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 模型的建立 尝试将MCM求解PERT网络计划的ACI指标引入到模糊综合评判模型,通过活动的ACI将总工期风险“分解”到各类活动,通过分析各类活动的风险,运用两层次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对建设工期风险做出评价。具体步骤如下: (1)确定各活动的关键度指标ACI,对工程项目进行WBS工作分解,构建PERT网络计划,设为PERT网络各实活动集合,![]() 表示第 ![]() 个实活动, ![]() 表示实活动总数,利用MCM求解PERT网络,得到各个活动的关键度指标,记 ![]() ,  表示活动  的关键度指标。 (2)确定工期风险评价集,![]() 表示评价等级的个数,评价等级过少,评价结果过于粗糙,不能为管理者提供足够的信息,评价等级过多,各个等级之间的相近程度较大,不易于区分工期风险,结合实践经验一般将工期风险分为五个等级。 (3)确定工期风险因素集杂志网,首先以WBS工作分解为基础,根据活动的工作性质及影响因素的异同对的各活动进行分类,设![]() ,  表示工作性质相似或影响因素相近的活动的集合,  为第一层因素集,然后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及目前技术水平确定  类活动的影响因素集  ,  表示  的影响因素的个数,  即为第二层因素集,采用问卷调查法得到第二层因素的重要程度模糊集  。 (4),进行第二层综合评判,对中的各因素做单因素评价,得到第二层单因素评价集 ,其中  表示  的影响因素  对评价等级  的隶属度,根据各单因素评价得到评判矩阵  ,以  为基本模型,及  中各因素的权重分配  ,选择模糊算子进行综合评判  ,其中  。 (5)进行第一层综合评判,考虑因素集 ,设 ![]() ,以  为基本模型,  中各因素的权重分配  ,其中  ,选择模糊算子进行综合评判  。  是表示在各类工作不确定性的影响下工期风险对各等级的隶属度。 (6)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或阀值原则,确定工期风险等级。 4 实例 某水电站位于云南省思茅市和澜沧县交界处的澜沧江下游干流上,本文以该水电站其中一个标段工程项目的实际资料为背景,构建实例检验评价模型的可行性、可操作性。 4.1 常规评价方法 常规评价方法是把工程项目作为一个整体来分析风险因素的杂志网,风险因素层次结构如图1所示:  ![]()
 图1 常规评价方法工期风险因素层次结构 根据图1所示,某水电站其中一个标段工程项目的风险因素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风险因素集![]() ,第二层次风险因素集  。 然后利用层次分析法、专家打分法等分别确定各层因素重要程度模糊集,利用单因素评价确定评判矩阵,选择算子,利用二层次评判模型进行工期风险评价。常规评价方法有两点不足之处:(1)每层的因素重要程度模糊集都是人为确定的,主观因素较强;(2)第二层因素集只是对第一层因素集的细划分,各层因素集都没有考虑不同类活动风险因素的差异。 4.2 本文评价方法 (1)确定各活动的ACI 对某水电站其中一个标段工程项目进行WBS工作分解,构建双代号网络计划,该网络计划共323个活动,其中包括276个实活动, 9个里程碑活动,38个虚活动。MCM仿真10000次求解网络计划得到各实活动的ACI,由于篇幅有限,表1列出PERT网络计划的部分活动信息: 
 
    
        
            | 活动代码 | 活动名称 | 头结点 | 尾节点 | ACI |  
            | 1 | 1#施工支洞开挖 | 5 | 9 | 0.002929 |  
            | 2 | 2#施工支洞开挖 | 5 | 10 | 0.009091 |  
            | … | ……… | … | … | … |  
            | 275 | 605-573高程排水洞开挖 | 4 | 13 | 0.005316 |  
            | 276 | 605-573高程排水洞砼浇筑 | 13 | 62 | 0.000516 |  表1 某水电站其中一个标段工程项目网络计划部分活动信息 (2)确定评价集 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结合实践经验将工期风险分为5个等级,即 ![]() 。
 (3) 确定风险因素集 根据WBS工作分解结构,考虑工程实际情况,列出工期风险的影响因素,如图2所示: ![二层次模糊综合评判在建设工期风险评价中的应用 风险因素]() 
 图2 本文评价方法工期风险因素层次结构 图1给出了由各类活动组成的工期风险的第一层因素集 ![]() 及根据各类活动的工作性质确定的第二层因素集  ,用问卷调查法得到第二层因素权重模糊集:  ,  ,  ,  ,  。
 (4) 进行第二层综合评判 采用三角函数来确定单因素评价的隶属度,由专家打分法给出各类活动的模糊综合评判矩阵 杂志网,以  为基本模型,及  中各因素的权重分配  ,采用四次幂平均算子进行综合评判  ,得到如下评价结果: ![]() ;
 ![]() ;
 ![]() ;
 ![]() ;
 ![]() 。
 (5) 进行第一层综合评判 构造第一层综合评判矩阵,![]() ,根据公式利用各活动的ACI确定第一层风险因素集  的权重模糊集![]() ,采用四次幂平均算子进行综合评判:= ![]() ,归一化得  。
 (6) 对工期风险进行评价 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可知该工程项目的工期风险属于“较低”,评价结果与实际工程情况相符。 5 结论 基于各类活动不确定性分析的工期风险评价模型认为工期风险是各类活动不确定性的综合反映,改变了从总体上分析和评价工期风险的思想,将工期风险分解到各类活动,结合工程实际条件,分析各类活动的不确定性,利用MCM求解PERT的数据,通过两层次综合评判,得到对工期风险的评价。实际工程的算例进一步验证了该评价模型的可行性、可操作性。 参考文献
 [1]王卓甫,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理论、方法与应用[M]. 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2
 [2]陈水利,李敬功,王向公.模糊集理论及其应用[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3]毛建平,张望彬.基于模糊综合评判法的工期风险分析.[J]施工技术,2009, 12 (38):358-359.
 [4]齐东海,武永存.用蒙特卡洛法解PERT网络的通用程序设计.[J]大连工学院学报,1987(03):121-125
 [5]盛骤,谢式千,潘承毅.概率论与数理统计[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6]T M Williams. Whatis critical [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ject Management, 1993,(4),11:197-200.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