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大玻璃窗,改善了室内采光条件。窑顶增加了太阳能热水器,设计了采用地热、地冷的通风空调系统,洗澡、取暖、制冷均不用电力。此设计还将延续了几千年的一层窑洞设计成二层结构形式,不仅节约了土地,而且通风、采光条件更臻完善,每幢(6孔)窑洞加上装修不到5万元。既具有现代建筑的生活气息、又继承了窑居建筑特有的生态建筑经验。代写毕业论文地方传统民居与现代绿色建筑原理和绿色建筑技术相结合,是中国优秀传统民居建筑的发展方向。
民居的价值不仅体现在其文化内涵。在漫长的演变过程中,通过合理的选址、朝向、群体布局、空间组织以及建筑形体与建筑构造的设计,使建筑充分利用地方资源、自然能源,适应当地自然地理、气候条件,创造宜人室内微气候。建筑的布局、形态体现了对自然的尊重。黄土高原的窑居,无论是土窑或砖石窑,其共同特点是采用拱结构,覆以厚厚的黄土层。巧妙地利用了当地丰富的太阳能以及黄土的蓄热隔热性能,在外界气温日较差近20摄氏度的情况下,仅需少量辅助能源,就可将室内的温度波幅维持在非常小的波动范围,营造出冬暖夏凉的室内环境。
在建筑相关网站上,有这样一些评价,“新型窑洞的建成,我们可以欣喜地看到,中国现代建筑已开始寻找到其文化与地理的根系。在北京和西安,各种前卫时尚的新建办公楼鳞次栉比,相比之下,这些新窑洞显得貌不惊人,但却因此更加珍贵,因为它富有创意,体现了现代中国现代建筑的精神。对于建筑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将是极具价值的贡献”。
图一 接口窑

图二 石窑

绿色窑洞剖面示意图

绿色窑洞内景一

绿色窑洞内景二 3/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