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导读::税收优惠模式不明与力度不足是制约我国企业年金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在国内学者普遍认为EET是我国企业年金最佳模式的基础上,建立企业年金基金平衡模型,测算实现目标替代率最优参数组合下的缴费率为8.52%,即EET模式下企业年金缴费环节的免税率;构建EET模式的精算模型,估算EET模式下企业年金待遇给付环节的征税率为23.2%;最后指出我国应尽快明确企业年金税收模式、科学精算税优模式下的企业年金各环节的免、征税率。
论文关键词:企业年金,EET,税收优惠模式,税率
一、引言
企业年金计划作为我国养老保险体系的第二大支柱,它的健康发展利于提高退休职工的生活水平,利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更新,利于解决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养老问题与缓解政府财政压力,同时也利于提高社会、经济社会效益,促进效率与公平的均衡。然而我国目前企业年金飞发展水平还比较低下,发展速度也较为缓慢,据有关资料显示,截止2006年底我国企业年金参加企业仅2.4万多万家,参加职工仅964万,覆盖率约8%,而世界上主要国家的覆盖率超过1/3,美国、英国和日本其覆盖率则达50%。
造成我国企业年金发展缓慢或低水平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我国企业年金税收优惠政策的缺乏与不完善,具体主要表现为:税收优惠模式不明确,优惠水平不足,优惠政策碎片化与地区分割,优惠幅度不一财务论文,试点地区企业年金缴费允许税前列支成本的比例4%,而非试点地区可列支的成本比例差异大,比较混乱,其可列支的成本比例从4%到12.5%不等。
国内外一些学者对于企业年金税收优惠免税率、征税率进行了精算研究。Dufresne指出,在投资收益率服从均值为实际利率,方差为一固定常数的独立、同分布的前提下,分别得出了缴费率、基金水平的均值及方差的表达式,并得到了它们的极限存在的条件。Haberman研究了待遇确定型计划中随机利率为AR(2)模型时的缴费与养老基金水平的一阶、二阶矩。邓大松、刘昌平建立我国企业年金基金平衡模型,测算实现目标替代率的最优参数组合,得出不同参数下的缴费率,即理论上税收优惠下的税收优惠免税率。王晓军给出了工资指数化增长时的职工缴费率模型,进而对企业年金税收优惠相关的缴费率、优惠税率进行测算。林义、彭雪梅、刘云龙等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角度考查了企业年金税收优惠的免、征税率。
国内学者普遍认为,EET是企业年金最合适的征税方式,是我国实现我国企业年金快速、健康发展的最优征税方式。本文在此基础上,针对EET模式下的免税率与征税率研究的不足或余地,建立企业年金基金平衡模型,测算实现目标替代率有关参数组合下的缴费率,分析EET模式下企业年金缴费环节的免税率8.52%;构建EET模式的精算模型,测算出的EET模式下企业年金待遇给付环节的征税率为23.2%。
二、我国企业年金EET模式下缴费环节的免税率
企业年金制度作为我国养老保险体系的第二支柱、重要补充,它肩负着养老保险20%替代率的重任,这20%的企业年金目标替代率实现与否关系着参与者退休后的生活水平,关系着我国养老保险体系是否能够持续下去,当然也关系着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发表论文。因此,20%目标替代率的实现,必须考查我国企业年金基金平衡模型,测算20%目标替代率下的企业年金缴费率[①]。在实现20%目标替代率前提下,进一步考查企业年金的税收优惠内容。
(一)我国企业年金基金平衡模型
根据我国有关的企业年金政策,笔者认为我国企业年金基金平衡模型的假设前提:假定企业年金的缴费费基不变,企业年金个人账户的供款是缴费现金流,给付是一个生存年金,企业年金制度覆盖城镇所有企业及其职工,企业年金计划的目标工资替代率为20%。那么,运用保险精算方法,得出我国企业年金基金的平衡模型如下:
退休前积累的基金总额为:

其中,c:企业年金缴费率,W:缴费工资额财务论文,b:企业年金基金的平均投资回报率,m:职工平均工作年限或缴费年限,p:工资的平均增长率。
累计所得养老金按精算的生存年金形式发放,考虑到企业年金是按年领取的,因此引入离散型生存年金及其精算现值为:

其中,k:职工退休后经过的年数, :生存概率,v为折现因子,
则由公式(1)、公式(2)得出每年领取的养老金金额M为:

得出企业年金的目标替代率rs为:

再由以上公式的简单转换,便得到企业年金的缴费率公式:

其中,c:企业年金缴费率,w:缴费工资额,b:企业年金基金的平均投资回报率,m:职工平均工作年限或缴费年限,p:工资的平均增长率, :生存概率,k:职工退休后经过的年数,v:折现因子,r:一年期存款利率,rs:企业年金的目标替代率,L:职工个人期望余命。
(二)实证测算目标替代率下的缴费率
1.基本参数假定
(1)工作年限(缴费年限)为40年或37年。
《企业年金试行办法》、《劳动法》规定,职工20岁参加工作即可参加企业年金计划。据有关预测2010年以后我国平均就业年龄为18岁,而随着人们受教育年数的增加,平均就业年龄还会向后推迟,假定23岁就业。我国现阶段规定的法定退休年龄是男性60岁,女干部55岁,女工人50岁,随着人们预期寿命的延长,我国的退休年龄有向后延长的趋势,为了精算方便,假定我国的平均退休年龄为60岁,这样我国职工平均工作年限为40年或37年。
(2)年金基金的平均投资收益率为4%或8%。
依据国际经验,市场化管理的年金基金的投资收益率一般为8%左右,这一收益率往往高于公营管理的年金投资收益率。因此,假定我国年金基金的投资收益率为8%是可行的。同时,考虑到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还不完善财务论文,基金的证券化投资可能会面对更多的风险,为此假定基金的另一投资收益率为4%。
(3)平均工资增长率按9%或10%计算。
近年来我国平均工资增长率保持在9%——10%间,因此,我们以平均工资增长率按9%或10%进行测算。
(4)职工个人期望余命L为12年。
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公民的平均预期寿命为71.4岁,为精算方便设定平均预期寿命为72岁,如果退休年龄以60岁计算,那么我国职工个人的期望余命为12年。
(5)一年期银行存款利率为2.5%、4%或5%。
银行存款利率可能会因为市场与政府政策的变动而变化,为此假定我国一年期银行存款利率为2.5%、4%或5%。
2.我国企业年金20%目标替代率的最优参数组合
根据前面设定的基本参数,通过年金基金平衡模型公式5计算出在20%目标替代率、平均投资收益率、工资增长率、利率和工作年限组合下的缴费率(见表1)。
表1 企业年金实现20%目标替代率的各影响因素的参数组合
工作
年限
|
投资收益率
|
工资增长率
|
利
率
|
缴费率
|
工作
年限
|
投资收益率
|
工资增长率
|
利
率
|
缴费率
|
37
|
0.04
|
0.09
|
0.025
|
0.189215
|
40
|
0.04
|
0.09
|
0.025
|
0.134885
|
37
|
0.04
|
0.09
|
0.04
|
0.138645
|
40
|
0.04
|
0.09
|
0.04
|
0.109919
|
37
|
0.04
|
0.09
|
0.05
|
0.137285
|
40
|
0.04
|
0.09
|
0.05
|
0.105319
|
37
|
0.04
|
0.1
|
0.025
|
0.135750
|
40
|
0.04
|
0.1
|
0.025
|
0.134019
|
37
|
0.04
|
0.1
|
0.04
|
0.118995
|
40
|
0.04
|
0.1
|
0.04
|
0.123529
|
37
|
0.04
|
0.1
|
0.05
|
0.119225
|
40
|
0.04
|
0.1
|
0.05
|
0.116319
|
37
|
0.08
|
0.09
|
0.025
|
0.115586
|
40
|
0.08
|
0.09
|
0.025
|
0.112387
|
37
|
0.08
|
0.09
|
0.04
|
0.113469
|
40
|
0.08
|
0.09
|
0.04
|
0.110512
|
37
|
0.08
|
0.09
|
0.05
|
0.101440
|
40
|
0.08
|
0.09
|
0.05
|
0.102379
|
37
|
0.08
|
0.1
|
0.025
|
0.135185
|
40
|
0.08
|
0.1
|
0.025
|
0.092586
|
37
|
0.08
|
0.1
|
0.04
|
0.125700
|
40
|
0.08
|
0.1
|
0.04
|
0.090569
|
37
|
0.08
|
0.1
|
0.05
|
0.114589
|
40
|
0.08
|
0.1
|
0.05
|
0.085219
|
现阶段我国企业年金计划还不成熟、不完善,覆盖面极低,且发展缓速度缓慢。而缴费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企业及其职工建立、参加企业年金计划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高的缴费率加大了企业及其职工的经济负担,相较于高的缴费率,较低的缴费率辅之以相应的税收政策更有利于企业年金的发展。
因此,为推动企业年金发展,在实现20%目标替代率前提下应采用较小的缴费率。由表5-2可以看出我国企业年金20%目标替代率的最优参数组合,即在缴费率最低为0.085219、工作年限40年、投资收益率8%、工资增长率10%与利率0.05前提下,我国企业年金可以实现20%替代率的目标发表论文。
(三)我国企业年金计划实现20%目标替代率的敏感性分析
由表5-2的测算结果可知,在相关参数假定下,我国能够以相对较低的缴费率实现企业年金20%的目标替代率。下文直接以该组合参数作为我国企业年金计划实现20%目标替代率的敏感性分析的目标参数。通过逐个计算rs、r、p、m、b这五个因素的微小变动对缴费率变动的影响程度,进一步研究影响缴费率的各个参数及其对缴费率的影响程度,得出敏感性分析结果,如表5-3所示:
表2 我国企业年金计划实现20%目标替代率的敏感性分析
(1)
|
(2)c
|
(3)△c
|
(4)
|
(5)△c/c
|
(6)=(5)/(4)
|
△m=1
|
0.0568
|
-0.08%
|
△m/m=2.4%
|
-1.40%
|
-0.58
|
△r=1%
|
0.0543
|
-0.33%
|
△r/r=40%
|
-6.10%
|
-0.1525
|
△p=1%
|
0.068
|
1.04%
|
△p/p=10%
|
15.30%
|
1.53
|
△b=1%
|
0.0486
|
-0.90%
|
△b/b=12.5%
|
-18.50%
|
-1.48
|
△rs=1%
|
0.0605
|
0.29%
|
△rs/rs=5%
|
5%
|
1
|
从表2可以看出, r、m、b与c呈反方向变动,rs、p与c呈正方向变动,其中p的敏感性最强,p每降低1%,c下降1.53%,其次是b、rs、m,最弱是r。由于p和r受到诸多的政治、经济等因素的影响,且是模型的外生变量,难以控制。Rs是目标替代率,在一定时期内也具有较高的稳定性。
因此,要控制企业年金缴费率使其处于一个合理的区间或尽可能降低缴费率,应主要从b和m着手财务论文,即从提高企业年金基金的投资收益率和延长职工的退休年龄来降低目标替代率下的企业年金缴费率。
1.提高年金基金的投资收益率
按照表5-2中组合方案的参数组合,当基金的投资收益率为8%时,实现企业年金计划20%目标替代率的缴费率为0.085219。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基金的投资收益率为4%,则实现20%目标替代率的缴费率为0.134019。通过b的敏感性分析可知,b的比例每增加1%,缴费率的比例可下降1.48%,即投资收益率每增加1%,缴费率就可以下降1.48%。然而,《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试行办法》规定,固定收益类产品的比例不低于50%(主要是国债市场),权益类产品的比例不能高于30%(其中股票不高于20%),投资货币性型产品的比例不低于20%。根据我国投资收益实际情况加权平均,其平均投资收益率定仅5.5%,这远低于8%的基金收益假定。因此从提高基金收益率角度去考虑降低缴费率是很难办到的。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