或者请教同学老师而一点点进步,这体现了学生的创新性,更包括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和各种能力的发展。这样的学生就是好的学生,这单单从分数体现不出来的。
在学习完成以后,老师还要在最后阶段,指正学生上机实践中遇到的错误操作,反馈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小结,为学生理清一些逻辑,讲述原理,这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巩固。
四.展望
实践表明,生本教育的方法,更好地强调学生自主动手的过程,大大激发了学生对实践操作的兴趣和动手的渴求,缩短学生与企业的技术差距,让学生日后走进企业,走向社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生本教育改革是不断完善的过程,我们也是在不断摸索改进的过程,只要能让学生学有所长,学以致用就是我们老师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马庆发.当代职业教育新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2.133.
[2]DonaldR,Cruickshank等.教学行为指导[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杜,2003.1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