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论文指南 > 论文写作参考

计算机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时间:2016-04-09  作者:佚名
  1.3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工作安排

 

1.3.1 主要研究工作

本文主要针对网络异构融合机制进行研究。首先介绍了IEEE802.3以太网和IEEE802.11无线局域网的结构与特点,对两种网络的体系结构进行了分析,叙述了它们MAC层的机制,并对其帧结构做了详细的说明。紧接着对现有异构网络的融合机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对当前WiMAX和3G融合的松耦合和紧耦合方案进行分析。

在此基础上,借鉴OSI七层参考模型的分层思想,对IEEE802.3以太网与IEEE802.11无线局域网的融合提出了新的方案,并针对异构融合网络的服务质量做了详尽的描述并作出了改进,有效地提高了融合网络的性能。

1.3.2 本文结构安排

本文第二章首先对IEEE802.3以太网的结构和特点、关键技术、标准进行介绍,然后对MAC层进行了分析,且对其帧结构做了详细的说明。

第三章IEEE802.11无线局域网的结构和特点、标准进行介绍,然后对MAC层进行了介绍,且对其帧结构做了详细的说明。

第四章首先对现有的WiMAX 和3G 融合方案进行分析,阐明了松耦合和紧耦合的优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IEEE802.3以太网与IEEE802.11无线局域网的融合新方案。

第五章对IEEE802.11无线局域网的服务质量和IEEE802.3以太网的流量控制技术做了描述,并就提高异构网络的服务质量对网络做了新的改进。

第六章对本文的工作进行总结,并对后续工作计划进行说明。

2 IEEE 802.3局域网

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LAN)是指在某一区域内由多台计算机互联成的计算机组。一般是方圆几千米以内。局域网可以实现文件管理、应用软件共享、打印机共享、工作组内的日程安排、电子邮件和传真通信服务等功能。局域网是封闭型的,可以由办公室内的两台计算机组成,也可以由一个公司内的上千台计算机组成。

以太网是应用最广泛的局域网技术之一,该技术的核心是共享传输媒质或共享传输信道的争用及访问控制方法。以太网技术于 1983年以国际标准 IEEE 8023(10BASES)正式问世,1989年 ISO以标准号 ISO 88023采纳了 IEEE 802 .3以太网标准。至此,以太网技术进入到全面发展的阶段[7]。

2.1以太网的起源

以太网最初是由Xerox公司开发的一种基带局域网技术,使用同轴电缆作为网络媒体,采用载波多路访问和冲突检测(CSMA/CD)机制,数据传输速率达到10Mbps。

以太网被设计用来满足非持续性网络数据传输的需要,而IEEE 802.3规范则是基于最初的以太网技术于1980年制定。以太网版本2.0由Digital Equipment Corporation、Intel和Xerox三家公司联合开发,与IEEE 802.3规范相互兼容[8]。

2.2以太网发展及标准协议

2.2.1以太网发展简史

图2.1 以太网的发展简史

以太网发展简史:

★ 1973年, Xerox公司提出以太网技术并实现之,最初以太网数率只有2.94Mbps

★ 1980年, Digital Equipment Corporation ,Intel,Xerox,三家联合推出10Mbps DIX以太网标准

★ 1995年,IEEE正式通过了802.3u快速以太网标准

★ 1998年,IEEE802.3z千兆以太网标准正式发布

★ 1999年,发布IEEE802.3ab标准,即1000BASE-T标准

★ 2002年7月18日,IEEE通过了802.3ae,即10Gbit/s以太网,又称为万兆以太网,它包括了10GBASE-R,10GBASE-W,10GBASE-LX4三种物理接口标准。

★ 2004年3月,IEEE批准铜缆10G以太网标准802.3ak,新标准将作为10GBASE-CX4实施,提供双轴电缆上的10Gbps的速率

★ 2005年,IEEE正式推出以太网 802.3-2005基本标准;

★ 2006年,IEEE正式推出万兆以太网802.3an 10GBase-T 的标准。

★ 2007年, IEEE正式推出背板以太网 802.3ap标准;

★ 2008年, IEEE正式推出以太网802.3-2008 基本标准 [9]。

2.2.2以太网的标准

目前任何一种网络技术的描述都是以OSI7层开放系统互连模型为对象,如图2.2所示。由它为参照了解“以太网”对应的部分,以及在IEEE 802.3标准之外的部分[8]。

计算机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图2.2 OSI参考模型

IEEE 802.3以太网标准位于ISO/OSI 7层参考模型的第1层(即:物理层)和第2层(即:数据链路层)。IEEE802.3标准仅仅是由IEEE802标准制定的第1和第2层标准之一,如图2.3所示。其他的标准还包括IEEE 802.4(即:令牌总线)、IEEE 802.5(即:令牌环)、IEEE 802.6(即:局域网)、IEEE 802.11(即:无线网)、IEEE 802.12(即:需求优先级)。

异构融合

图2.3IEEE标准之间的相互关系

2.3以太网的优点

以太网具有的优点主要表现为:

(1)传输速率很高,给高速信息传输提供了物理基础,加上分布式控制的灵活性、高效率,使以太网获得较高的传输率;

(2)结构简单、灵活、便于扩充,易于实现;

(3)工作可靠,单个工作站发生故障不会影响整个网络,并可通过总线对各工作进行检测,诊断,便于维护和故障恢复。

2.4 IEEE802.3与以太网的关系

2.4.1 背景

以太网是局域网家族中的一员,它包括以下三种主要类型:

(1)以太网和IEEE 802.3:标准局域网,速率为10Mbps,传输介质为同轴电缆;

(2)100-Mbps以太网:快速以太网,速率为100Mbps,传输介质为双绞线;

(3)1000-Mbps以太网:千兆级的以太网,速率为1000Mbps,传输介质为光纤和双绞线。

由于灵活性高且易于理解和实现,以太网成了最基本的介质技术。尽管其它技术被吹捧的可以完全替代以太网,但是网络管理者最终还是选择以太网及其衍生技术作为实施小型网络的有效解决方案。为了解决以太网的局限性,专家们(和标准制定组织)逐步扩大了以太网的范畴。一些专家们不喜欢以太网,把它作为一种难以评价的技术。但是以太网的传输方法正逐渐成为当代小型网络数据传输的主要方法[10]。

2.4.2 以太网和IEEE802.3

以太网是Xerox公司发明的基带LAN标准,它采用带冲突检测的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协议(CSMA/CD),速率为10Mbps,传输介质为同轴电缆。以太网是在七十年代为解决网络中零散的和偶然的堵塞开发的,而IEEE 802.3标准是在最初的以太网技术基础上于1980年开发成功的。现在,以太网一词泛指所有采用CSMA/CD协议的局域网。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毕业论文-辽宁省朝阳市体育场馆的运营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下一篇论文:道路软土地基处理方法探析
论文指南分类
论文怎么写
相关论文写作参考
最新论文写作参考
读者推荐的论文写作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