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Charnes-Cooper变换

利用线性规划的对偶原理,可以得到线性规划 对偶规划为

上式中 为标量,根据Farrell的效率定义, 满足 , 表示该决策单元位于生产前沿面上处于技术有效状态,经济含义是第 家决策单元的产出水平不变时(基于投入导向),以处于生产前沿面上的决策单元为标准,实际所需要的投入的比例。 就是第 家决策单元多投入的比例即可以减少投入的最大比例论文开题报告范例。 为 阶常数向量。
(二)规模报酬可变的 模型
Banker,Charnes和Cooper(1984)在 模型的基础上,引入了规模报酬可变的假设,得到了 模型。在 模型的基础上,引入约束条件 得到如下模型

对于同一个决策单元来说,如果 模型和 模型的效率得分值不一致财务管理论文,则说明该决策单元存在规模上的无效率。因为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就可以用 模型的出技术效率, 模型计算出纯技术效率,由此可以得出决策单元的规模效率。由技术效率( )和纯技术效率( )的定义可知 ,说明 模型比 模型得到的效率值更大。
以上的规模效率度量对于规模无效的决策单元来说,不能判断出该决策单元是在规模报酬递增还是在规模报酬递减区域运行。在 模型基础上将约束条件 换成 ,得到规模报酬非增的 模型(Coelli T.J.,1996)。

比较 模型和 模型的效率值,若两者相等,说明决策单元处于规模报酬递减区域;若两者不等,则说明决策单元处于规模报酬递增区域。
三、实证分析
(一)、决策单元的选择
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得性和样本的代表性,本次研究选取了12家农业类上市企业。具体选择的上市公司如下:荃银高科、禾嘉股份、亚盛集团、冠农股份、隆平高科、新农开发、万向德农、新赛股份、北大荒、丰乐种业、登海种业、绿大地。使用的数据来源于同花顺软件中农业类上市企业的年度报表和财务报表论文开题报告范例。
(二)、指标的确定
用DEA方法来评价银行的生产效率,合理的选择投入和产出指标是个关键问题。指标的选取需要考虑到企业的经营、管理和资本的情况,鉴于我国农业类上市企业的实际情况和数据的可获得性选择投入指标:总资产( );主营业务成本( ),用来代表该农业类企业经营的效率;股东权益比率( ),反映了上市公司自身的资产规模而非负债性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产出指标为:主营业务收入( )和利润总额( )。
(三)、实证结果及分析
根据原始数据财务管理论文,运用DEAP软件求解投入导向的不变规模模型和可变规模模型,得到12家农业类上市企业的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和纯技术效率值。结果如下表:
firm
|
综合技术效率
|
纯技术效率
|
规模效率
|
规模效益
|
荃银高科
|
1.000
|
1.000
|
1.000
|
不变
|
禾嘉股份
|
0.488
|
1.000
|
0.488
|
递增
|
亚盛集团
|
0.630
|
0.780
|
0.807
|
递增
|
冠农股份
|
0.502
|
0.984
|
0.510
|
递增
|
隆平高科
|
0.914
|
0.937
|
0.976
|
递增
|
新农开发
|
0.802
|
1.000
|
0.802
|
递增
|
万向德农
|
0.685
|
1.000
|
0.685
|
递增
|
新赛股份
|
1.000
|
1.000
|
1.000
|
不变
|
北大荒
|
1.000
|
1.000
|
1.000
|
不变
|
丰乐种业
|
0.948
|
1.000
|
0.948
|
递增
|
登海种业
|
1.000
|
1.000
|
1.000
|
不变
|
绿大地
|
0.607
|
0.872
|
0.697
|
递增
|
mean
|
0.798
|
0.964
|
0.826
|
|
1、技术效率衡量的是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生产相同的产出压缩投入使用量的能力。从表1中可以看到总体上我国农业类上市企业综合效率值偏低,12家企业技术效率的均值为0.798,有4家企业达到了技术有效,效率值最低为0.488,两级分化比较严重。造成这种现象主要有两方面原因,其一是农业这一特殊的行业同时面临着自然分析和市场风险,农业的这种弱质性一定程度的影响了农业企业运行效率的提高;其二是由于市场的原因,很多农业类企业投资于房地产、金融、生物科技等非农业领域,由于跨行业带来的不确定性也影响了农业企业的效益,降低了运行的效率。
2、纯技术效率值衡量的是与规模因素无关完全由于内部经营管理方面的纯技术因素导致的效率水平。总的来看,12家农业类上市企业纯技术效率值较高财务管理论文,其中有8家企业的纯技术效率值为1,说明我国农业类企业在公司治理,内部监管等方面取得较好的成绩。同时也说明了我国农业类企业利用现有生产技术的能力很强,能够在减少投入的同时尽可能地提高产出的水平。而4家纯技术效率值小于1的企业应该积极学习借鉴同行的管理经验,提高内部经营管理效率。
3、规模效率衡量的是随着决策单元投入的增加,规模收益是否会同比例增加,规模收益较大比例增加或者减少都说明决策单元未达到最优规模论文开题报告范例。从表3可以看到总体上我国农业类上市企业的规模效率值都偏低,只有4家企业达到了规模最优,其他企业都处于规模效益递增,说明我国农业类上市企业的投入不足,应该加大对农业企业的投入。另一方面,技术效率可以分解为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可见我国农业类上市企业的技术无效是由规模无效引起的。提高农业类上市企业的运行效率,应该重点从提高企业规模效率着手。
四、结论
数据包络分析方法是研究相同类型的单位或部门间相对有效性的有效手段财务管理论文,不需要权值假设,不需要函数的具体形式,能够适应多投入和多产出的情况,投入产出的量纲选取无关。
本文运用DEA方法对我国12家农业类上市企业的运行效率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我国农业类上市企业总体效率值偏低,由于农业行业的弱质性,农业类企业应该不断进行技术方面的创新,不断提高抵御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能力。农业类企业规模效率的无效很大程度上制约总体效率的进步,农业类企业规模效率方面还存在很大的空间,应该加大对农业企业的投入进一步提高企业的运行效率。
参考文献:
[1]Chames,A.,W.W.Cooper andE.Rhodes,1978,Measuringthe efficiency of decisionmaking units, European Journalof Operational Research,2,429-444.
[3]Fare,R.,S.Grosskopf and C.A. KnoxLovell,1985,The measurement of efficiency of production,Boston:Kluwer-Nijhoff.
[4]Farell, M.J.,1957, Themeasurement ofproductive efficiency, Journal of Royal Statical Society, SeriesA, General,120,253-281.
[5]魏权龄.评价相对有效性的DEA方法—运筹学的新领域[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
[6]魏权龄.数据包络分析[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7]孟令杰,丁竹。基于DEA的农业上市公司效率分析[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39-44.
[14]胡运权.运筹学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