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科技论文 > 化学论文

“五氧化二磷使乙醇脱水”实验方案的调研报告_断键

时间:2012-06-27  作者:李先栓
磷酸与乙醇形成磷酸氢乙酯的反应,必须有五氧化二磷,聚磷酸、焦磷酸,POCl3,PCl3为磷酸化剂等强吸水性物质的存在[16]。P2O5吸收水后变成磷酸,而磷酸是没有吸水性的,因此[实验4]中P2O5的加入量必须与乙醇等摩尔(C2H5OH/H3PO4/P2O5的摩尔比为2∶1∶2)。

3.4 P2O5催化乙醇脱水需要磷酸,成稀需经磷酸氢乙酯中间体的实验证明

磷酸氢乙酯实验7:按[实验1]进行实验,无水乙醇3mL,P2O52g,温度升高170-200℃断键,2次醇洗、水洗后无气体,证明无乙烯(佐证材料[12]);参照[实验6①]、[实验6②],发现在少量水存在下进行反应,能提高乙烯产率(佐证材料:“在少量水存在下进行反应,能提高产物中单酯的质量分数[13])。证明P2O5催化乙醇脱水分两步进行:

第一步,少量P2O5先形成磷酸(无水乙醇则先加磷酸),磷酸与乙醇在P2O5脱水作用下形成磷酸氢乙酯和水,P2O5吸收水转化为磷酸促进酯化反应进行;

第二步,在高温170-200℃磷酸氢乙酯断键成乙稀和磷酸。反应方程式如图2。

资料[12]认为“五氧化二磷也不能够使低级脂肪醇的磷酸酯脱磷酸生成烯”有待商榷,脱水作用只在第一步形成酯时产生,酯断键成稀是没有“脱水、吸水”过程的。资料[1]介绍“磷酸是中强酸,达不到浓硫酸的高酸度,不能使乙醇脱水。它与乙醇反应生成磷酸氢乙酯和磷酸二乙酯,这一点却与稀硫酸性质相似,自然也就称不上是反应的催化剂”,磷酸与乙醇反应生成磷酸氢乙酯和磷酸二乙酯,必须有五氧化二磷或浓硫酸等做脱水剂、吸水剂。

4 探讨与结论:

4.1 P2O5具有脱水作用

P2O5先与水形成磷酸,磷酸与乙醇在P2O5脱水作用下形成磷酸氢乙酯,在高温磷酸氢乙酯断键成稀。可使用95%乙醇与P2O5反应(最低不能少于80%[10]);若使用无水乙醇,适量加入磷酸有更好的效果。

根据P2O5脱水原理(如图2),P2O5吸收水后变成磷酸,而磷酸是没有吸水性的,这与浓硫酸不同。P2O5脱水、吸水后变成磷酸,P2O5的加入量至少应与乙醇等摩尔加入,严格来说P2O5不是催化剂(已变成磷酸)论文网。

4.2 磷酸氢乙酯比硫酸氢乙酯稳定。低温80-90℃不可能产生乙烯气体。

磷酸氢乙酯 由图3可以看出,硫酸氢乙酯中由于硫酸基硫的电负性比磷大,加上双S=O键的共轭作用,硫对醇氧的吸引力比磷大,因此,硫酸氢乙酯中碳氧键C-O易断裂断键,而磷酸氢乙酯中碳氧键C-O不易断裂,比较稳定,可以做到产品合成。理论预测磷酸氢乙酯断键成稀应比硫酸氢乙酯的170℃高,实际测量在170-200℃。低温80-90℃不可能产生乙烯气体。

4.3 P2O5溶解于乙醇,迅速放出大量的热,低温80-90℃产生的气体为乙醇蒸汽。

在未采用回流装置时,五氧化二磷与95%乙醇反应,实验证明低温80-90℃产生的气体为乙醇蒸汽。由于乙醇的蒸发,只能形成少量磷酸氢乙酯。升高温度至170-200℃磷酸氢乙酯断键形成少量乙烯。

综上而言,使用P2O5脱水剂演示制备乙烯的实验,必须在低温80-90℃回流制备磷酸氢乙酯,然后在高温170-200℃使磷酸氢乙酯断键形成乙烯。若直接高温制备,高温使乙醇的蒸发较多,效果甚微;若采用回流装置,则显得整个装置和操作繁重、麻烦。建议使用浓硫酸作脱水剂和催化剂,通过改变浓硫酸和乙醇的体积比(1∶2),减少乙醇的碳化现象[2]


参考资料
[1]王金龙.五氧化二磷使乙醇脱水的实证探索与反思.化学教育,2010,1:69-71
[2]李先栓.演示乙醇两种脱水方式的实验设计和理论探讨.化学教育,2010,6:64
[3]秦丙昌.乙烯制备实验的研究和改进.化学教育,2001,1:34
[4]李双峰.乙烯制取实验改良探究.化学教育,2001,7-8:85
[5]袁加程.乙醇脱水制乙烯新法.化学教育,2003,12:48
[6]袁加程.P2O5做脱水剂制备乙烯实验的研究.化学教学,2004,6:4
[7]冯桂荣.实验室制备乙烯条件探讨.化学世界,2005,10:637
[8]刘波.对乙醇脱水制乙烯实验的新研究.化学教学2007,5:12
[9]王祖浩.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有机化学基础(选修)1第2版,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69
[10]刘克成.五氧化二磷做脱水剂制备丙烯.化学教育,2009,8:56
[11]陆燕海.P2O5催化乙醇制乙烯实验反应条件的探究.化学教学,2010,8:14
[12]刘新民.关于五氧化二磷在乙烯制备中应用的讨论.化学教育,2005,5:61
[13]陈飞.十六醇磷酸酯合成工艺研究.日用化学工业,第36卷第5期,2006,10:331-333
[14]冯雍等.短碳链单烷基磷酸酯的合成.日用化学工业.第35卷第2期,2005,4:75-77,80
[15]章丽娜.磷酸单酯的合成和应用.云南化工第33卷第6期,2006,12:87-89
[16]唐永凡.磷酸酯表面活性剂的合成与应用.石油与天然气化工,1995,1:28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硅基氮化铝薄膜的制备及其表征_AlN薄膜
下一篇论文:“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教学设计_理解记忆素质教育
科技论文分类
科技小论文 数学建模论文
数学论文 节能减排论文
数学小论文 低碳生活论文
物理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网站设计论文 农业论文
图书情报 环境保护论文
计算机论文 化学论文
机电一体化论文 生物论文
网络安全论文 机械论文
水利论文 地质论文
交通论文
相关化学论文
最新化学论文
读者推荐的化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