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高新技术企业研究开发费用核算实务问题研究
高新技术企业研究开发费用核算实务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兼顾会计核算、加计扣除、高新技术资格复审等不同文件的要求,满足企业不同业务的需要,具体做法如下:
(一)正确界定企业研究开发活动
企业的研究开发活动应符合《工作指引》和《管理办法》规定范畴,属于《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等部门公布的《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中规定的研究开发活动。
(二)企业研究开发项目的管理
企业应设立专门的研发机构,对研究开发项目实行“项目负责制”管理,对研究开发项目的组织申报、立项审批、中期检查、经费管理、项目验收、知识产权等实行全过程管理。
(三)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的核算
企业应建立研究开发费用核算体系,结合研发“项目负责制”,从项目预算的编制、项目资金的使用、项目实施过程跟踪、项目决算的编制、项目验收评审等各个环节入手,正确核算研究开发费用。
企业的研究开发费用包括直接费用和可以计入的间接费用,应区分研究阶段与开发阶段分别采用收益化、资本化不同的核算方法。
1、科目设置
企业应在“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资本化支出”和“管理费用—研究开发费用”科目下根据需要设置以下三级明细科目:职工薪酬、材料费、燃料及动力费、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摊销、无形资产摊销、折旧费、长期待摊费用、设备调试费、租赁费、修理费、设计费、试制费、检验费、技术协作费及其他等科目。
2、账簿设置:
企业应对研究开发费用实行专账管理,建立研究开发费用项目辅助账,对每个研究开发项目单独进行费用登记,并以此为基础归集企业年度研究开发费用支出情况。
3、报表设置及信息披露:
企业报表体系应增设《研究开发费用结构明细表》、《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情况表》、《研究开发项目可加计扣除研究开发费用情况归集汇总表》、《研究开发项目可加计扣除研究开发费用情况归集表》四张报表,用以反映企业研究开发活动情况。
企业的年度财务会计报告须就研究开发费用的相关财务信息区分研究费用与开发支出分别进行适当披露。
(四)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企业在一个会计年度内进行多个研究开发活动的,应按照不同研究开发项目分别归集研究开发费用。选择适当的方法将间接费用按一定的标准(如工时、直接材料等)分配到研究开发项目中,使得各项目分配间接费用的份额与其受益大小成正比。
企业生产单位同时承担研究开发任务的,对研究开发费用和生产经营费用须分开进行核算,准确、合理地计算各项研究开发费用支出。
对外委托开发的项目,须要求受托方提供该研究开发项目的费用支出明细情况。
(五)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的审批与控制
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的使用必须遵守内部控制文件的各项规定,并取得合法有效的发票等原始单据,实行财务负责人和单位负责人经济责任联签制。各审批人在授权范围内根据其职责、权限和相应程序进行审批,不得超越授权审批权限。
企业财务部门应根据按规定程序审批的项目预算,结合确认的项目进度,对项目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监控,对不能按期完成、不按规定要求使用项目经费或编制不实的项目预算套取货币的研究开发项目,采取暂停经费使用、削减项目预算及对有关责任人进行经济处罚等方法处理。
综上所述,高新技术企业应当切实加强研发管理的基础工作,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又好又快发展,使企业能够顺利通过三年复审,并充分享受国家给予的税收优惠政策。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