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分段进水生物脱氮工艺的特点   (1)脱氮效率高 分段进水A/O工艺对氮的总去除率 包括两部分,一是剩余污泥排放去除的氮量  ,二是硝化、反硝化去除的氮量  [4]。即  (1)
    (2)
 式中: —进水总氮的质量浓度,g/m3; A —剩余污泥中的氮含量,g[N」/g[SS]; XE —剩余污泥的质量浓度,g/m3; QE —剩余污泥的排放量,m3/d; Q —流入反应器的水量,m3/d。 以图3—3为例,分段进水A/O工艺在碳源、溶解氧等反硝化、硝化条件良好的情况下,反硝化脱氮部分的去除率为:  (3)
 式中: r —回流污泥比,%; n —反应器段数。 反应器级数越多,脱氮效率越高。可见分段进水A/O工艺可以在常规活性污泥回流比下,不需硝化液回流,就可获得较高的脱氮效率。实验表明,NH3-N的平均去除率为82.5-96%。 (2)节省基建投资 对分段进水A/O工艺反应器进行M LSS质量平衡计算,对于最后一段可以得到以下表达式:  (4)
 式中: Xn —最后一段好氧池的M LSS的质量浓度,即进入终沉池的M LSS的质量浓度,mg/L; Xr —回流污泥M LSS的质量浓度,mg/L。 同理,对反应器其余段可得出各段混合液浓度表达式:  (5)
 式中:  —第i段好氧池的M LSS的质量浓度,mg/L;  —流入第m段反应器的水量,m3/d。
 由式(4)、式(5}可知,在反应器出水M LSS不变的情况下,分段进水A/O工艺比一般前置反硝化工艺的污泥平均浓度要高,在其它条件不变时,反应器容积可减小,因而节省基建投资。 (3)降低运行费用 由于好氧区硝化液直接进入下一级缺氧区,不需要设置硝化液回流设施,即无内回流。而对于传统A/O工艺,除50%——100%污泥回流外,还需200%——300%的硝化液回流。K inraku ji-cho等通过对分段进水缺氧/好氧活性污泥系统的研究指出,采用分段进水具有低能耗的特征,由于系统不需硝化液回流,仅需50%左右的污泥回流,因此回流系统能耗降低70%左右。实际运用中,可根据季节、进水水质及水量的变化调整分段进水的流量分配比例,取得较为理想的出水效果。 (4)碱度满足要求 由于采用分段进水,硝化、反硝化间歇进行,硝化过程中被消耗的碱度,在反硝化过程中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补偿,这样在整个系统中,碱度不会发生很大的变化,pH值基本上能维持在7—8之间,这非常接近于同步硝化反硝化,在整个脱氮过程中一般不需要再补充碱度。 (5)抗冲击负荷强 由于分段进水反应器内混合液流态界于平推流与全混流之间,属于非理想流反应器,在运行方式上为“整体推流,局部混合”。另外,该工艺还可以根据进水量、水质特性和环境条件的变化,灵活调整运行方式,因此与传统A/O工艺相比,能较好的承受冲击负荷。实验表明,即使进水的COD、SS、NH3-N、TN波动较大,出水水质也可以保持相对稳定,TCOD、SCOD平均去除率分别在90%和84.5%,出水SS值一般不会超过10mg/L。 不同地区,污水温度也不同,为了达到有效节能的污水处理,可以根据活性污泥新标准法作调整。当水温低于10℃时,可选择AOOO工艺,15℃~30℃时,可选择AOAO工艺,30℃以上时,可选择AAOO工艺,进行有效的季节性工艺调整[5]; 选择生物除氮,除COD,加PAC药剂脱磷。除磷使用药剂和水量的比例为0.01%,去除率可达90%以上,从而一次性达到脱氮除磷、去除COD的目的; 经过4个月的运行调试以后,该处理系统的出水水质达到了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排放标准。 参考文献[1]郑兴灿.城市污水生物除磷脱氮工艺方案的选择研究[J].给水排水,2000,26(5):1-4.
 [2]吴燕,安树林.废水除磷方法的现状与展望[J].天津工业大学学报,2001,20(1):74~78
 [3]蔡文正.日本水体污染的现状与对策[J].世界环境,1988,2:15~18
 [4]曹国民,赵庆祥,高广达.生物除磷脱氮工艺技术研究[J].中国环境科学,1996,16(1):68~72
 [5]H.Y.Chang,C.F.Ouyang.Improvement of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removal in the anaerobic—oxic—anoxic—oxic (AOAO )process by stepwise feeding [J].Wat.Sci .Tech.,2000,42(3/4):89 94.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