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经济管理 > 教育管理论文

结合岗位要求锤炼师范专业创新的职业技能_教师

时间:2013-05-02  作者:卢文丰

论文导读::这样才能切实提高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结合岗位要求锤炼师范专业创新的职业技能。
论文关键词:师范,教师,技能,特色
 

我国人口出生率的下降使基础教育生源递减,其师资的需求量随之减少,但同时人们对子女的教育倍加重视,对优质教育及优秀教师的要求与日俱增。基础教育早把新课程改革作为突破口和关键点进行着从素质教育口号到观念及行动等全方位渐进式的变革。而现在基础教育的教师岗位只要持有教师职业资格证均可参加上岗考试,很多师范类专业不踏着基础教育的改革步伐,不加强自身的内涵建设,已不具有不可替代性。怎样铸就具备较高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的优秀教师?作为培养基础教育师资的师范教育类专业在学生的教育培养上必须和基础教育“牵手”,以岗位为路向和尺度,切实为深入推动基础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变革培养高素质及高职业技能的后备力量。虽然教育教学“是一门艺术,但没有技术就没有艺术。或者说首先是技术,终究是艺术。是从技术开始,走向艺术境界,以技术做基础,以艺术为巅峰。”[1]师范专业知识的培养一直以来是师范教育的强项,虽然由于种种原因导致生源素质不如从前,但加把劲儿夯实这一基础性工作,不难保证有志于教师职业的学生专业文化知识的提升;扎实全面的教师职业技能的培养训练却因棘手而与基础教育发展需要相比显得弱势,致使学生就业的自信心、竞争力及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常常受挫。以基础教育教师岗位为尺度和路向,进行了创新性的教师职业技能培养训练和考核的建构工作,包括全方位及全程性的从要求到措施到具体的训练策略方法再到考核办法,把它作为师范专业内涵建设和特色建设的重要策略。

近年来我国基础教育由堡垒般的应试教育向宽阔鲜活的素质教育天地的转型做了许多开掘垦殖的工作,已渐成大势,新课程改革是此起彼伏,也有了相当的突破,人们对优质教育和优秀教师的期待有增无减,还有基础教育教师职业上岗机制的市场化,信息时代的基础教育生素质的提高等等,都显出了教师专业文化知识的提高和职业技能的提升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基础教育教师陈陈相因、按部就班的教学已不能适应现代的教育教学以及促进现今学生的成长成才。现代教育技术快速发展,基础教育教材也在不断更新变化,基础教育教师不仅要具备很强的教育教学能力,还应具有变通研究能力;课堂也不再仅是狭窄的简易的粉笔黑板加课本的传授知识的“讲堂”:师生互动和教学相长,传统教学方式和多媒体现代教学方式融合教师,学科知识教育和素质教育互进等,使教师必须是“成长性”的,而不应是“终结性”的。不同于高校教师,基础教育的教师不仅仅是知识广博的人,更应该是职业技能含量很高的人。现代基础教育教师教学生知识容易,教学生智慧难;教学生学会容易,教学生会学难;教学生成长容易,教学生成才难,“难”中显现出了教师职业技能的重要性,教师职业技能的训练培养就是师范教育专业需要教学生迎难而上和化难为易的本领。

构建教师职业技能培养训练体系体现专业内涵建设和专业特色发展。招生、就业的市场化姿态,使我们的专业的优势和竞争力必须体现在培养的学生具备专业文化知识的不可替代性和职业技能的特殊优势。这一向度促使我们必须和学生未来的职业岗位更严格的对接,以职业岗位的需要打造师范生毕业就能站住讲台,站稳讲台。教学要由课堂教学管理拓展到课内课外和校内校外的广阔的专业文化建设,把传统的课堂传道授业场所改变为容知识传授和职业技能训练为一体的实践训练场地,建立一支集职业技能教学、训练指导和考核的教师团队,课程建设上淡化学科的艰深性,强化素质培养和职业技能训练的模块性和关联性。探索把大学课程内容连接、覆盖和吸纳基础教育的课程内容,教学方式上把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和措施在大学课堂教学中体现,加强教师教学的示范性和学生学习的训练性。

基础教育转型时期,优秀的基础教育教师要具备对教育教学内容方式、学生成才及自我成长驾轻就熟和举重若轻的品质。这些品质需要较为厚实先进的教师职业技能做保障,而包括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在内的这些品质需要在专业学习阶段营造的专业文化氛围里练就,即需要教师精心引导、良好的教学训练条件、同学相互促进的平台、专业学习的文化氛围等。学生在校期间,倘若练就了突出的教师职业技能等优秀的教师品,并能形成一个“多能”的可变的架构,在岗位教育教学上施展、感悟、深化和再升华。这样的教师才是成长性而不会是终结性的教师,这样的师范生才能成为未来的优秀教师,去推动基础教育改革向前迈进。

在深入研究国家和地方权威教育机构对基础教育教师培养目标要求,特别是对基础教育教师教育教学工作内容及过程的研究把握,我们确立了师范生十六项小学教师职业技能标准体系,它包括良好的普通话应用表达技能、出色的书写规范汉字技能、富有现代教育教学理念和方法的教学设计技能、具备较为深广的文化知识底蕴的学科课堂教学技能、现代多样性和个性化的多媒体教学应用技能、学科课外活动实现学生素质教育拓展的组织指导技能、具备较为宏阔视野和创新思想的教育教学研究技能、具备现代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青少年儿童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技能、出色的与家长共建及沟通技能、现代教育教学应用文写作技能、手工和电脑基本绘画技能、艺术(舞蹈、声乐、器乐、简笔画)特长、体育特长、文学创作特长、英语口语及奥数特长等。

十六项教师职业技能的考核标准和培养训练措施实行动态的管理,每一学年逐项和学生代表、行业专家及专业教师展开研讨,不断以最新的小学优秀教师的职业技能标准比量出色师范生应然的标准论文开题报告范例。例如普通话运用表达技能的测试,我们结合《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和优秀小学教师教育教学语言表达标准,从发音、语调、语速、语言规范、逻辑性、修辞性及成效性等确立出色的师范生语言表达标准为:①普通话发音准确、规范,吐字清晰、圆润、流畅;②语调要有抑扬顿挫及升降的变化,语言表达生动,体现语感;③口语表达语速适中,以每分钟200~250字为标准;④口语表达用语规范,准确,能充分表达作为一个教师的意图,并且话语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和感情色彩的变化;⑤口语表达要有逻辑性,知识的阐述论证要详细严密,环环相扣;⑥能综合运用各种修辞语言技巧,准确地传达一定的思想情感。⑦朗读朗诵吐字清晰准确,生动流畅,恰当而充分地表达所读诵内容的思想感情;⑧公共场合讲话内容向上,并能感动人,表达流畅生动,感情朴实真诚,态势自然得体;⑨日常交谈和一堂课做到说服、评论、指导、复述、描述、概述、评述、解说等准确到位、生动简练,富有成效。

每一项目可有秩序地分学期逐一考核,考核分优、良、中、合格、不合格。十六项测试考核标准综合起来体现了一个基础教育优秀教师从业尺度和发展路径,它也是一个师范生求职上岗最能在举手投足间显示其专业优势所在。

各项教师职业技能标准的训练实施是动态的和创新的过程,训练实践提出“八结合”的基本原则:教师教学指导和学生全面训练相结合;宏观的教学管理和微观的教学方式相结合;课内课程教学和课外第二课堂相结合;学科教学和专题讲座辅导相结合;集中训练和小组及个人分散训练相结合;校内实训和校外实践相结合;专业教育和岗位体验相结合;项目小组考查及专项活动竞赛相结合。为此,有些项目我们在课程中渗透,有些项目结合学生自治协会进行发展训练,有些项目专项指导和训练,有些项目不同专业或不同年级互助,形成了立体交叉式的训练特色。具体做法如下:

1.编制《师范技能训练培养及考核手册》,作为纲领性的文本,师范专业的师生人手一册。它对十六项技能的考核要求、测试标准、训练措施、测试形式、测评时间和成绩记载等作了简略、明确的规定。对新生发放并进行一次专题讲座动员,然后让新生观摩老生相关项目的训练和考核。接下来,六个学期进行各个项目逐项有梯度地全程性训练,每学期有步骤地分项考核,每个学生的考核成绩填入各自持有的报告书教师,对没有达到良好以上的同学进行回炉训练,直至考核达到良好以上为之。

2.教师组成了十六个训练指导和考核小组,根据手册规定建立各项技能考核方案或试题库。对应训练项目学生成立相应的口才训练、写作训练、多媒体课件制作、音乐舞蹈等自治协会,由考核小组教师担任协会指导教师,各协会策划各种竞赛活动、讲座、座谈交流、组织检查各班级训练情况及宣传工作;鼓励各个协会创办自己的手抄报或编辑内部刊物,营造一种良好的专业特色文化氛围;同时各学生协会辅助教师考核工作。各班级设一名副班长联系协会具体负责本班技能训练的落实。职业技能训练师生全员参与,日常训练表现优异和在技能竞赛活动中取得名次或探索总结出创新的训练方式方法并形成论文的同学,计入考核成绩。把训练、活动和考核相结合,考核的既定性和现场性结合,体现文化趣味和实际目标以及学生为主体和教师主导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的理念。

3.学科课程教学的渗透。专业教师教学必须熟悉了解基础教育相关课程教学内容,课程教学时尽可能地渗透基础教育课程内容,以此引导学生了解熟悉基础教育教学的课程内容,让学生在学习大学专业课程时,也学习基础教育的教学内容,熟悉了解岗位的工作内容也是职业能力的表现之一;教学方式上,要求把专业教师一定的基础教育教学示范性作为教研内容研讨,减少脱离职业岗位需求的“一讲到底”的状态。专业教师要走进基础教育课堂,搭建和他们共同研究教学和科研的平台,和他们共同研究课题,共建精品课,共同研发校本课程,使专业教学渗透了一定的基础教育新课标的教学样式。课堂发挥教师和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形成教师、学生和课程共生共荣的机制。

4.校内实训和校外实践结合。发挥校内微格教室、画室、琴房、音乐合唱指挥训练室、舞蹈室等实际训练功能和每学年一周的校外实习基地见习和最后的实习实践锻炼作用,把第二课堂的实际训练和社会实践锻炼相结合。抓住职业技能训练的落脚点——学生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在统一安排训练的基础上,鼓励各专业各班各同学发挥自主创造性——自我个人训练和自我组织训练,根据总体训练要求制定班级和个人训练计划,包括早读晚修训练,班级职业技能小组训练,各专业各班级学生自发组织的各种职业技能比赛训练活动。各专业及高低年级利用各自的优势,形成薪火相传的“一对班”、“班对班”的帮扶训练,同年级同专业开展经常性的职业技能交流和对垒赛,这些训练大多在实训室进行。利用见习和实习的机会全面展示和锻炼自己各方面的职业技能,比如帮见习、实习学校打造各个文化特色校园,在举办儿童体操比赛、办版报宣传栏、朗诵比赛、作文大赛、说课讲课比赛的宣传策划等等方面都深受见习、实习学校的好评。有的专业和班级还利用这种亲密接触的机会拓展式地开展了周六周日针对性的优质优秀家教活动和周末、假期中小学生主题活动营等。


[参考文献]
[1]课堂教学的技术和艺术[N]. 现代教育报,2010-9-29.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高校教师教育技术院本培训模式的探究_院本模式
下一篇论文:教师在英语应用文写作项目化教学中的作用_教育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分类
电子商务论文 人力资源管理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管理学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网络营销论文
经济学论文 客户关系管理论文
酒店管理论文 物流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金融论文
教育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广告设计论文
相关教育管理论文
最新教育管理论文
读者推荐的教育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