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毕业论文 > 工商管理毕业论文

R&D、技术进步与就业_D支出

时间:2012-07-01  作者:佚名
近年来,我国学者童光荣、高杰(2004D支出,2005a,2005b,2007)等对政府R&D支出与就业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特别是对政府R&D支出乘数效应、政府R&D支出对企业R&D支出诱导效应等的研究具有创新性。

三、变量选取与测算

(一)变量选取

本文旨在研究R&D活动对就业的影响,所选分析对象是中国经验数据,因此,选择R&D支出指标和就业水平指标,直观探讨两者的关系。

1.R&D支出指标

国内学者对有关R&D投入的研究通常将R&D投入的当期值及其滞后项纳入分析框架,借鉴Griliches(1980)、Coe和Helpman(1995)等人的研究成果,笔者认为技术进步主要取决于前期研发的积累。因此,本文在进行实证分析时,采用R&D资本存量数据(计为rd)。《中国科技统计年鉴》中涉及到研发活动的主要有四组指标:国家财政科技拨款、科技经费筹集额、科技经费内部支出额及R&D经费,本文相应地选取R&D经费作为计算R&D资本存量的基础数据。相关数据如下表所示:

表1 1991-2009年我国R&D经费支出的当期额

亿元

年份

R&D经费

年份

R&D经费

年份

R&D经费

1991

159.46

1998

551.12

2005

2449.97

1992

198.03

1999

678.91

2006

3003.1

1993

248.01

2000

895.66

2007

3710.2

1994

306.26

2001

1042.49

2008

4616.0

1995

348.69

2002

1287.64

2009

5802.1

1996

404.48

2003

1539.63

单位:亿元

1997

509.16

2004

1966.3

数据来源:中国科技统计年鉴。

2.就业水平指标

就业人员指在16周岁以上,从事一定社会劳动并取得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的人员[③],由于该指标反映了一定时期内劳动力资源的实际利用情况,因此,本文直接选取就业人员作为就业水平指标(计为jiuye)。具体数据如下所示:

表2 1991-2009年我国就业人数

万人

 

年份

就业人数

年份

就业人数

年份

就业人数

1991

65491

1998

70637

2005

75825

1992

66152

1999

71394

2006

76400

1993

66808

2000

72085

2007

76990

1994

67455

2001

73025

2008

77480

1995

68065

2002

73740

2009

77995

1996

68950

2003

74432

单位:万人

1997

69820

2004

75200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

(二)变量测算

期的R&D存量等于前期所有R&D支出的现值与期资本存量的现值之和,即:

技术进步(1)

其中,期的R&D资本存量,为滞后期,为R&D支出滞后贴现系数,为R&D支出,为R&D资本存量折旧率。借鉴吴延兵(2006)的研究方法,假定平均滞后期为;则公式相应转化为:

(2)

技术进步(3)

由式(3)可知,R&D资本存量主要取决于以下四个变量:为消除价格变化因素的R&D价格指数;当期R&D支出;基期R&D资本存量;折旧率

I.R&D价格指数:借鉴朱平芳和徐伟民(2003),吴延兵(2006)D支出,谢兰云(2010)等人的研究方法,将R&D经费投入分为劳务费、原材料费和固定资产投资费三部分,以各部分所占比重为权重,并分别以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及固定资产价格指数为价格指数,以1991年为基期计算我国R&D价格指数,计算公式如下:

(4)

其中,表示R&D价格指数,表示研发支出中各部分所占权重,表示各部分的价格指数;

II.的选取:结合表1所列数据,以1991年为基期,按R&D价格指数平减得到可比数据[④]。

III.基期R&D资本存量:通过对1991—2009年当年R&D支出数据的考察,本文选取了固定年均增长率,即,相应地代入公式(3),则基期R&D资本存量可以表示为:技术进步

IV.折旧率:本文选取目前通用的15%的折旧率论文格式。

根据以上数据处理,计算1991-2009年本文所用相关数据汇总如下表:

表3 R&D支出相关指标及就业水平指标

1991年为基期

 

年份

就业人数

(万人)

R&D存量

(亿元)

R&D流量

(亿元)

消除价格因素R&D流量(亿元)

1991

65491

583.03

159.46

159.46

1992

66152

677.18

198.03

181.60

1993

66808

761.84

248.01

186.24

1994

67455

844.16

306.26

196.6

1995

68065

916.93

348.69

199.39

1996

68950

1002.36

404.48

222.97

1997

69820

1131.13

509.16

279.13

1998

70637

1271.27

551.12

309.81

1999

71394

1469.93

678.91

389.35

2000

72085

1757.24

895.66

507.8

2001

73025

2088.08

1042.49

594.43

2002

73740

2517.59

1287.64

742.73

2003

74432

2012.85

1539.63

872.9

2004

75200

3621.34

1966.3

1060.42

2005

75825

4361.15

2449.97

1283.01

2006

76400

5247.23

3003.1

1540.25

2007

76990

6301.36

3710.2

1841.22

2008

77480

7585.73

4616

2229.57

2009

77995

9171.03

5802.1

2723.16

为消除直接回归造成的多重共线性,在实证分析中均对个参数进行了对数化处理。

四、实证结果及分析

(一)基于传统观点的中国经验数据检验

为消除序列自相关的存在,避免最小二乘估计的参数估计量失效,首先需要进行序列相关性检验。回归结果如下:

表4 回归结果

 

变量

系数

T统计量

P值

lnrd

0.064335

17.86117

0.0000

c

10.69537

389.4922

0.0000

R2:0.949408 A-R2:0.946432 F统计量:319.0212

估计回归方程残差序列的Ljung-BoxQ统计量,以此检验序列的相关性:

原假设:序列不存在p阶自相关

备选假设:序列存在p阶自相关

自相关Q.png

图1 残差序列相关图

图中虚线间的区域是正负两倍于估计标准差所形成的,如图所示,一阶自相关系数和偏自相关系数拖尾,且Q统计量前3阶的P值均小于5%,说明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拒绝原假设,残差序列存在自相关。

表5 LM检验结果

 

F统计量

7.903060

Prob.F(2,15)

0.0045

Obs*R-squared

9.748591

Prob.Chi-Square(2)

0.0076

另有LM检验可知,F统计量、统计量在5%的显著水平下拒绝原假设D支出,回归方程的残差序列存在自相关。

由以上分析可知,回归方程的估计结果无效。为消除序列自相关,加入一阶滞后项,经检验依然存在自相关。基于传统观点的分析模式无法解释R&D支出对就业的影响,本文认为造成计量结果出现偏差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理论方面:基于新增长理论的研究方法过于强调R&D支出、知识、人力资本等的影响,忽视了劳动、资本等生产基本要素;

(2)实证方面:缺乏对处于技术劣势国家基本情况的考察。

本文以下将结合发展中国家的实际情况对R&D活动与就业之间关系进行理论与实证方面的拓展。

(二)基于技术劣势的分析框架

1.基本观点

(1)R&D活动在资本要素方面的作用主要体现在资本深化及设备多样化,对于处于技术劣势的国家,该效应发挥主要作用;

(2)R&D活动主要是通过溢出效应提升人力资本水平,而对发展中国家而言,由于普遍存在劳动力过剩,企业获得用工成本较低[⑤],通过深化分工可以弥补人力资本不足的劣势,但同时会在长期内抑制人力资本水平的提升。

(3)后发技术国家倾向于技术模仿[⑥],对于一个适合技术模仿的制度安排,在R&D资本存量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情况下,会成为制约技术发展的瓶颈,技术进步、经济发展进入停滞状态。

基于以上观点,本文认为,R&D活动的就业效应呈现S型趋势。从性质上看,R&D活动属于资本密集型,初期,技术落后国家主要处于资本积累阶段,通过R&D活动带来的就业效应影响有限,曲线较为平缓;当R&D存量积累到一定程度,资本深化及设备多样化导致技术落后国家分工得到深化,社会整体就业情况得到改善,且就业弹性逐渐增大D支出,曲线相对陡峭;在制度安排不发生改变的条件,RD活动对就业的促进效应会趋于平缓,如果考虑到如沃森等人所说的“后发经济诅咒”[⑦],就业水平可能会恶化,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图2 R&D活动的就业效应曲线

2.中国数据的实证检验

基于以上分析并结合实际情况,构建二次方程模型如下:

(5)

由于本文数据已选用了R&D资本存量,因此不再加入滞后项。结合表3所列数据,回归结果如下:

表6 模型回归结果

 

变量

系数

T统计量

P值

lnrd

-0.500245

-7.257776

0.0000

c

6.366277

12.04581

0.0000

sqr(lnrd)

3.131551

8.193465

0.0000

R2:0.990263 A-R2:0.989046 F统计量:813.6003

依据前文所用检验方法,检验序列相关性得:

QQ截图未命名1.png

图3 残差序列相关图

三阶自相关系数与偏自相关系数都分布在虚线之间,且三阶Q统计量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均接受原假设,不存在自相关。LM检验也显示相同的结果。

表5 LM检验结果

 

F统计量

0.280899

Prob.F(2,15)

0.7593

Obs*R-squared

0.733024

Prob.Chi-Square(2)

0.6931

估计方程如下:

T=(12.04581) (8.193465)(-7.257776)

在原有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实证研究可以进一步看出,R&D活动对就业的影响是多方面:一方面,R&D活动造成的资本深化在一定程度上对就业产生了替代作用论文格式。另一方面,从技术进步角度看,R&D资本积累间接促进了分工的深化,就业水平得到提升;从资本投入角度看,在直接扩大了R&D人员就业数量同时,通过投资效应,引起了与R&D活动相关的原材料、基建设施等产业的生产规模的扩大,就业情况得到改善。

五、主要结论

本文立足于发展中国家R&D活动特点,从理论上分析了处于技术劣势、劳动力普遍供应过剩情况下R&D活动对就业的影响,并结合中国的经验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主要结论如下:

(1)企业作为研发活动的主体,主动进行R&D活动的动机不强。发展中国家普遍是技术相对落后国家,对发达国家进行技术模仿的空间较大,降低了企业进行研发的积极性;同时在R&D存量达到一定程度的条件下D支出,国家尽管拥有较强的技术实力,一个适合技术模仿的制度安排也会进一步抑制企业R&D投入,制度成为制约技术发展的瓶颈,技术进步、经济发展进入停滞状态,就业情况恶化。

(2)R&D活动主要通过资本深化、设备多样化、分工细化等影响就业。R&D活动所引起的技术进步反映在生产函数中表现为资本利用率的提高。技术劣势国家普遍存在劳动力过剩,企业获取劳动力的价格较低,对于R&D活动带来的资本深化、设备多样化,企业通过深化分工可以尽快地获得短期利润,人力资本投入受到抑制。

(3)中国的经验数据显示,对R&D活动的研究不能仅仅局限在知识生产、人力资本提高等方面。技术进步是经济长期增长的重要推动力,但将其作为生产函数的投入要素还有待研究,古典理论中对于资本和劳动投入的考察仍具有重要的意义,对技术进步的研究也应该与资本投入、劳动投入相联系。由于我国尚处在工业化发展阶段,技术的影响更多地还是体现在资本方面,这也是本文分析R&D活动与就业之间关系的基本指导思路。


参考文献
[①]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在《2006亚洲太平洋地区人类发展报告》中将就业弹性下降或者经济增长的就业创造能力下降的现象称为“无就业增长”。
[②]在1930年的国际劳工组织报告中,给技术性失业的定义是“技术进步引起的小部分失业,在特定时期,由于技术进步的作用、变化或经济系统自发发展而无法达到(劳动市场)平衡。”。但有许多学者认为,与其他类型失业的概念相比,技术性失业的概念仍相当模糊。
[③]《中国统计年鉴》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④]一国R&D支出,除本国自身投资外,还包括他国R&D支出通过FDI、国际贸易、技术转让等方式的一处效应,本文将这部分排除在外,主要是借鉴张海洋(2005)的研究成果,由于本国人力资本的限制,降低了对国外RD溢出的吸收能力。
[⑤]既包括企业获取劳动力资源时用于支付员工的工资偏低,同时包括就工制度缺失造成的企业解雇员工相对更加容易。
[⑥]假定发展中国家企业仍存在对发达国家的技术模仿空间。
[⑦]英文是“curse to the late comer”:在没有好的制度的条件下,发展中国家通过对发达国家技术和管理模式的模仿,取得发达国家必须在一定制度下才能取得的成就。特别是落后国家模仿技术比较容易,模仿制度比较困难,因为要改革制度会触犯一些既得利益。落后国家虽然可以在短期内取得非常好的发展,但是会给长期的发展留下许多隐患,甚至长期发展可能失败。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ERP系统运行问题与对策研究_改进对策与措施
下一篇论文:一般均衡分析案例教学研究*_人力资源开发
毕业论文分类
行政管理毕业论文 工商管理毕业论文
护理毕业论文 会计毕业论文
会计专业毕业论文 英语专业毕业论文
大学毕业论文 硕士毕业论文
计算机毕业论文 市场营销毕业论文
物流管理毕业论文 法学毕业论文
相关工商管理毕业论文
最新工商管理毕业论文
读者推荐的工商管理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