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政府向企业提供减税额度来帮助企业实现节能减排。我国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和计划措施,如《“十一五”期间各地区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指标计划》、《国家节能减排十项重点措施》等来抑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过快发展,达到降低能耗、减少污染物排放的目的。
综上,纵观国内外相关研究与实践,国外在节能减排方面,从制度构建到保障实施都做得比较完善,并构建了各具特色的能源效率评价指标体系,但未见有综合性的节能减排评价指标体系。而我国的相关研究与实践才刚刚起步,大多研究也是从能源效率和循环经济角度,少数构建的节能减排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也未充分考虑其指标的可获得性和适用性,同时由于东西方国情不同,我们不能完全照搬国外模式。古训曰“富不过三”,尤其是资源型地区,节能减排已迫在眉睫,因此,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以指导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已必不可少。
三、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一)构建目标及原则
评价指标体系不应是指标的简单堆积,而是应该能够对节能减排的现状与效果进行客观真实的评价,帮助政府及主管部门发掘节能减排的潜力所在,指导科学规划节能减排方案,合理配置资源,以便用最少的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应遵循以下主要原则:
1、科学性与实用性
指标体系应科学实用,要根据资源型地区经济发展特点及节能减排的特征与内在规律,科学合理有针对性地选取有代表的关键核心指标,力求以事实为依据,让数据说话,做到能够客观真实地反映节能减排现状与效果及潜力与动力。
2、简明性与综合性
节能减排虽涉及因素众多,但评价指标体系要尽可能简单明了,方便使用,指标间关系清晰,不冲突、不重叠;并综合考虑降低能源消耗与减少污染物排放量两方面关键因素,但不片面追求理论上的完整全面。
3、可得性与连续性
指标体系中每个指标的数据应容易获得,并且能够长期连续稳定地获得,各指标的取值和计算方法规范统一,有相应的数据支持系统,以便能够长期客观公正地评价节能减排现状与效果,分析各指标的发展演变趋势,挖掘节能减排潜力。
4、可比性与引导性
指标体系应有较好的包容性及可比性,以利于资源型地区进行不同时期及不同地区间的对比分析,相互借鉴;同时要不仅能评价现状与效果,还能发掘潜力与动力,帮助政府部门从宏观层面把握节能减排的行动方向,以便及时制定和调整政策法规,从而引导和督促企业有目的地开展节能工作,起到评价与引导的双重作用。
(二)体系框架与指标选取
基于上述构建目标及主要原则,针对我国资源型地区经济发展主要是靠拼卖资源,资源枯竭正迅速威胁着可持续发展的现状,本文从节能减排的现状与效果及潜力与动力两大方面构建评价体系。体系框架如表1所示:
表1节能减排评价体系
目标层
|
准则层
|
类别
|
具体指标
|
指标性质
|
节
能
减
排
评
价
指
标
体
系
|
节能减排
现状与效果
|
资源消耗
|
单位GDP能耗
单位GDP电耗
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
|
—
—
—
|
污染物排放
|
工业废水排放强度
工业废气排放强度
化学需氧量排放强度
工业二氧化硫排放强度
工业烟尘排放强度
工业粉尘排放强度
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放强度
|
—
—
—
—
—
—
—
|
污染物治理与利用
|
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
工业二氧化硫排放达标率
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
|
+
+
+
|
节能减排
潜力与动力
|
经济发展
|
人均GDP
GDP增长率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
+
+
|
科技进步
|
研发经费投入增长率
|
+
|
人口素质
|
教育程度
|
+
|
1.节能减排的现状与效果
根据我国资源型地区目前普遍存在的高能耗、高污染、难循环的基本特征,本文从资源消耗、污染物排放和污染物治理与利用三个方面来评价节能减排现状与效果。
(1)资源消耗
资源消耗指标均采用单位值,主要包括单位GDP能耗、单位GDP电耗和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三项指标;与总量指标相比单位值可以更客观地度量工业化进程中高耗能产业资源消耗的水平及变动趋势。
(2)污染物排放
污染物排放指标主要包括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三个方面七项指标。由于环境污染物主要来源于工业,同时考虑数据的可得性,故本体系选取的指标均为节能减排监测的工业污染物指标,指标形式为工业污染物的排放强度,反映工业“三废”的排放情况。计算方法为:

(3)污染物治理与利用
污染物治理与利用指标主要包括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工业二氧化硫排放达标率、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三项指标,通过该类指标可以衡量污染物治理情况,为深入开展节能减排起到引导作用。
2.节能减排的潜力与动力
节能减排的目标是要实现节能降耗、减少污染物排放,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而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能否达到节能减排的目标,不仅要评价其节能减排现状,更重要的是挖掘节能潜力,增强节能动力,本文从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人口素质三个方面来衡量节能减排潜力与动力。
(1)经济发展
节能减排的实现程度与经济发展水平息息相关,衡量经济发展水平不仅要用经济总量指标,更要应用单位化的和相对的经济变量。随着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日趋完善,单位量指标能更客观衡量经济发展水平。本体系中经济发展指标主要包括人均GDP、GDP增长率和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三项指标,用其反映经济发展的规模及增长水平。
(2)科技进步
科技进步对能源消费乃至整个生产领域都有重要的影响,要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重要手段是依靠科技进步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本体系采用研发经费投入增长率作为衡量科技进步的指标。
(3)人口素质
人口整体素质直接影响着一个国家及地区的综合实力,而节能减排观念的树立以及良好生活工作习惯的养成也与劳动者的受教育程度密切相关,故本体系选取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在人口中的比重来衡量劳动者的教育程度,间接体现人口素质水平。 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