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论文指南 > 论文写作参考

陕北民居的回顾与展望

时间:2016-06-13  作者:王君霞

摘要:通过介绍陕北民居窑洞的变迁过程及每个不发展同时期的特点,结合陕北的经济发展状况,分析在现代建筑科学理念影响下的陕北窑洞的发展现状及趋向。

论文关键词:土窑洞 接口窑 砖窑 石窑 绿色窑洞

引言

陕北窑洞在各地样式略有差别,体现了不同的风格。但就用料而言大体分为四种:土窑、接口窑、砖窑、石窑。土窑是靠山挖的黄土窑洞,接口窑是在土窑洞口再从底到顶用一层石块或砖砌成的窑洞,这种窑看起来整洁、结实,石窑、砖窑顾名思义用石或砖砌筑而成的窑洞。陕北的窑洞是人与自然生态相结合的最好典范,从节约材料、能源和土地资源的角度来讲,其充分利用了黄土地区丰厚的黄土资源,就地取材,因地制宜,使当地的黄土物尽其用,这就弥补了这些地区燃料与木材的短缺状况。另外,这些窑洞结合当地的地形地貌,因山就势,充分利用山地、坡地和荒原,在人多地少的情况下,具有一定节约用地的意义,同时,也不破坏任何的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而且当地的居民们可以自己动手,自力建造,施工简单,造价低廉,使用期长,还冬暖夏凉,节约调节温度的能源。这是一种主要靠劳动来创造空间环境而不依靠外来材料的,将人工与自然融为一体,敦厚朴实,别具一格的陕北传统建筑。

一、土窑洞、接口窑

最早出现的陕北窑洞是土窑。人类的居室大都因地制宜而营造,这点在陕北黄土高原体现的尤为突出。陕北,山大沟深,万壑纵横,这里深厚的黄土层为建造窑洞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黄土高原沟壑地带的的崖畔上正是开掘洞窟的天然地形,利用黄土的特性,挖洞造室修成的窑洞叫土窑洞。土窑洞省工省力,造价低廉,居住土窑洞最大的特点就是冬暖夏凉,保温性极好,因而也适合北方的气候条件。当地人开挖土窑都要先请个阴阳看看风水,不管其艺技高低都可以消除心病。选址多为坐北向南,避风向阳,居高临下,兼顾考虑上山种地和下沟吃水两方便,所以古老而别具特色的陕北土窑洞不仅适宜居住,而且在建造上也体现了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根据各地的土质和石材资源的不同,土窑洞又有接口与不接口之分。随着时代发展,人们开始用石材做窑面墙,这就是接口窑。接口的自然美观又牢固,外观与石窑看似很相仿,既符合当时的时尚,却又保留了土窑洞固有的优点。延安以北的清涧、绥米脂一带盛产石板,窑洞上会整齐的压上一排方正的石板,用来遮挡雨水保护窑面。而延安以南地处林区木材多,于是会在窑洞上方盖上瓦棚,类似于现代建筑中的雨篷。这样窑前就可以堆放粮草杂物,遮风挡雨,避免雷雨洗刷窗户。土窑洞的门一般都是中开的双扇门,上有顶窗,门两旁有砖石砌的墙体,用以固定门框,门窗面积小所以窑洞内的采光一般都比较差。

土窑洞的实用面积大小要取决于地层土质的优劣,土质好的开口大,内部明亮宽畅,土质差的只能开口小点再向纵深发展,论文网浅的有5、6米,深的达7、8米。有的是过洞套间结构,便于一家老少分居生活、储藏谷物。窑洞的内壁需要经过严格工序处理,要经过麦秸泥、麦壳泥或是纸经泥、白泥涂料多遍粉刷而成,人们印象中的土窑洞又黑又脏,其实不然,新挖成的土窑洞是洁白明亮的,陕北一带的农村人是很讲究的,家里尽管没有像样的家具,只有石仓、石柜、大磁缸也会摆放的整洁有序。陕北的窑洞内都少不了一盘大火炕,炕分为掌炕和前炕,掌炕一般远离门口,在窑洞最里边,横向布置,宽度一般为2米左右,长度与窑洞开间相同,这种布局睡觉暖和,墙壁上还可以设计壁柜;前炕一般在入口紧贴外墙的地方,这种布局明亮容易处理烟囱。要知道土窑洞的烟囱有许多都是用人工由下往上拱出来的。采用前炕结构布局的门道只能偏向窑腿的一侧了。土窑洞的灶台也是土基础,加硬化饰面而成,一般有两到三个灶洞,由小到大依次布置,前锅小,后锅大,前锅做菜,后锅蒸煮或热水,燃烧产生的烟通过火炕可以充分利用热能。如果设计成通天灶,热量可以不经炕道直通屋外,夏季窑里烧火做饭就不会热。

土窑洞固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很受人们青睐,但是其最大局限是必须依山而建,一般建在山腰或山脚下向阳的地方,这会给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带来一定影响,交通不便会严重阻碍土窑洞的继续发展。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如何防范高校内、外盗案件的发生
下一篇论文:中美电影折射两国养老差异
论文指南分类
论文怎么写
相关论文写作参考
    无相关信息
最新论文写作参考
读者推荐的论文写作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