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经济管理 > 经济学论文

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经营研究——以重庆剪纸为例-论文网

时间:2014-03-19  作者:李婷婷

论文摘要:年8月,重庆剪纸和其他地方剪纸一起作为中国剪纸联合申请项目,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本文介绍了重庆剪纸的概况,通过对其产业化经营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并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具有的重要文化价值、经济价值和教育价值,提出了推进重庆剪纸产业化经营进一步发展的对策。
论文关键词:重庆剪纸,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经营

2010年8月,重庆剪纸与河北、陕西等地剪纸一起作为中国剪纸联合申请项目,顺利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审批,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成为重庆市继大足石刻、武隆喀斯特后又一项世界遗产。

一、重庆剪纸概况

剪纸,又叫刻纸、窗花或剪画,是一种镂空艺术,在创作时,有的用剪子,有的用刻刀,在视觉上给人以透空的感觉和艺术享受,其载体可以是纸张、金银箔、树皮、树叶、布、皮、革等片状材料。剪纸是中国最普及的民间传统装饰艺术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

重庆剪纸以剪、刻为主,内容主要以重庆本土的山水、人物、民居、传说及民俗活动等为题材,已有1500多年的发展历史。重庆剪纸主要以北碚剪纸和堰兴剪纸为代表。北碚剪纸秀丽柔美,图案精巧,技法写实,画面丰富饱满;堰兴剪纸则吸收了国画、版画、烙画、布贴、工艺品等诸多表现手法,造型设计疏密有致,刀工细致入微,点染绚丽多彩。重庆剪纸既传承了中国剪纸艺术深厚的文化积淀,又突出了巴渝文化独特的民族民俗民间特色,作为拥有丰富内涵的巴渝文化的载体,重庆剪纸经过千余年的不断丰满,成为了中国南派剪纸的代表,流传至今。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经营的价值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精神的传承和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对其进行产业化经营是保护与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途径之一。产业化过程实际是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生产力”作为商品,通过市场交换实现“文化经济化”的过程。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化经营具有巨大的文化、经济、教育和社会价值。

(一)文化价值

我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的古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十分丰富,但其消亡速度逐年递增。在发展过程中,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许多困境,如艺人“老龄化”、传人“稀有化”、技艺“衰退化”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活态的文化表现形式,对其进行产业化经营,不仅可以使无形的文化遗产依附在产品上得以继续存活下去,还可以使其所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以产品的形式,进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

(二)经济价值

非物质文化遗产属于第三产业中的文化产业,对其进行产业化经营,一是有利于带动其相关的旅游、服饰、教育、传媒等行业的发展,形成新的行业,延长产业链,使第三产业的比重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调整产业结构;二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属于密集型产业,其产业化经营对劳动者的要求较低,只需掌握一定的手艺即可,可以吸纳大量的无业人员、下岗职工和农民工,在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又扩大了就业;三是文化产业能耗低、污染少,是典型的环保产业,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化经营也符合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三)教育价值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历史的见证,也是民族智慧和民族精神的传承象征,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对其进行产业化经营不仅具有物质层面的经济价值,还具有精神层面的审美及教育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经营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是人类精神性消费的对象,它高超的技艺和独特的表现形式不仅带给大众美的享受,还直接或间接地促进社会意识形态、良好社会风尚、正确价值取向等方面的完善,在无形中加强了国民的思想道德教育,增强了民族自豪感与凝聚力。

(四)社会价值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世代相传的,它不仅记录了某一特定区域人民文化发展的历史,同时也是这一特定区域的特定社会生产生活的艺术化表现,从这些保存下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我们可以窥见当时人们的思想认识水平、生活情感态度、科学发达程度、风俗信仰禁忌等社会历史文化内容,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

三、重庆剪纸产业化经营现状及存在问题

重庆剪纸在自身千余年的发展中,不断探索,基本上克服了大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所面临的困境,发展态势良好。在目前的产业化经营道路的探索和尝试中,重庆剪纸取得了一定的效益,但仍存在着一些问题,阻碍其健康、有序、高效地发展。

(一)重庆剪纸产业化经营现状

1、“三无”运营模式,节约资本

据堰兴剪纸艺术中心负责人孙玲介绍,他们采取的是“无厂房、无资金浪费、无货物积压”的“三无”运营模式。中心面向全市招收学员进行免费培训,待学员掌握基本剪纸工艺后,就交一些订单给学员,让他们回家完成作品,中心再对优秀的作品进行出资回收。这种经营模式,不需要固定的厂房、固定的时间和固定的资金,节约了成本,降低了对流动资金的需求,也避免了货物积压,免去了资金浪费。

2、定位准确,开辟高端市场

重庆剪纸定位为旅游商品,主要面向政府采购市场,开辟出了一条高端路线。2004年8月,堰兴剪纸作品册《中国少数民族人物》成为重庆市“海归博士研讨会”的会议礼物;2006年,堰兴剪纸被列为重庆市30个创意产业项目之一,被确定为重庆市政府的外宣礼品;同年亚太市长峰会期间,堰兴剪纸亮相三峡博物馆,成为赠送给前来参会的全世界各市长的礼物;2009年,堰兴剪纸被确定为“首届重庆台湾周”指定礼品。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市场势力与产业集群升级——以诸暨珍珠产业集群为例_可持续发展-论文网
下一篇论文:我国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_依存度-论文网
经济管理分类
电子商务论文 人力资源管理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管理学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网络营销论文
经济学论文 客户关系管理论文
酒店管理论文 物流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金融论文
教育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广告设计论文
相关经济学论文
最新经济学论文
读者推荐的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