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不采用酸、碱化学药剂进行再生超滤膜,无需对有污染的化学废水进行收集、存储及处理,且浓水可以回用;系统排污物很少,保护环境。
(4)连续再生方式也简化了操作,无需设置再生系统操作人员。减少了人工费用。
EDI采用2套,每套由3个模块组成,单套出水量7.5m3/h,回收率90~95%,配套浓水循环泵及清洗泵,监控仪表均为进口设备。
3 经济效益分析
新水处理站,一期工程投资7600万元,二期工程投资1300万元。据测算,制备脱盐水、除盐水及精除盐水,采用离子交换法与膜处理法、EDI法相比一次投资基本相同,运行费用后者较前者少,且处理站规模越大,节约的运行费用就越多。一期工程年节约运行费900万元,二期工程年节约运行费450万元,两期工程合计年节约运行费1350万元,即不到7年就可收回全部投资。处理站规模越大,节约的运行费用就越多。
一期、二期工程从建成到现在,多年的运行证实,不仅产生了较大的经济效益。为包钢薄板厂热扎和冷轧薄板生产线提供了合格的去离子水,而且积累了一定的运行数据,在包钢水处理领域属首创工艺技术论文开题报告。在黄河上游针对黄河水质采用上述先进工艺技术也起到了示范作用。对类似水处理工程在工艺、设备、选材、自控等方面有一定的鉴借价值。在提高产水水质水量、减少环境污染、提高设备利用率等方面也具有成功的运行经验可供参考。
4 小结
新水处理站虽然取得了较好的运行效果,但在今后类似工程设计中需要注意如下问题:
(1)超滤膜作为预处理的终端设备,出水水质可达到反渗透进水要求的SDI﹤4、CODMn﹤1.5mg/L水质指标,但出水量特别是稳定出水量在设计中要考虑安全系数为1.2比较妥当。否则由于超滤膜组件并联数较多,加之冲洗用水,出水量达不到标准产量,同时冲洗后水应回收到预处理的澄清池继续后续处理,提高整个水处理系统的水回收率。
(2)水温对超滤膜及反渗透膜特别是超滤膜的出水有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原水为黄河水,水温变化幅度在2℃~28℃之间,低温时膜组件出水量有明显的下降。因此,低温时一定要考虑水的加热。通过该工程近几年的运行证实超滤膜,水的加热温度应在20℃~25℃为好。这样不仅能保证超滤膜的出水量较为稳定,而且超滤膜的出水水质能够达到进反渗透膜的要求,同时也能增加反渗透膜的出水量。
(3)EDI膜(电除盐)块制备精除盐水在包钢尚属首次应用,因除盐水水箱属开式系统,水箱除盐水与大气接触,运行中由于微生物、灰尘颗粒的进入,在EDI膜面、交换剂表面积累污物,使其再生能力下降,甚至使其再生能力消失,出水水质降低。在今后类似工程中一定要考虑EDI整个系统的全封闭运行,才能使这一先进水处理技术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4)全膜水处理技术是新型的水处理技术,超滤膜和反渗透膜核心是用物理方法取代传统的活性炭过滤及离子床交换法,EDI是以电化学法取代混合离子床交换法。工艺过程单一,运行连续稳定,易实现自动化控制,整个系统产水效率高。工程占地面积小,运行成本低。因无需酸、碱液再生剂的用量,大大减少了酸、碱废液对环境的污染,可实现制水过程较为清洁运行的目的。但是要注意,膜分离技术和化学离子交换法技术都比较成熟,要根据不同的水体,不同的产水水质和水量来确定具体的工艺路线更为妥当。
参考文献
1《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二版编委会.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4册:工业给水处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