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导读::“概念、公式、运算”类型的教材教学,常规倡导“理解记忆”法。真正在解题过程中,由于学生基础不牢,多是背诵概念、公式,在解题运算中硬套公式(数学教学常用方法),为了解题、考试而学习(应试教育)。素质教育倡导在教材学习中得到训练,在以后的实践中有能力去解决新问题。以“摩尔质量”教学为例,在“理解记忆”法基础上提出“理解不用记”研究型教学模式,目的是强调“理解”、避免“死记硬背”,克服不理解而记忆的盲目性、不准确性,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论文关键词:科学探究,理解记忆素质教育,理解不用记
[设计理念]
以学生为中心,以科学探究为主线,针对“概念、公式、运算”类型的教材教与学,在常规“理解记忆”基础上提出“理解不用记”研究型教学模式,注重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过程,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体验问题、直面问题,养成良好的解决问题的积极的态度,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物质的量及其单位,了解物质的量与微观粒子数之间的关系;
(2)了解摩尔质量的概念 ;了解物质的量、摩尔质量、物质的质量之间的简单换算。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发现问题、体验问题、直面问题理解记忆素质教育,养成良好的解决问题的积极的态度;
(2)体验问题解决后的快乐,体会科学探索的快乐。在自主运用“理解不用记”中感受学习快乐和成功喜悦,增强学生对学习的反思和自我评价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的概念,摩尔质量及有关换算。
难点:摩尔质量及有关换算。
[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利用探究法、对比法尝试运用“理解不用记” 研究型教学模式。
[教学思路与教学过程]
1.概念由名称字面来理解
[师]:
[引入]
[幻灯]
[评注]点题“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师]:
[幻灯]
描述物质的反应,用个数能很好地说明分子间反应的关系,初中以质量计算的依据是什么?
[评注]:提出旧知存在问题,引发思考新知。
[师]:
[幻灯]
[新授]:[板书]一、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物质的“量”字面含义指物质的多少,可用质量、数量和体积来表达,如1箱苹果也可说12斤或24个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生]:[阅读课文]化学计量中所说的“物质的量”,是一个物理量,一个专用名词,专指数量。“物质的量” 符号“n”,单位“摩尔”,符号“mol”。
[师]:记忆方法: “物质的量”—— 物质的数量。
对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的理解:“摩尔”如同“双”、“打”。“双”表示2个,如1双筷子、1双鞋;“打”表示12个,如一打铅笔。一年12个月,表转一圈12个小时,One dozen。
[幻灯]
[评注]:“理解不用记”—— 物质的量、摩尔等概念由名称字面含义来理解。
[师]:[讲述]国际上规定:0.012kg12C碳原子数目为1摩尔(为什么?)。
理解:即12g12C碳原子数目为1摩尔,如12斤苹果的数目——24个(每个半斤)。
[幻灯]
[生]:解答:碳原子数=0.012 kg /(1.993×10-26kg)≈6.02×1023
[评注]:“纳米秤”称量原子理解记忆素质教育,使学生感受化学科学的神奇。
[师]:“摩尔”是一个很大的单位,由此建立起物质的量与质量(常用单位g)、体积(常用单位mL)在单位上的换算关系(匹配),那么6.02×1023到底有多大呢?我给大家举个例子:
[幻灯]
[生]:解答:6.02×1023粒/(40粒/g×60亿×250kg)
=6.02×1023粒/(40粒/g×60×108×250×103g)
= 6.02×1023/1016= 107,
约为一千万年。
[评注]:让同学们感受6.02×1023数量之大。运用实例将抽象的问题形象化,降低了学生理解的难度。
[师]:12g12C碳原子数目(约为6.02×1023)叫阿伏加德罗常数,表示1 mol任何粒子的粒子数目,符号:NA,单位:mol-1,即NA≈6.02×1023mol-1。
思考题3:12.04×1023个氧气分子物质的量是多少?
[生]:口算得2mol。
[师]:如何列算式?
[生]:12.04×1023/(6.02×1023)=2
[师]:单位怎么带?12.04×1023/(6.02×1023mol-1)=2mol,由此看出,阿伏加德罗常数为什么会有单位mol-1。
由此推出公式:n=N/NA
[幻灯]
[师]:1mol不同物质的粒子数是相同的,约为6.02×1023,由于粒子种类不同,质量不同,1mol不同物质的质量也不同,如10个苹果与10粒绿豆的质量不同。那么物质的量与宏观物质的质量有什么关系呢?
思考题4:1mol12C的质量是多少?
[生]:12g12C碳原子数目为1摩尔,所以1mol12C的质量是12g。
[阅读课文P12]:1molAl的质量是27g,1molH2O的质量是18g。
[师]:
[幻灯]
[评注]:“理解不用记”——理论由计算证明,理解清晰、容易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生]:练习:1molNa原子23g,1molNa+离子23g理解记忆素质教育,1molOH-离子17g,1molNaOH40g。
[师]:如果用12g12C原子数目表示1mol,那么这样的1mol O2分子质量就是32g,1mol CO2分子质量就是44g。
[师]:
[幻灯]
[评注]:解决引入⑵的问题:初中以质量计算的依据。
2.公式由定义理解
[师]:[板书]二、“摩尔质量”概念及有关计算:
“摩尔质量”——顾名思义:1摩尔的质量。
[评注]:记忆:“理解不用记” ——概念由名称理解。
[师]:书面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叫摩尔质量。符号:M。
指导学生理解:单位物质的量即1mol。简称:1摩尔的质量。
1摩尔的质量怎么求解?2molAl物质的质量54g,则Al的摩尔质量是: =27g/mol。
摩尔质量的数学表达式:,单位:g/mol。
[评注]:记忆:“理解不用记”——公式由定义理解。
[生]:[阅读练习]Na原子的摩尔质量是23g/mol,NaOH的摩尔质量是40g/mol。
思考题5:24.5gH2SO4的物质的量是多少?1.5molNa2CO3的质量是多少?
3 计算题运算
3.1 由算式反推公式——确保公式“不用记”能想出来
如题目求1.5molNa2CO3的质量,学生很容易思考:
1molNa2CO3的质量106g,1.5molNa2CO3的质量=1.5mol×106g/mol,
所以公式:m=n·M,
整个题目按要求表达为:
m(Na2CO3)=n(Na2CO3)·M(Na2CO3)=1.5mol×106g/mol=159g。
[评注]:记忆:“理解不用记”——计算题运算时由算式反推公式,确保公式“不用记”能想出来。
3.2 由物理量(概念)单位算出公式——确保公式运用无误
如计算24.5gH2SO4的物质的量是多少?
由质量m求物质的量n,即摩尔数,“质量——摩尔”自然联想摩尔质量M:
由m与M求n,m与M能乘还是能除?看单位:g与g/mol只能是除:n=m/M
整个题目按要求表达为:
n (H2SO4)=m (H2SO4)/M (H2SO4)=24.5g/(98g/mol)=0.25mol
[评注]:记忆:“理解不用记”——计算题运算时公式由物理量单位写出,确保公式“不用记”能运用无误。
[教学反思与设计论证]
1. 反思教学的效果
本节课既有概念教学又有解题的逻辑思维训练,对学生的思维转换要求较高,教学难度较大,因此在教学设计上将概念理解和解题训练两者的有机结合。教学效果中有两方面较突出:一方面是结论性概念的理解有实证材料,如6.02×1023数据的获得和感受数据的巨大、摩尔质量与分子量的关系等都是学生通过亲身计算实践获得理解记忆素质教育,没有将知识直接塞给学生,他们的主体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另一方面,概念、公式、运算的教学,提出“理解不用记”的新型教学模式,克服了学生的畏难情绪,减轻了心理负担,概念不用背、公式不用背、运算更不用背,学生学起来很新鲜,有95%以上的学生能够掌握,个别同学一时反应不过来,经过个别辅导,也能大部分接受。总体教学效果显著,达到了本节课的教学目的。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