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表 2 计量结果
Lny
|
方程(1) 方程(2) 方程(3) 方程(4)
|
Lnk 0.43(9.32) 0.32(11.6) 0.45(10.085) 0.34(8.76)
Lns 0.23(2.01) 0.02(0.36) 0.265(3.86) 0.03(0.48)
Lns*stru 0.05(0.44) -0.13(1.33)
Lns*hr 0.31(4.53) 0.39(3.95)
Lns*instit 0.00715(0.26) 0.015(0.67)
c 2.70(10.1) 3.58(15.77) 2.60(28.01) 3.59(15.169)
ar(1) -0.60(2.9) -0.59(2.57)
|
Adjusted-R: 0.998 0.998 0.998 0.998
F-statistic 3827.2 4167.364 3793.315 2763.059
D.W. 1.94 1.946 1.86 1.998
|
五、结构与制度的VAR动态实证和脉冲响应分析
由于在上面的分析中出现了结构与制度门槛效应不确定的情况,所以我们继续就这两个因素运用不同实证方法进行深入研究。又由于各变量与增长之间的关系是双向的,因而我们采用了VAR模型,其常被用来分析变量之间的互动关系。为防止“伪回归”的出现,需要对这三种数据进行单位根检验(图表3),所有变量水平项都是非平衡的,但它们的一阶差分都是平整的,因而可以进行VAR模型实证分析。
图表 3 单位根检验
变量
|
(C,T ,K)
|
ADF值
|
1%临界值
|
10%临界值
|
结论
|
Lny
|
(C ,T, 0)
|
-3.192
|
-4.728
|
-3.325
|
不平稳
|
Lns*stru
|
(C, T ,0)
|
-4.323
|
-4.728
|
-3.325
|
不平稳
|
Lns*instit
|
(C, T ,0)
|
-2.883
|
-4.572
|
-3.287
|
不平稳
|
△Lny﹡﹡
|
(C ,T ,1)
|
-3.577
|
-4.80
|
-3.342
|
平稳
|
△Lns*stru﹡
|
(C, T ,1)
|
-4.811
|
-4.80
|
-3.342
|
平稳
|
△Lns*instit﹡
|
(C, T ,1)
|
-6.059
|
-4.80
|
-3.342
|
平稳
|
注:C、T和K分别表示常数项、趋势项和滞后项;﹡代表在1%临界值下有效,﹡﹡在10%临界值下有效;△代表一阶差分。
在前面ADF单位根一阶检验通过的基础上,我们以y、s*stru和s*instit建立VAR自回归模型。确定滞后期是关键,经过多次实际试验,最后确定滞后阶数为2,即VAR(2)模型。调整后的R值显示整体拟合度较好门槛效应VAR,且残差通过ADF检验。具体结果见图表4,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当期y与上期s*stru成正相关,但与上一期s*instit成负相关,再向前推一期,与两个因素都成负相关。因而说明上期经济结构对服务贸易的当期外溢效应影响是积极的,而制度方面的影响是不明显的。具体来看,结构方面可能是由于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比重的不断增加,从而导致经济结构更有利于服务贸易的外溢效应的发挥论文网。而制度方面,可能由于20世纪90年代之后进步程度一直有限,因而导致其对服务贸易的外溢效应为负,反而起到阻碍作用。另外,我们也可以同时观察到结构与制度门槛因素与上(t-1)期y关系系数较大,但与t-2期y关系却为负。由此引发了我们一个疑问,以往的经济增长有没有对结构与制度这两个因素产生提升作用呢?这是需要仔细分析研究的一个问题,属于本文内容之外了。
图表 4 VAR模型
 
在VAR模型的基础上,我们可以用脉冲响应分析方法再一次对经济结构和制度因素的门槛效应进行实证研究与判断。结果图表5所示门槛效应VAR,左图表示当经济结构受到外部冲击时,经济结构因素经过短暂的正面影响之后接下来从第三期开始陷入长期负面影响;右图表明当制度受到一外界冲击时,从第一期就处于负面影响,而且一直持续。综合两图,我们可以看出在长期内中国的经济结构与制度仍起到相当制约作用。
图表 5 脉冲响应图解

六、结论与建议
服务贸易外溢效应的发挥受到门槛因素的促进或制约。本文从经济结构、人力资本及制度进步三方面进行了实证研究,当然还有其他一些门槛因素,但这三者可能是最关键的。首先,经济结构因素呈现出比较混乱的局面,但总体来说,负影响的可能性较大,说明由于我国经济结构升级的滞后,对服务贸易外溢效应的发挥起到不利作用。其次,人力资本因素一开始就通过实证检验,其对服务贸易外溢效应具有较大的积极影响。可能是因为服务贸易效应的发挥需要一定的人力资本为基础,而国内自20世纪90年代的高校扩招为整个社会提供了更多的高素质人力,从而有利于外溢效应的充分展示。第三门槛效应VAR,制度因素也呈现出比较不确定的局面。但总得来看,可能对服务贸易外溢效应的发挥不是很有利论文网。正是由于制度因素本身的复杂性,因而变量难以选取,导致了其结果不是很具有确定性。
根据我们所能掌握的实证结果,现给出如下建议:(1)在经济结构方面,加大发展现代性服务产业,尤其是知识型服务的生产与创新。当前我国服务业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不高,其中消费性服务业又占很大部分,具有高附加值服务的制造能力与产业化与世界服务强国差距还很大。为此,对生产性服务产业的生存与发展国家应从资金与政策方面提供良好的宏观环境,鼓励民间资本投入服务行业,增加竞争力以提高效率。从而可以逐渐改变或减轻门槛制约状况。(2)在人力资本方面,应继续深入教育体制改革。实证表明,人力资本的提升有利于外溢效应的发挥。因此,从教育摘要继续推进和加强制度方面的改革。
参考文献
[1]Francois, J. (1990). Producer Services,Scale and the Division of Labor, Oxford Economic Papers 42: 715-729
[2]Hoekman, Braga. (2006). Trade in Services at 25: Theory, Policy and Evidence, mimeo, World Bank.
[3]King, R. G. , and Levine, R. (1993)Finance, Entrepreneurship, and Grow th: Theory and Evidence, Journal ofMonetary Economics, 32, pp. 513 - 542.
[4]Mattoo, Aaditya, Randeep Rathindran, andArvind Subramanian(2002), “Measuring Services Trade Liberalization and itsImpact on Economic Growth: An Illustration,” World Bank Policy Research WorkingPaper No. 2380.
[5]Mattoo, A., R. Rathindran and A.Subramanian (2006). Measuring Services Trade Liberalization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