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是“传道、授业、解惑”之所;教师,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具体执行者。学校和教师应该认真、踏实地执行和完成“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考试,是“传道、授业、解惑”职责范围以外的行政职责对学生进行检验和考察的事。教师和学校只能“传道授业解惑”,只能“教书育人”,,教师和学校不应该考虑、过问、追求分数。做教师的,上课,该讲的,您都讲到;该分析的,您帮学生分析透彻;该让学生动脑筋的,您认真地启发学生动脑筋;该让学生动手的,您热情地鼓励学生去动手。总的一句话,即“教书育人”应该怎么做,您做教师的就怎么做,“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学生上了考场,自然会考出分数。即使您真诚地、百分之百地付出了教师应该付出的,然而还有个别或少数学生仍然考不出分数,那也不会有人怪您。学生、家长、社会都有“一杆秤”。对于那少数的、个别的考不出分数的学生,我们做教师的完全没有必要责怪、恼怒甚至打骂歧视他们。人,怎么可能一致呢?我们要有科学的头脑、清醒的认识,承认人的差异性;理智地接受:人,这个地球上最高等动物的智慧他有优有劣,理解能力有快有慢,智力开发有早有迟,这一无人能否定的客观事实。老师,您哪有本事改变自然,改变存在于自然界的生命奥秘呢?更不可能作为一个教师,只收优等生而拒教成绩不好的差生。“差生”,作为一个人,他来到这个世界上,他有接受而且必须接受教育的权力。老师,没有权利不要这个不要那个说的权力也没有!不能拿这些话恐吓年幼无知的孩子!要尊重人的权力,对孩子也一样,。任何人都没有权力侮辱、打击、伤害、贻误所谓成绩不好的差生。
我再拿箱子做比喻,刚入学的孩子就等于带着一只空箱子来到学校,我们做老师的给他们教授知识,就好比是往箱子里放东西。你放了各种各样、各门各类的东西以后,你让孩子把箱子打开按您的吩咐取东西。细心的、认真的,他会找会拿能按要求取出要取的东西,而粗心的、不介意的、反映迟钝一点的,他很难按要求取出要取的东西。但我们不能说,箱子里有的你不会拿你就是笨蛋,就是废物,就是傻子。因为门类、式样多,细心的、认真的孩子会分辨能拿出;而粗心的、大意的、也不排除智商落后的孩子他一时半会儿不会分辨所以拿不出,但我们要相信这样的孩子今天拿不出,明天拿不出,甚至于学生时代他都不会分辨都不会拿;但不要紧嘛,他终有一天会分辨能拿得出的。只要箱子里有,只要他小的时候,老师一样不落地将应该放进箱子里的东西都给他放了,他小时候不会拿长大了他自然会,甚至比当时就会的孩子还要会。所以我们做老师的要善待这样的孩子,不能因为他不会拿,就认死了他反正不会拿即不往他箱子里放,让他箱子空着。若如此,这样的孩子就只能带着“空箱子”长大,待他会拿的时候,因为“箱子”是“空的”就真的什么也拿不到而误了终身。教师,不能做误人终身的事啊!而我们现在的“应试教育”,岂止是让“不会拿东西”的孩子“带着空箱子”成长,几乎所有孩子的“箱子里”都不是扎实有序地正常装载。因此,即使“箱子里”是满的,也是虚的、不扎实的,因为基本是从非专业教师那里套购的,乱七八糟地堆积,那不是知识。而且“应试教育”这种形式不是教师帮学生往“箱子里”装“东西”,而是教师强行地、盲目地逼迫学生从“箱子里”往外“掏东西”。孩子一进校门,“箱子里”就得装满了老师需要的“货物”,坐进课堂,要让老师一样一样往外掏,掏给谁?掏给老师自己。老师要在学生的“箱子里”掏出成绩、掏出荣誉、掏出利......所以一旦有孩子没得让老师掏,老师那种火、那种愤怒、那种敌视便直贯脑门,一下就失去了理性,接着粗暴鄙劣的言语、蛮横无理的行为即像炮弹一样一股脑儿向学生和家长倾泻……
我们的党和政府近几年来一再强调要“以人为本”,“构建和协的社会主义社会”这个“人”,这个“和协的社会”竟或略了我们社会中最重要的群体孩子。孩子们在老师的呵斥下、在家长的絮叨声中一天也难闲着地苦苦挣扎在数不清理还乱的卷山题海中睡眠严重不足,是摧残儿童身心健康的首要因素,无休止的练题使孩子享受不到生活的乐趣!其它更别说了。
所以,我们的政府、我们的权力机构要用强有力的措施行政或法律手段来治理、干预老师这种“索取”似的教学心态和教学手段。遏制、杜绝一切不利于甚至是危害孩子成长的所有形式和行为。
为此我呼吁:小学三年级以下的学生绝对不能埋头在习题堆中,更不能三天两头考试。这个阶段的孩子,记忆力强而理解能力尚未成熟;接受事物的情感强而辨析、认识能力弱;新鲜感强但自我约束、注意力集中性差。针对学生的上述特点,无论是“教书育人”的学校,还是“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包括生儿育女的家长都应该紧紧地抓住、严格地利用好这个年龄孩子的黄金时段,扬长避短、取优劣汰。 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