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经济管理 > 财务管理论文

一个信号传递模型的构造—基于中小企业板块募集资金使用情况信息披露研究

时间:2013-05-10  作者:常丽娟,贾婷
(1)中小板企业按经营状况可分为两类,劣质企业和优质企业,分别用Q=1和Q=2来表示免费论文。劣质企业经营状况较差,企业利润也较低,假设为1个单位;优质企业经营状况较好,企业利润也较高,假设为2个单位。“自然”随机选择企业为优质企业或劣质企业的概率分别为P和1-P。

(2)中小板企业对自身实力是了解的,知道自己属于劣质企业还是优质企业。企业披露自己的募集资金使用情况S作为一个传递信号。由于实力的不同,劣质企业和优质企业披露的成本是不同的财务管理论文,假设披露募集资金使用情况的成本为C(Q,S),则劣质企业的成本为C(1,S)=S,优质企业的成本为C(2,S)=0.5S,即劣质企业要像优质企业那样去披露募集资金使用情况的信息,必须付出2倍的成本。

(3)投资者不了解企业的情况,他只有根据企业披露的募集资金使用情况S来推测企业的质量是Q=1还是Q=2,以此来选择自己的投资数量W。因此,可以把W看作是S的函数,即W=W(S)。

(4)两类企业的效用函数可以表示如下:

UQ=1=W-C (1,S) =W-S(1)

UQ=2=W-C (2,S) =W-0.5S(2)

为了方便分析,给定以下假设:

假设1: ,即投资者的投资带来正效用,边际效用递减或不变;,即募集资金使用情况的信息披露带来负效用,边际成本递增。在该假定下的(W, S)空间,我们得到斜率为正的递增无差异曲线。

假设2:优质企业披露同样水平的募集资金使用情况所花费的成本要比劣质企业低,即信息披露。该假定说明在几何图形上,劣质企业的无差异曲线比优质企业的无差异曲线陡峭,两条曲线相交于一点,如图1所示。

信息披露信息披露

图1两类企业的无差异曲线

在完全信息情况下,投资者将按照企业质量的不同提供不同的贷款额度,假设优质企业可以得到2个单位的投资额,劣质企业只能得到1个单位的投资额,这是一种帕累托有效的结果。如果企业质量Q是私有信息且不存在信号发送的可能,投资者只能按照平均的企业质量来投资,投资额均为W=1*P+2*(1-P)=2-P,这种情况下将导致逆向选择。

(二)均衡分析

在中小板企业能够通过披露募集资金使用情况S来发送信号的情况下,存在着分离均衡。分离均衡意味着不同质量的企业选择不同的募集资金使用情况信息披露水平S,投资者根据不同的S来区分不同的企业。中小板企业披露募集资金使用情况虽然不能提高企业利润,但是能够使投资者认为自己是优质企业,从而获得更多的投资。

投资者不能直接得知,但是能通过募集资金使用情况的披露来确定企业是优质还是劣质,并由此确定投资额。假设投资者的判断如下:披露S的值大于S*的为优质企业,小于S*的为劣质企业,则投资策略如下:

两类企业的分离均衡如图2所示:

图2 两类企业的分离均衡

由图2可以看出,对于给定的投资策略,均衡的S要么是0财务管理论文,要么是S*。原因在于,募集资金使用情况信息披露S只是作为一种信号,既然S*已使投资者认为企业是优质企业,那么超过S*的投入只会导致企业成本增加,没有任何正的作用。而任何大于0但小于S*的S也是不合理的,因为这样的披露水平不会使企业被投资者认为是优质企业,所以披露的成本也就不应该付出。因此,中小板企业只会在A点和C点中进行选择。

需要注意的是,要让这种分离均衡成立,必须保证劣质企业不会通过披露S*的水平来伪装成优质企业。要满足这样的条件,劣质企业伪装成优质企业的效用必须小于劣质企业不伪装成优质企业的效用免费论文。

按照模型,假设劣质企业不伪装成优质企业获得的投资额是W=1,披露成本价为C(1|Q=1,S*)=S*,由式(1)可得效用为:UQ=1=W-C (1, S) = 1-S*;劣质企业若要伪装成优质企业,虽然可获2个单位的投资额,即W=2,但必须付出2倍的成本,即C(2|Q=1, S*)=2 S*,按照分离均衡能够成立的条件:

1-S*≥2-2 S* (4)

可得S*≥1(5)

与此同时,优质企业却愿意通过S*的投入来显示自己的高质量。即效用函数满足如下不等式:

2-S*≥1-S*/2 (6)

可得S*≤2(7)

可见,对于式(3)给出的投资策略,当S*大于1小于2时,低质量的企业选择图2中A点所要求的不披露募集资金使用情况所获得效用要大于伪装成优质企业所获得效用;此时,优质企业选择图2中C点所要求的募集资金使用情况水平的效用更大。这两类企业的最优选择也符合投资者对企业能力的判断,即募集资金使用情况水平为S*的是优质企业,为零的是劣质企业,符合分离均衡要求。

五 结论及建议

(一)结论

可见,当投资者要求募集资金使用情况的披露水平S*在1和2之间的企业才是优质企业时,我们能够得到分离均衡。此时,劣质企业总是选择不进行募集资金使用情况的披露,而优质企业披露投资者认可的S,投资者通过观察企业的披露水平S就能够区分两类企业,同时按照企业质量进行投资。根据投资者所认可的披露水平S的不同,可以得到无数个分离均衡。在均衡分离中,劣质企业总是选择不披露,因此,不同的分离均衡对其并无差异,但对优质企业来说,只要足以将它们和劣质企业区分开来,优质企业当然希望所要求的S*越低越好,所要求的S*越是大于1财务管理论文,企业将为此付出更多不必要的成本。然而现实情况是中小企业板块披露募集资金使用情况已经是强制的了,所以劣质企业就不能选择完全不披露,而是按照要求披露最低水平的信息。

(二)建议

针对以上结论,可以提出以下建议:

1.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应该提高信息披露水平,建立可靠的信誉体制

由于信息不对称和逆向选择的存在,优质企业为了获得更多的投资,必须提高自身的信息披露水平,严格遵守证监会和证券交易所的信息披露要求,并结合企业自身情况建立完善的信息披露制度和信誉体制,获得投资者的信任和好评,从而解决资金上的问题,获得更好的发展。同时,劣质企业也应该从长远考虑,在提高企业质量的同时,提高自身的信息披露水平。

2.监管部门应该建立一套可信任的甄别、规范信号的信息披露制度

正确传递信号的一个关键是让对方相信其信号是真实的。企业有散发不真实信号的动机,这本身并不可怕,但必须要有一个可信的信息披露制度,来对信号进行甄别、规范,否则信息披露的功能将不复存在。在一个经济社会中,对制度的信任是信任信号的首要基础。因此,证监会和证券交易所应不断完善现有的信息披露制度,建立新的信息披露制度,使所有上市公司都能真实、完整地向投资者传递信息。


[参考文献]
[1]吕智娟.中小企业融资难原因分析及化解策略[J].企业经济,2010(02),167-169.
[2]于慧琴.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成因及破解措施[J].财会研究,2010(05),62-65.
[3]http://www.szse.cn/main/sme/ssgs/cxdd/jgjcjjl/.
[4]王忻.2008年中小板公司募集资金使用情况分析[J].证券市场导报,2009(07),19-22.
[5]MichaelSpence. Credit Rationing in Markets With Imperfect Information[J].AmericanEconomic Review,1981,71(3):393-410.
[6]杨轶,陈德棉,马丽娟.募集风险基金过程中的信号传递模型[J].生产力研究,2002(06),39-43.
[7]张铁鹏,王敬.ABS项目融资模式中的信号传递模型研究[J].价值工程,2004(08),121-122.
[8]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管理细则(2008年修订版).深圳证券交易所.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再谈管理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_财务管理论文
下一篇论文: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外部监管效率的对策探析_财务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分类
电子商务论文 人力资源管理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管理学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网络营销论文
经济学论文 客户关系管理论文
酒店管理论文 物流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金融论文
教育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广告设计论文
相关财务管理论文
最新财务管理论文
读者推荐的财务管理论文