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进(出)口的生产总值增长弹性可以衡量进(出)口对经济增长的长期贡献,它比较准确地描述了进(出)口与国内生产总值的相互影响关系。依据上述公式,经计算得出我国1979-2009年的进(出)口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弹性的变化趋势如图3。 
 图3中国1979-2009年进(出)口的GDP增长弹性 图3揭示,进出口贸易对我国经济增长有较大影响,进出口贸易的GDP增长弹性并没有直接反映出出口贸易对经济的促进作用更强。1978-2006年29年间,出口的GDP增长弹性有18年是大于1的,进口的GDP增长弹性有20年是大于1的,这说明进出口贸易对GDP增长的影响在大部分年份较大。而且进(出)口的GDP增长弹性变化趋势与贸易依存度的变化也是一致的,如1994-1998年间,贸易依存度在下降,而进出口的GDP增长弹性也在下降,甚至下降到1998年最低时的-0.24。2007-2009年间,受全球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的影响,贸易依存度和进出口的GDP增长弹性均下降到历史最低水平,出口的GDP增长弹性下降到-1.8,进口的GDP增长弹性下降到-1.2。 三、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分析 出口、消费和投资是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因此,本文选择GDP、出口额、进口额、最终消费、固定资产投资(单位为亿元)来分析中国经济增长的驱动力。 1.样本数据选取和处理。本文样本区间为1978-2008年,共31个年度数据,数据均来自《中经网统计数据库》。因为以上数据均为当年价格计算的,为了消除物价因素的影响,加强数据的可比性,利用1978年为基期的消费者物价指数对以上数据进行平减,分别表示实际进出口额,实际最终消费额和实际投资额。对数化处理并不改变变量的特性,且可以消除异方差的影响,所以对以上数据取其对数,分别记为lngdp、lnexport、lnimport、lnconsume、lninvest。 为了避免伪回归现象的产生,利用ADF检验法,对以上六个时间序列进行平稳性检验。检验结果(表1)揭示,lngdp、lnexport、lnimport、lnconsume、lninvest序列均为非平稳序列,原始时间序列存在一阶单整性,而其一阶差分序列达到平稳且存在协整关系。这表明GDP与出口额、进口额、消费、投资之间可能存在长期均衡的稳定关系,因此,可以利用协整理论对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定量分析。 表1变量的ADF检验结果 
 
    
        
            | 变量 | ADF值 | 检验类型 | 临界值 | 结论 |  
            | D(lngdp) | -3.070395 | C(t,0,1) | -2.971853* | 平稳 |  
            | D(lnexport) | -4.182297 | C(t,0,1) | -3.689194** | 平稳 |  
            | D(lnimport) | -4.063077 | C(t,0,1) | -3.689194** | 平稳 |  
            | D(lnconsume) | -2.843188 | C(t,0,1) | -2.625121* | 平稳 |  
            | D(lninvest) | -3.404761 | C(t,0,1) | -2.971853* | 平稳 |  注:上表中*,**分别表示在5%、1%显著性水平下的临界值,本文计量计算由EVIEWS3.1完成。 2.协整分析 由于本文是多变量模型,而且是小样本,所以采用Johansen极大似然检验法进行协整检验,检验结果如表2。 表2变量的Johansen协整检验结果 
 
    
        
            | 原假设 | 特征值 | 似比统计量 | 5%临界值 | 1%临界值 | 结论 |  
            | None ** |  0.845260 |  123.7377 |  68.52 |  76.07 | 拒绝 |  
            | At most 1 ** |  0.766912 |  75.22158 |  47.21 |  54.46 | 拒绝 |  
            | At most 2 ** |  0.478036 |  37.35678 |  29.68 |  35.65 | 拒绝 |  
            | At most 3 ** |  0.359143 |  20.45273 |  15.41 |  20.04 | 拒绝 |  
            | At most 4 ** |  0.289435 |  8.884067 |  3.76 |  6.65 | 拒绝 |  注:**表示在1%的显著水平下拒绝原假设,即在相应的显著水平下认为变量之间存在协整关系。 表2揭示出,在1%的显著水平下GDP与出口额、进口额、消费、投资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其对应的协整方程为:  se:(0.22485)(0.04893)(0.04368)(0.05468)(0.03967)
 上述协整方程表明,出口、进口、消费、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稳定关系。协整方程表明,实际出口每增加1%,GDP增长0.1120%;进口每增长1%,GDP增长0.0882%;消费每增长1%,GDP增长0.5909%;投资每增长1%,GDP增长0.3606%。 3.实证结论 从长期看,出口与进口对经济增长均有促进作用,但是出口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较大。实际出口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增长0.1120个百分点,而实际进口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增长0.0882个百分点。 尽管出口总额与GDP之间存在一种长期正向效应,出口贸易对我国的经济增长的确有拉动作用,但并不是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协整方程显示,出口每增加1%,GDP增长0.1120%;进口每增长1%,GDP增长0.0882%;消费每增长1%,GDP增长0.5909%;投资每增长1%,GDP增长0.3606%。从此结果来看,出口对我国经济增长的确有拉动作用,但出口并不是我国经济增长的主导推动力量。相比之下,消费和投资对实际经济增长的长期作用更大。这表明相对于国际市场,内需和投资对我国经济增长的作用更大,特别是国内需求中消费需求的作用更大。 协整研究说明,出口、进口、消费、投资对经济增长都有着正效应,而且相对于出口和进口,消费和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更为显著。这表明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是内需而并非贸易,我国经济基本上仍然是一个国内市场主导而不是国际市场主导的经济,中国经济的增长基本上还是主要由国内供需扩张而非国外因素变动来驱动的经济增长。但不可否认的是,中国国内的消费并没有达到应有的程度,在2008年消费只占GDP的49%,而居民消费只占35%,中国的消费需求过低,可挖掘的潜力巨大。 参考文献1 高铁梅.计量经济分析方法与建模Eviews应用及实例[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272-274
 2 黄汉民.中国对外贸易[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
 3 中经网统计数据库:www.cei.gov.cn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