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弈往往是因为受利益占有欲望的支配。缓解博弈的紧张关系,实行股权激励等激励制度,协调企业主和经理人利益,可以降低代理成本。在两权高度分离的企业中工商管理毕业论文,产权所有者(企业家)与控制权所有者(职业经理人)之间既相对立又相互统一,是一种委托代理关系。由于企业经营存在的不确定性,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和有限理性及利益日标的不完全一致等因素的影响,容易滋生一定的代理风险。因此,在职业化治理过程中,如何处理好他们之间的关系,直接决定着职业化治理的成效。因此,企业应实行股权激励政策,使实际经营者在拥有经营权的同时也拥有部分股权,使经营者的利益与企业的利益相统一。否则,即使企业引进了职业经理人,也难以留住职业经理人。许多案例表明,如果一个企业家不能在股权激励方面使职业经理人的利益和企业的利益相结合,职业经理人就很可能会背叛。
三、民营企业管理职业化机制的完善:企业社会责任的需求
21世纪,全球迎来了由传统企业向“社会责任企业”转变的企业革命时代,我国民营企业管理职业职业化也将进入完善阶段。从内部看,是实质意义上的公司法人治理模式的建立;从外部看,是综合企业自治、政府公共调控、社会监督的民营企业管理化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在完成资本的原始积累后,资产者开始追求政治上的参与权,这是社会发展的规律。同时,随着“有毒奶粉”事件和杭州地铁塌陷等公共突发事件的发生,企业的社会责任引起关注。公共安全和公民权力强调对企业法人进行公共调控,民营企业的社会公共责任进入了彰显期。在这样的背景下,企业管理职业化面临着内部改革和外部保障机制的建立和完善。
在企业主与职业经理的博弈关系中,还存在双方的利益联盟,那就是利润最大化,甚至利用企业谋取非法利益。21世纪初,从美国安然公司6亿美元假账丑闻到美国世界通讯公司38亿美元假账的丑闻暴出且闻,是因为“经营者帝国”中的经理人作假,当董事会发现问题时为时己晚,只好联合作假,有的甚至从一开始就是董事长与总经理密谋作假。在安然丑闻过去后,美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对违反社会责任、侵害相关者利益的企业的惩罚法案。“从整个社会发展来说工商管理毕业论文,‘工具人’时代早己过去,甚至己不是‘经济人’时代。就世界而言,人己进入‘社会人’阶段。”“现在企业的使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即由只对投资者负责,变成了对多者负责,其顺序也重新排列:首先是满足社会的需求,对所有的消费者和客户负责;其次,要同一切合作者结成伙伴关系;再次,要对进行物质变换的全体员工和团队负责;最后才是对投资者负责。也就是说,要对客户忠诚,对合作者忠诚,对员工忠诚,对投资者忠诚,这是‘社会人’阶段企业的新使命。”[3]19-22“社会人”阶段企业的社会责任迫使企业必须关注与国家和公众的和谐关系,关注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注重保持双赢和多赢局面。在此阶段,企业效益最大化遵循“帕累托最优”式原则,是经济效益、政治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整合后的效益最大化。立法也将完善对企业违反社会责任的追究机制。
在21世纪,企业要获得发展,社会责任的承担不容回避。经营管理的合法化和内部治理结构的法制化内化为企业主的主动追求期刊网。“黄光裕事件”后,国美电器正常运转就是一个现代法人治理结构的胜案。“有毒奶粉”事件对法律责任的追查遍及了生产、供货、原料供应和经营决策的整个链条,如果在章程和合同中不对各方权利(力)有明确的规定和约定,事件的处理将累及更多的利害关系人。领先的企业已经将企业社会责任的要求整合到企业的经营治理结构中去,实行真正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以章程来明确约定所有者和经理人的责权利划分,规范管理。
企业家阶层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关系企业的社会形象和盈利预期。因此,企业家社会化程度越高,其对职业经理人的倚重就越多。职业经理人的精英化和专业化,使得这一阶层的市场影响力越来越高,自治化程度也越来越高。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的阶层化和自治化,使得企业规范经营的自治程度愈高。
利用法律手段对企业的社会责任进行规范是我国立法的一个发展趋势。20世纪80年代后,为减少恶意收购浪潮对公司相关者利益的侵害,美国29个州相继修改了公司法工商管理毕业论文,要求经理人员对各利益相关者负责,而小仅仅是对股东负责,从而给子经理拒绝恶意收购的法律依据。国际方而,1999年OECD公布的《公司治理结构原则》也明确指出,“公司治理结构的框架应当确认利益相关者的介法权利”,“公司的竞争力和最终成功是集体力量的结果,体现各类资源所作出的贡献,包括投资者、雇员、债权人和供应商。”2004版的《OECD公司治理准则》大大扩展了对“利益相关者”的定义范围和重视程度。 [4]我国立法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监督和惩罚机制将逐渐严密。以法律手段、行政手段对企业公共调控是推动企业管理职业化最重要的外部力量。
社会公众的监督是企业管理职业化的辅助力量。从有毒奶粉事件可以看出,公众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监督是公民自身安全权利的正当要求,在信息时代,这种监督显得无孔不入。职业经理人受各种外部力量的制约不敢违背自己的职责,保护公众利益和遵守法律,当企业主提出违法要求时,为其自身的长远利益,经理人只能坚持抗衡,从而改变了过去双方自由博弈的局面和结果。
在企业社会责任时代,民营企业管理职业化由企业内部治理到企业自治、政府公共调控和社会监督的完整的机制,进入了民营企业管理职业化的高级形态。
叶冠宇 (1987-- ),男,浙江绍兴人,绍兴文理学院元培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为物流管理。
参考文献:
[1]叶国灿.职业经理制:家族企业管理制度创新的必然选择[J].求实,2005(10).41-43.
[2]李振明.关于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三个理论问题[J].决策借鉴,2001(3).2-5
[3]唐丰义.市场经济与人本主义.经济学家茶座(第2辑)[M]. 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0.19- 22.
[4]马力、齐善鸿.西方企业社会责任实践[J].企业管理,2005年(2).108-109.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