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经济管理 > 金融论文

金融机构改革反思与展望_混业经营-论文网

时间:2014-02-15  作者:赵国君
农村信用社自20世纪50年代初成立以来,1995年以前由农业银行领导管理,1995-2003年由人民银行管理和监管,2003年至今逐渐交由省级地方政府管理,银监会负责监管。相应的,农村信用社历经了三个阶段的改革。

1、1978-1995年:农业银行管理阶段

1984年8月,国务院批转农行《关于改革信用社管理体制的报告》,成立县联社,农信社成为农行的基层机构。这个阶段的改革重点是恢复农信社的“三性”,即“组织上的群众性、管理上的民主性、经营上的灵活性”。

2、1996-2002年:人民银行管理阶段

1996年6月,根据《国务院关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农信社从农行脱钩,成为农村金融的主力军。这个时期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清股扩股、建立民主管理制度、调整服务方向。农信社成为农民入股、社员民主管理、主要为入股社员服务的合作金融组织。1998年,人民银行依法独立履行对农信社机构设立、变更和终止的审批和监管职责。

3、2003年至今:深化改革阶段

2003年以来,农村信用社的管理权被逐步下放到地方,同时配套以中央银行票据、财政税收等政策支持。2003年6月,国务院颁布《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实施方案》,同年8月,改革试点在江苏等8省(市)启动。2004年9月试点范围扩大到北京等29个省(区、市),并指出要按照“明晰产权关系、强化约束机制、增强服务功能、国家适当支持、地方政府负责”的总体要求,逐步推进和完善管理体制和产权制度改革。

除农村信用社外,近年一些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纷纷成立,构成了农村金融供给新渠道。邮政储蓄银行总行也于2007年3月正式成立,分支机构覆盖全国所有的市、县和主要乡镇,大部分设置在县及以下地区,将成为连接城乡经济社会的最大金融网络。

(三)证券业发展历程

1、1978-1994年:起步阶段

中国最早从事证券业务的是各种形式的证券兼营公司,包括信托投资公司、银行(或保险公司)的证券部、证券交易代办点。1987年9月,第一家专业性证券公司——深圳经济特区证券公司成立,到1994年底,证券经营机构共487家,其中专营机构91家。这一时期各证券经营机构规模小,资金实力薄弱,资产质量较差,业务范围基本局限在代理发行和证券交易两方面,基本没有金融创新。

2、1996-2002年:规范重组阶段

第一次大规模重组是由1996年开始的银证分离推动的。1996年人民银行要求除证券公司和信托投资公司之外其他金融机构不得设立证券交易营业部。借助银证脱钩的时机,证券机构掀起了收购兼并的热潮,专业证券公司的实力大大增强。

1999年证券业开始又一轮大规模重组。这一时期银证混业经营的潮流使得券商重组成为其自身生存发展的必然选择。证监会2001年《关于证券公司增资扩股有关问题的通知》以及2002年《证券公司管理办法》也为券商兼并重组提供了有利条件,推动了重组进程。本轮重组浪潮使得券商竞争实力明显增强,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但这一时期的重组主要是在政府主导下的合并与脱钩,带有行政色彩。

3、2003-2007年:全面综合治理阶段

随着证券市场的持续低迷,2003年底证券公司的问题开始暴露,证券公司面临行业危机。2004年1月国务院出台《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2005年7月的《证券公司综合治理工作方案》提出了券商综合治理的八项主要内容,对高危券商的风险处置和重组是重点。2005年人民银行和证监会分别成立了中国建银投资公司和中国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公司,分别作为高危券商的注资重组主体和托管主体,帮助一些规模较大的高危券商进行风险处置和重组。创新类和规范类券商以及外资券商则在中小型高危券商的风险处置和重组中扮演了重要角色。2007年8月,综合治理圆满结束。

4、2007年至今:快速发展阶段

这一时期,券商发展呈现了三个主要特点:一是上市步伐加快。2006年以来,券商通过上市融资、定向增资、引入战略投资者等多种途径充实资本。2007年一批国内券商成功借壳上市融资[②]。二是券商集团化发展趋势明显。当前我国已有多家券商对基金公司、期货公司进行参股、控股。对此,2008年1月《证券公司设立子公司试行规定》为证券公司集团化的组织创新提供了制度规范。三是券商创新业务增长迅速,盈利模式逐渐转变。产业基金投资、房地产金融、资产证券化、直接股权投资等创新业务发展迅速,创设权证和资产管理业务量也进一步扩大。

(四)保险业发展历程

1949年成立的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在改革开放前只被作为财政后备的一部分,基本没有金融职能。1952年,中国人民保险公司被划归财政部。从1959年起,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停办了国内保险业务,只办理国外业务。

1、1980-1990年:独家经营阶段

从1980年恢复国内保险业务开始到1990年,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是唯一的全国性保险公司[③]。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基于DEA模型的中部地区金融支农效率评价_农村金融-论文网
下一篇论文:金融生态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动态关系研究——以义乌市为例-论文网
经济管理分类
电子商务论文 人力资源管理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管理学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网络营销论文
经济学论文 客户关系管理论文
酒店管理论文 物流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金融论文
教育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广告设计论文
相关金融论文
最新金融论文
读者推荐的金融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